思政聚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思政聚焦】“新时代 新思想 新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端论坛举行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冯超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18-05-28 5426

  5月26日,“新时代 新思想 新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在清水河校区举行。此次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国内3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c5420ae1a5f2ff4aa2795771c668f58c.jpg

  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致开幕词,代表学校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明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前段时间,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专程到北大马院考察指导,强调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申小蓉表示,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全国各高校都在抓紧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这一特殊节点举办此次研讨会,既是对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更是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建设的一次有益研讨。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杨钢教授说,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矛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川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胡伟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品质、重大贡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看法贯穿到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领域。要主动顺应现代舆论格局的变化,提高通过网络手段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的水平,做好网络思政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唐景莉博士表示,高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阵地。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者、传播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研究教学全过程,要有清醒的理论自觉和政治的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提升思想引领力和话语培养权,加强对社会各种思潮的辨析和引导。

  原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冯刚教授和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骆郁廷分别作专题报告。冯刚指出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科,必须着眼于明确理论前提、聚焦理论前沿、注重学科协同、加强队伍建设这四个方面。既要读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也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学科群的建设。骆郁廷从学院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学科整合与学科分化的关系、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着手,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若干要求”作专题报告,指出必须以一级学科为平台,以二级学科为方向,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同时,注重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特色方向。

  与会人员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学者们各抒己见,提出见解。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教授表示,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也有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抓住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以及“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契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队伍建设。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宏伟教授分享了兰大马院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及经验,兰大马院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红色资源,整合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文化基础,发挥马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带动作用,推动马院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院。西南交通大学林伯海教授提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同人才培养的模式、教育教学环节密切相关,要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队伍后继有人,要培养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特别要注重培养人才的国际视野。《思想理论教育》常务副主编曹宁华认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进一步聚焦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工作,从造就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战略高度,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进而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西南石油大学张小飞教授分析了新时代的深层逻辑和指向,表示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是每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

232f5ef656942211350581a080509069.jpg

  在下午的闭幕式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作总结发言,从参会人员、入选论文等方面介绍了本次高端论坛的丰硕成果,期待各兄弟院校借助重点马院建设“春风”,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4.jpg

  本次论坛收到了全国的百余篇论文投稿。参加会议的专家和代表涉及东西南北四个地区,近30所院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与会专家在理论理念、实践经验等方面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和思考,共同寻求开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新局面。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