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是“学术娣”只做好自己
文:唐鑫 冯宇乐 图:唐鑫 冯宇乐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3-09-05 4086

      ——记“亚太天线与传播会议”大陆地区唯一获奖者包增娣

  他叫“增娣”,却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他津津有味地讨论着电磁场,也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关注时政、军事话题;他能坐在实验室做无数次的试验,也能逛街到凌晨12点……别人喜欢叫他“学术娣”,但他更愿做好真实的自己;他用坚持赢得了赞誉,“小包”的世界为更多的人了解。

            休闲装男生首秀国际学术会议

  时间回到今年9月,2012亚太地区天线与传播会议上。这是由IEEE天线与传播分会(AP-S)、南洋理工大学、Institute for Infocomm Research(Singapore)、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举办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在broadband antennas分会场,各国学者都身着西装出席,而一位坐在前排的平头男生,身穿蓝色格子短袖衬衫,脸庞略显稚嫩,他就是包增娣。

  包增娣的论文《A Broadband Dual-Polarization Antenna El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设计了一款覆盖DCS/PCS/3G/4G标准的无线通信基站天线单元,此设计性能良好,兼容不同通信标准。因为这篇论文,他来到了美丽的狮城。此时包增娣有些紧张的等待着上场阐述。

  他原本想在演讲时“偷些懒”,照着PPT备注“读”出自己的论文,但主办方临时做了改变,把难度加大了。屏幕上放PPT,可参赛者看不到文本。包增娣紧张一会儿,站上讲台念起烂熟于心的论文,就显得松弛而自然。

  观众对于包增娣的无线设计很感兴趣,在第二个答疑环节中,虽然已经超时,他们仍然不停提问。其中也不乏有些“刁”的问题,“为什么你的实验结果会比仿真结果要好?”……包增娣的答疑环节几乎成了一次热烈的讨论会,许多资深专家都加入进来。

  在这次大会上,包增娣与台湾科技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两位博士共同分享了APCAP 2012 Student Paper Award(学生论文奖)。作为唯一一位来自大陆地区的获奖者,这个可爱的男孩坦言:“当时真没想到自己能够获奖,一般‘学生论文奖’都是博士研究生获得的,而我才是一个‘小硕’,这一切太出乎我的意料!我穿着衬衫短裤上台领奖,相当的‘非正式’。”

  参会过程还有一个小插曲。只是抱着学习目的来狮城的包增娣,舍不得另外付120新加坡元(约人民币600块左右)晚宴餐券,差点“错失”盛大的颁奖礼。“大会的秘书通知我去参加宴会,附带送一张餐劵。”在这场晚宴上,包增娣才知道自己获得“学生论文奖”的荣誉。

            专业成绩从84名到第1名

  这个被称为“包天线”、“学术娣”的小伙子,曾经也有一段低谷期。大一时,他拿到大学物理期中成绩时,非常失望。高中时,物理课是他最喜欢也是最拿手的一个科目,但这一次仅考了46分,折算成期末成绩也只有60多分。而专业成绩的排名更让他沮丧,大一上学期66名,下学期84名。

  包增娣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了自己的问题。他意识到,学习自制力不强是最主要的原因。上大学后,他产生懈怠之心,有时甚至把“学业为辅,娱乐为主”当作自己的活动准则,为了玩游戏可以把专业学习抛在脑后。包增娣也认识到,大学里的学习与高中时有很大不同,学习任务由个人情况而定,要合理分配时间。当时的他根本没有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自然学起来没有重点。

  痛定思痛,包增娣开始刻苦学习。他每次上课都要坐在一、二排,遇到问题就积极地向老师请教。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他也一点一滴地重树自信。包增娣的成绩飞速的提高,大二上学期是第20名,下学期成为第1名。从那时起,同学们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学术娣”的影子。

  包增娣逐渐学会了如何在学习与娱乐之间找到平衡。有时实在学不下去,包增娣会出去走走,打球,游泳,做到劳逸结合。而他最主要的放松方式是上网看新闻,特别是国内的军事新闻。他可是个军事迷,把每天阅读时事、军事新闻作为“必修课”。比如最近小包的微博也转载了如钓鱼岛事件等大量新闻,转发的理性爱国的的评论更显示出一个热血男儿的沉稳心态。

  “我目前最关注就是辽宁号的新闻,这是很振奋人心的事情。但中国的航母比起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一说起感兴趣的话题,包增娣的话语不自觉就多了起来,歼-20、神盾舰等词噼里啪啦蹦出来,让人应接不暇。

            付与学术的青春时光

  对于包增娣来说,如果本科阶段是他学术上的铺垫,那么在电子科大读研阶段既是他学术成绩的延续,也是他逐渐找到发展方向及目标的起始点。

  读研期间,包增娣师从聂在平教授研究天线原理与设计。这次得学生论文奖的设计就是在聂在平教授和宗显政副教授的指导下,找到的研究方向。他经过近半年的打磨,才做出了新意。

  当包增娣把奖杯捧到聂教授面前,老师笑了,连说“不错,不错!”对于一位向来严格要求的学者来说,这已经是对学生很高的评价。

  聂教授是包增娣尊敬又很喜爱的老师。他生活中不乏风趣,第一次见面就问起包增娣名字的含义“上面是不是都是姐姐,家里才取这个名字?”而有意思的是聂教授是唯一一个猜对小包名字意义的人。

  面对科研工作,聂教授始终保持严谨的科研态度,并且涉足广泛的研究领域,这让包增娣十分佩服。聂教授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与学生交流,尽量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讲解,简练明了。他还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到国际舞台上学习和锻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包刻苦与坚持的特性在研究生期间更为明显。从研一开始,他坚持每天在实验室做实验。“这一阶段感到充满斗志,下一阶段也许又会没有战斗力”, 这种起伏的状态,似乎许多工科生都有。有时是因为找不到方向而苦恼,有时是研究做不下去;有时是学术知识的瓶颈难以突破,有时也因实验结果与设想背道而驰。包增娣在这一年里已经练就了与枯燥工作“过招”的能力。“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与铺垫,需要不断坚持,更需要保持好心态。”逐渐成熟的小包在科研之路上走得稳健而执着。

           自谓“井底之蛙”  还需努力

   “我想出国深造,锻炼一下自己。” 谈及未来,包增娣已逐渐明确目标。这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让他感慨良多,“和众多高水平学者讨论学术问题,感到自己是井底之蛙,还要更努力。”

  这个从小就对电子类东西特别着迷的小伙子,在更开阔的平台上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在专业基础上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价值。他想到北美等发达地区读博。 “出国走一走看一看,是要融入到外国人的学术圈子里,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才会对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更大的启发,现在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太窄,视野不够开阔。”

  小包也明白,出国读博需要较深厚的学术功底,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因此,他对读研的时光倍加珍惜。“现在研二了,更感到时间不够用。研三开学就要做出国准备或找工作。真正能在教研室安心做学问的时间,就只有这一年了。”“我还是想多发几篇论文,学术成果是最重要的。”他刻意把“最”这个字咬得很重。

  学术研究之余,包增娣会看看亚太天线与传播会议上的影像。照片中,他站在分会主席身旁,手握奖杯,笑容灿烂。

编辑:旷野  / 审核:旷野  / 发布:旷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