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学堂】他用最精简的方式做了一道最本色的菜
——机电学院副教授王科盛谈做美国罗格斯大学Craelius教授的助教收获
文:王科盛 来源:机电学院 时间:2015-07-30 5602

01.jpg

在未知中开始听课之旅

  今年的“暑期学校-国际学堂”,我很荣幸地成为《生物力学与应用》这门课的助教。其实,我的专业背景与生物还是相差很远的,所以,我以学生的心态开始了听课之旅。

  Craelius教授是非常棒的老师,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在生物力学方面做了许多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曾经在 Science上发表过关于人体生物电子方面的前瞻性论文。老先生儒雅、睿智,尽管已经白发苍苍,但是仍然健步如飞,他简单、幽默而温暖的语言向我传递着一个信息,“这次国际学堂会很有听头!”

  此次授课的时间不是很凑巧,学院大二、大三的本科生都要参加生产实习,所以听课的学生80%是大一学生。这样,学生的专业基础就显得比较薄弱。作为老师,我是真为学生们捏了一把汗。他们的英语如何?基础知识能应付吗?课堂反应会怎样呢?一切都是未知数。

语言、语言,还是语言!

  在西方的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上帝为了不让地上的百姓修建巴别塔,把百姓的语言搞乱了,让他们无法彼此沟通,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再也无法修建巴别塔了。以前听到这个故事总是会有一个疑问:语言的功能有那么重要吗?语言真的能阻碍人们成就一件事情吗?这次国际学堂的亲身经历回答了我这个问题。

  在开课之初,学生和老师都很积极,Craelius教授 把学生们当成美国的学生对待,无论是语速、语义还是话语内外的解读都一如平常。学生们也比平时的课堂里积极,一个个都瞪圆了眼睛听课,看得出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听课机会。可是,一节课过后,教授开始提问了,表面上的平静也开始被打破,最尴尬的时刻到了。虽然所有的学生都十分专注地听讲,可是教授的几个问题抛出来以后,同学们似乎没有反应,本应开始热烈响应的时刻却仿佛连掉一根针都能听到。坐在一旁的我真想替同学们回答,可是这不是我的课堂,我只好静静地在一旁观察着学生和老师,等待着沉默被打破。

  第一天上午也许是最难熬的一个上午,Craelius教授在课后对我说, “Kesheng, have you sent my class materials to all the students?”我明白他的意思,他认为学生们反应不够快。学生们呢,也都皱紧了眉头,满怀着一颗认真听课的心,可是真的就是“听不大懂”。其实,作为老师,我知道课上的内容并不复杂,问题的关键还是语言。我可以看到Craelius教授花了很多心思准备课程,制作课件。学生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可是中间有一座大山:语言。这座山真的不可逾越吗?

沉默中的爆发

  上课是一门艺术,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如果把教师与厨师相比,不同的烹饪方法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面对不同学生时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我非常好奇Craelius教授打算如何改变课堂上的沉默。不过我心里有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笃定和信心:老先生会有他的办法。

  第二日的课程开始了,我想老先生是不是要开始改变他的讲课风格了呢?是否要重新调整课程内容了呢?怀揣着一系列的问号,我开始了听课。

  这一次,我发现Craelius教授并没有对他的语速和用词做过多的精简,也没有刻意地迎合学生们的需求而减少课程的内容。他的变化主要集中在课堂的解读方式上,他做了两个重要的调整,一个是增加了更为形象的案例分析,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理解。另一个就是对基本概念的解读更加细致,更加形象,所有的问题都建构在同学们已经理解的基本概念之上。

  坐在一旁的我渐渐感觉到学生们的变化。他们明白课程的大致思路,开始大胆地提出问题,课堂上开始有了简单的一来一往的讨论和问答。在第三日的课程后,学生们把教授围住,一起讨论起了“小鸟飞行的秘密”等有趣的生物力学问题。

  看到同学们的参与和讨论,我由衷地高兴,同时也深深地钦佩Craelius教授的教学功底。他就好像一名优秀的厨师,并没有把所有佐料都放到菜里,而是根据食客的胃口,采用最精简的方式做了一道还原菜品本色的菜。我想说,老先生在语言障碍很大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把学生吸引住,把课程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非常了不起!暑期国际学堂越来越有趣,我也越来越觉得听课很有价值。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