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毕业去哪儿】杨晓梅:梦想天空分外蓝
文:陈伟 图:陈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05-26 3460

1401074955952352.jpg  2014年年初,一组中国第四代战机歼-20的清晰热图现身国内各大网站,这架编号为2011的歼-20被军迷称为“银河战舰”。

  这架充满科幻色彩的战机的设计单位,正是我校航空航天学院杨晓梅签约的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该所成立于1970年,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和航空航天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在飞行控制等现代航空航天高技术领域,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的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的研发基地。

  2007年8月底,杨晓梅成为电子科大自动化学院的一名学生。“我们是入住清水河校区的第一批学生。”她笑着说,直到现在她还记得当时开学典礼的场景。

  老家是成都大邑的杨晓梅直言,她喜欢读书,本科四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自己对控制领域比较感兴趣,大四那年她决定继续深造,跟随秦开宇教授攻读硕士学位。

  “大家都说我是学霸,或许某种程度上是吧!”杨晓梅坦言,研一时候的学业成绩是全年级第一,拿过研究生一等奖学金、英特尔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获得过全国研究生英语大赛三等奖、学校优秀研究生称号等诸多荣誉。

  其实,杨晓梅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参加学校和学院的活动。在不用天天去教研室的时候,她也曾在校研究生会做过事。“研一好充实,又要上课又要参加许多社团活动,成长很快。”

  杨晓梅一直感叹,三年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毕业了。她相当多的时间泡在了教研室,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向里。跟导师做课题,参与教研室项目,也发表了EI和SCI文章。

  “虽然忙碌,但是很充实,也十分有方向感和目的性,对未来更加明确。”她说,研究生阶段比本科四年成长得更多、也更快,“心理更加成熟、心态更加平和,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她特别感谢导师秦开宇教授,这位我校航空航天学院的掌门人,喜欢和学生交流探讨。“秦老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他告诉我们做科研既要能把握动态方向,也要能将之落到实处细处。他也教育我们做人做事要大气、干练等。”说起导师,杨晓梅眼中尽是感激。

  读了三年研究生,杨晓梅想去实践检验一下自己的所学。2013年开学后不久,看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招聘信息,于是投了简历过去。

  “学弟学妹以后找工作,可以提前关注意向单位的网站,及时获得招聘信息。”杨晓梅说,她很早就在关注成都的研究所和公司,因为男友在成都,所以将成都作为自己的首选工作地。

  去年10月,杨晓梅接到了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电话,通知她去面试。两轮面试后,杨晓梅在11月获得了该所的OFFER。

  其实,在签约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同时,也有其他研究所向她伸出过橄榄枝,但是杨晓梅认为,现在的研究所更加适合自己发展,专业更对口些。

  在杨晓梅看来,找工作必须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包括地域、城市的选择,哪些公司比较适合自己,并密切关注他们的招聘信息,充分准备好才能抓住机会。”

  她说,良好的自信心态和充分地展示自己,也是应聘时必须注意的。也有学弟学妹咨询她是考研还是工作,她通常会建议他们根据自身实际,问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干什么。“主要是帮他们理清思路,而不是做决定。”

  即将毕业的杨晓梅,对现在的工作充满激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在研究所快速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尽快晋升为工程师。”

  七年成电生涯,在杨晓梅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记得本科刚入学时,每天早上起来和同学们一起晨读、早自习。她也记得参加的很多社团活动,那一段段给力的宝贵经历。她还记得在教研室里做频谱仪的日日夜夜。她当然更不会忘记,“学校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环境、条件和平台,鼓励所有学子勇于追梦、实现梦想”。

  杨晓梅说,她是看着清水河校区一天天变完善、变漂亮的,她也越来越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

  “这七年,让我的心变得安静,不那么浮躁,真的很感谢清水河。”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