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二五”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回顾“十二五”】我校科技工作五年纪实
——追求一流科研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成电力量
文:新闻中心 图:文龙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6-03-16 9526

  编者按:“十二五”期间,我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今后五年争创“双一流”,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理工深度融合的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新闻中心特开设“回顾‘十二五’”专栏,陆续推出学校各项重点工作五年纪实,以更好地总结“十二五”,展望新征程,推动学校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2010科技工作会议上,学校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水平,突出特色,注重规模,推进我校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五年来,全校上下艰苦奋斗,凝心聚力,科技经费总量达48亿元,获国家级奖励8项,发表SCI论文74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200多项、授权1400余项,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为“十三五”时期全面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量质齐升,科学研究能力持续增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技经费总量是前五年的2倍多;2014年度科技经费超11亿元,迈入年度科技经费10亿元高校行列,人均科技经费进入全国高校前15(2013:46万元);年度国防科研从2.2亿元增长到4亿元,民口纵向从1.8亿元增长到3亿元,横向合作从2.3亿元增长到4.2亿元,以国家急需的军事电子为代表的国防科研、以基础和高新技术研究为代表的民口纵向科研、以与企业合作和技术转移为代表的横向科研共同构成的“三足鼎立”科研架构得到进一步夯实。

  发表SCI论文的数量是前五年的2倍多,年均增长17%,发表数在全国高校排名跃至前30位(2013:25位);国家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是前5年的3倍多和4倍多,2014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排名全国高校11和18位。

1.png

2.png

量增面拓,基础研究水平快速提升

  五年获得自然基金项目885项,立项经费超过5亿元,项目数和经费数分别是前五年的2.1倍和3.5倍;平均资助率由五年前的19%提升到27%,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5项;获资助项目领域拓宽至所有学部,面上项目占基金项目比例显著提高,从2011年的33%提高到2015年的49%;在信息学部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数居国内高校前茅。

  至2015年7月,我校ESI论文数12196篇,篇均被引4.68次,高影响力论文68篇,有效支撑工程、计算机、物理、材料等四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校进入ESI前1%学科数从2010年的1个增长至4个,学校工程、计算机等学科在USNEWS等多个世界排名中得到快速提升,基础研究对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效应进一步显现。

4.png

5.png

引育并举,科研队伍建设进展喜人

  2010年以来,我校新增院士1人,长江学者6人,杰青7人,优青6人。5年新增杰青数排全国高校第29位,全校近120位国家级创新人才活跃在科研一线;陈星弼院士获“国际功率半导体先驱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团队建设方面,“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技术”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信息薄膜与LTCC集成器件”团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第二轮资助;从事光纤传感与通信(2012)、计算电磁学(2011)、隐身材料与技术(2013)的3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近1800位科研人员中,2/3的第一负责人年龄在45岁以下,一大批年富力强、学术背景好的青年教师逐步成为各类项目的主要承担者,为我校科技工作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6.png

能力提升,平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8.png

  “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使学校国家级平台增至5个;“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优,进一步强化了我校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领域在国家层面的优势地位。至此,在电子信息领域,学校形成了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类实验室、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组成的多层次、多类型、较全面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学校不断加强科技平台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和建设工作,在优势领域,全力推进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核心电子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新增了“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增“耐高温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等近10个部省级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在战略必争领域,新建大数据、机器人、信息医学、集成电路、光电探测等5个校级特色研究中心。这些平台和中心的建设,已成为我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最有力的条件支撑。 

  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学校新增“光纤传感与通信”“微波材料与器件”“神经信息”3个创新引智基地,使我校创新引智基地总数达5个,位列教育部直属高校前茅;神经信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至此,我校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3个。

势头强劲,重大科技成果连续涌现

9.png

  5年来,学校取得一批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全校共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在内的各类科技成果奖励总计142项。2000年以来,我校总计获得国家级奖励数达17项,居全国高校第24位。

  在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领域,张怀武教授团队研究的高密度互联混合集成印制电路关键技术,突破了混合集成印制电路高密度化等国际难题,显著促进了我国印制电路行业的科技进步;张波教授团队研究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体内场关键技术,解决了高压功率集成技术的纵向耐压瓶颈,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对我国的垄断和禁运。

  在光电探测与集成器件领域,蒋亚东教授团队所研制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为该探测器在国民经济领域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大功率电真空器件领域,李斌教授团队研究的高效率超宽带行波管,突破了高效率超宽带系列关键技术,为行业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雷达探测领域,杨建宇教授团队研究的建筑物透视成像探测系统大幅提升了我国反恐/维稳的作战能力;在电子测量与仪器领域,田书林教授团队研究的宽带复杂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突破了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中“三率”(高采样率、高捕获率、高精度)同步等技术难题。

  在信息医学领域,陈雷霆教授团队研究的面向数字化医疗的医学图像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国数字化医疗水平向第三代数字化医疗的发展;在网络安全领域,张小松教授团队提出的分布式计算模型,突破了网络空间安全的三大关键技术。 

强化组织,科研特色日益鲜明

  国防科研特色进一步加强。2010年以来,学校国防科研规模较前五年增长了60%,整体规模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电子功能材料、太赫兹技术、真空电子技术、军用电子元器件、抗干扰通信、测试仪器与控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十余个方向在国防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10.png

  电子信息科研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凸显,加大了与行业电子的结合程度。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5年来,我校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测试等强势领域跻身同一研究领域国家队前列,信息医学等领域正有序推进国家级平台建设的布局布点,太赫兹科学、网络安全、新体制雷达等领域在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提升。

加强培育,文科科研氛围日益浓厚

  2010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具有电子信息特色的文科科研发展。学校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2013-2020)》专项计划,加大支持交叉方向、前沿项目培育和创新平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成立社科联,使我校成为拥有省社科奖评选初审权的单位。

  5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9项,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成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共获得4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获奖数是前5年的7倍。经管学院陈旭教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邓淑华教授等团队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获省内外各级领导批示并采纳。

11.png

发挥优势,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继续坚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三重点原则,发挥国防科研和电子信息特色优势,持续推进区域、行业、企业科技合作。在服务重点地区方面,积极搭建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在双流成立了成都研究院,形成了“院-园”结合的产学研创新模式。在服务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方面,我校与通信、石油、航空、航天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全面深入,中国电科集团公司5年投入1亿元资金委托我校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与华为联合在我校共建了国际上第一个5G通信技术实验外场,有力支撑我国未来5G通信技术的重点研发工作。

12.png

相互促进,高水平科研带动高水平人才培养

  学校通过加强教学-科研资源的协同,以高质量的科研带动了高水平人才培养。5年来,产生了200多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成功孵化20余个学生创新公司;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以上奖励110项。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机器人竞赛团队曾3次夺得国内选拔赛冠军、3次季军,2次亚太总冠军,是目前为止唯一4次获得全国冠军的队伍,这是高水平科研成功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之一。在201511月举办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我校机器人团队研发的羽毛球运动陪伴机器人还受到了李源潮副主席、刘延东副总理的充分肯定。

13.png

锐意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

  5年来,学校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组织模式,建立了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建设了跨学院(学科)特色研究中心,全力推进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和跨学科交叉的快速发展并取得明显进展。我校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建立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调整成立了分别面向国防、基础研究、高新技术、人文社科等的项目管理部门,统筹了综合计划、成果、知识产权管理,强化了战略层面的组织管理能力,实现了理工和人文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组织管理效率。

  学校在科研环境和政策制度方面持续改进。修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研究推出以质量和水平为导向的成果奖励政策;启动了《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研究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细则》等办法和措施,为更加科学、规范使用经费建立制度保障。

14.png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