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稿】电子科大干训基地:打造信息化时代干部培训高地
——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电子科技大学基地发展纪实
文:王晓刚 图:韦成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6-03-01 9040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培训规模翻一番多,数月连续举办“互联网+政府”专题培训,为四川省打造“智慧政府”源源不断地培训干部,这是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电子科技大学基地(以下简称“电子科大干训基地”)进入“规模化”并逐步迈向“品牌化”阶段的精彩写照。

  自2010年首批入选四川省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以来,电子科大干训基地就紧紧把握信息化时代的脉搏,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立志打造信息化时代培训高地。如今,第一个五年的奋斗和努力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年来,电子科大干训基地完成了四川省内外近5000名来自各个层级各职能部门的党政领导干部学员的培训工作,为地方政府打造一支能够把握时代大势、了解信息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干部队伍发挥了电子科大的应有作用。

02.jpg

01.jpg

时代机遇 信息革命疾呼召唤

  在高等学校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这是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干部培训需求,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

  高校人才多、学科齐、研究力量强、国际交流广,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之地,在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等知识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009年,中组部和教育部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13所大学为首批全国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2010年1月,四川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联合宣布,在今后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引入普通高校作为重要力量,建立党校(行政学院)与普通高校分工明确、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6所省内高校入选首批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其中,电子科大干训基地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传统优势,深度契合了建设“智慧四川”和发展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对新型干部人才的巨大需求,在推进四川省信息化建设方面独树一帜。

  “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电子科大干训基地特约主讲嘉宾王谦教授指出,信息革命不仅是科技和产业的继续革命,更是一场以管理变革为核心的全面的社会革命,尤其是对政府管理的理念、理论、模式、方法和制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政府管理的变革,首先是干部队伍的培养和提升。

  “这是信息化时代赋予电子科大干训基地的良好机遇!”电子科大干训基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祝小宁教授说,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做好干部队伍扩充认知半径的“知识库”和孕育正确观念的“摇篮”,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管理、社会治理的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

  自2010年启动基地建设,电子科技大学即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办公室各科室,由学校直接领导,挂靠政管学院,并协同学校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后勤集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携手共建。

  从2010年到2013年是电子科大干训基地的初创期,也是明确办学定位、描绘组织框架、探索办学模式、搭建基础平台的关键时期。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阶段,那就是“厚积薄发”,它为电子科大干训基地从2014年起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实现“双百”目标的“中国梦”指引下,电子科大干训基地紧密对接党和国家对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培训对象广泛覆盖了四川省以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各条战线为主体的干部队伍。纵横驰骋、英雄用武的“天时”、“地利”都已俱备,它只需要一股扬帆起航的“东风”了。

白手起家 直挂云帆一日千里

  2014年,电子科大干训基地经过三年的酝酿,终于迈出了业务开拓的步伐。在“天时”“地利”的基础上,它狠下功夫,力争把学校的学科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电子科大干训基地执行办公室主任韦成功回忆说,“刚开始拓展业务,我们只有一块场地、一个‘番号’,困难很多,之后的广阔‘根据地’都是在抢抓机遇的奋斗过程中逐渐建设起来的。”

  韦成功于2014年4月底从政管学院学生科调入电子科大干训基地,来不及交接完原有的工作就连夜奔赴广元市委进行干部培训的项目投标。当时电子科大干训基地的办公条件可谓“一穷二白”“百业待举”,没有打印机、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没有传真,发邮件、接传真等日常工作都得去其他办公室“蹭网”。为了不耽误其它办公室下班,他常去图书馆或校外的打印店里“蹲点”办公。

  由于缺乏人手,韦成功就像一名万事身体力行的“创业者”,小至挂横幅、帖路标、搬桌椅、送证书、扛饮水机、为学员烧水、解疑答问等细枝末节,大至项目竞标、合作洽谈、接待报到、开班结业、教学组织、品牌宣传等重要工作,都一并亲力亲为。当时基地初建,知名度不高,在校内外的影响力都比较有限,但他都坚持耐心工作、尽力创造条件。

  就这样,“星星之火”很快有了“燎原之势”,起步的艰难局面很快在发展的过程中扭转。2014年,电子科大干训基地在学校和省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主动出击,通过会务等多个平台以及“走出去、引进来”的多种形式,与四川省相关职能部门、成都市市委市政府、成都市各区县及省内各地市州党政部门建立了广泛联系。

  每经过一次培训,电子科大干训基地就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力量。“我们不是等到条件都到位了才开展工作,而是通过工作来创造条件——机遇是不等人的!”他说,“我们是打一仗,就缴获一批武器、赢得一方朋友、壮大一次队伍”。同时,它的“内功”也越来越扎实。一年多来,其办学机制逐渐形成,办学能力获得质的跨越,办学形象显著提高。

  以“大机制”为例,电子科大干训基地大力开展合作办学,2015年新增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天府新区创新中心等10个现场教学点。至此,以四川乃至全国最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园区、政府事业先进单位、典型社区等为支撑的现场教学点达到了25个,现场教学的类型和覆盖面趋于齐备和完善。

  同时,它继续与省委党校、成都市委党校、省社科院、省社科联、各高校基地等办学主体以及省市级职能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动机制,快速扩充师资队伍,2015年新增师资89人,汇聚并调度四川省内最优质教学培训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已在学校优秀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凝聚省内外、国内外师资280多人,包括党政部门及各领域相关领导、优秀干部和业界精英近百人。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电子科大干训基地在校内各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已经形成了可以使六个干部培训班同时开班、在两个校区“双线作战”的能力,教室、会议室、机房等趋于齐备。据了解,通过校内外资源整合,它已形成了最多能同时容纳600名学员参训的良好后勤保障格局。

  在“小机制”建设方面,它通过制度化、精细化管理锤炼,形成了一整套高效的工作模式。办公室一方面全盘梳理规整办事流程,形成了详尽明了的《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电子科技大学基地办事流程》,使日常工作开启了“自动流水作业模式”;另一方面,草拟了《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电子科技大学基地费用收支管理办法》、《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电子科技大学基地岗位职责说明》,制度建设初具雏形。

  一流的教学资源、出色的服务保障、良好的工作机制、高效的运行模式,再加上玩命似的拼劲和干劲,使电子科大干训基地的“规模化”格局成功创造了出来,目前的培训规模已经接近成都市委党校的1/3。随着基地的良性循环,培训的规模和能力还有望进一步增长。韦成功自豪地说,“我们的编制不足一个班,但我们的战斗力抵得上一个团!”

03.jpg

定制服务 有的放矢创出品牌

  为了实现学校学科优势和干部培训需求的有效对接,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电子科大干训基地探索出了一整套“定制模块”培训服务,可以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和干部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出培训的项目和课程。

  从培训项目招标起,它就开始无缝对接相关部门单位,深入了解对方的个性化培训需求,研制培训计划,反复修改完善方案;培训过后,还要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以确保每一位学员都有所收获;最后,还要开展问卷调查和回访,深入听取参训单位和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培训工作进一步优化改进。

  在做好“定制服务”和过程管理的基础上,干训基地还加强了精品课程建设。校党委副书记、电子科大干训基地主任王亚非曾形象地阐释说,做干部培训就好比做菜,仅仅满足“口味”和“营养”是不够的,势必要有一系列“看家菜”。而优势、精品、特色课程建设就是干部培训的“看家菜”。目前,基地已形成了16大专题模块,每一类专题模块都有丰富、精致的课程设置。

04.jpg

  翻开“互联网+政府”专题培训的《学员手册》,可以看到《“互联网+”时代的政府管理创新》《信息化背景下的领导艺术》《“互联网+”与智慧政务建设》《“互联网+”公共服务建设》等诸多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的精品课程。

  从祝小宁教授、汤志伟教授、刘智勇教授、周涛教授等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平力、张昌兵等信息化产业化行家的精心授课,从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业务领域精英的咨询和论证,再到参训单位和学员的训后成效反馈,优质课程建设在干部培训工作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05.jpg

  2015年度,电子科大干训基地承接了由成都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处厅级干部“信息化与依法治市建设”专题培训。同年,由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和电子科大干训基地组织的全市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参与的“互联网+政府”专题培训被成都日报专题报道。金牛区区委随后也和电子科大干训基地组织举办了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的“互联网时代和政府管理创新”专题培训。

  “以前虽然接触过‘互联网+’,但都停留在概念层面。这次参加培训,更多地了解了‘互联网+’在‘智慧交通’方面的应用案例,很受启发。”在金牛区建设和交通局工作的吴世衡学员参加了“互联网+”培训后表示,成都市目前已经在着手建设“智慧交通”,希望有更多的干部有机会参加培训,从理念、知识等方面跟进。

  吴世衡学员的感触代表了大多数学员的心声。目前,四川的“省政府云”领跑全国,成都市等各地市州的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在线访谈等“互联网+政务”无不蓬勃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软件或服务方面也迅速提升,尤其是广大干部从观念上实现深刻的转变,成为重要的议题。在这里,电子科大干训基地未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06.jpg

着眼全局 助推“一校一带”落地

  电子科大干训基地的稳步发展,打造出了一个联通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平台。电子科大的学科特色、专家师资、文化魅力,都以此为“窗口”集中展示在了广大干部的面前;同时,各级各地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实际需求,也通过这一“桥梁”反馈到了学校和相关研究团队,从而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为开展广泛的、多层级的校地合作奠定了基础。

  “一校一带”战略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涉及政策、技术、产业、社会,而且首先关涉到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观念。只有使广大干部精确理解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精神、掌握信息时代的管理思维和方法、了解信息等科学和产业的走向,才能更好地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带动社会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科大干训基地从干部教育培训层面着手,也是践行“一校一带”战略的重要举措。

  电子科大干训基地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种生态。它不仅给干部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观念,也为学校带来了更多的技术资源需求、合作对接渠道、地方社会评价等有形或无形的回馈。这种生态一旦形成,就不仅服务于平台上的双方,而是能带动支持平台本身的产业链以及相应的企业、产业园区等所有合作方的发展。

  2015年,它成功举办了成都市委组织部、成华区、金牛区、大邑、双流等市级及各区县委组织部的培训,以及学校清水河校区所在的高新区合作街道的干部培训;继续拓展了广元、雅安、南充等地市州县不同战线的干部培训;完成了教育部指定学校对口扶贫地区的干部培训工作。

  2015年,它开展了包括厅局级、县处级、科级、科员、初任公务员等多层级培训,开展培训班22期,培训天数累积248天,培训领导干部近1500人次,产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地方党政、职能部门市厅级负责领导参加开班或结业5人次,新增地方厅局级领导干部授课6人,新增全国知名专家教授授课3人,在办学品质稳步攀升过程中,影响力持续扩大。 

  2015年,它组织推荐校内教师教材1部,获选为四川省委组织部指定干部培训专用教材;与四川省委党校等单位联合申报了四川省应急管理学会;学校11个学院(含校级研究中心)、机构部门专家老师近70人参与到干部培训的教学工作中,多名学生在干部培训基地实习锻炼。成为校内老师进一步提高教研水平、熟悉地方情况和外部动向、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平台。

  “在覆盖范围上,电子科大干训基地将继续结合学校的“一校一带战略”,顺势而为,并努力从四川省向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带扩展,尝试为‘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18个省份培养新型干部人才,乃至考虑承接沿线国家和地区干部培训的可能性。”展望未来,韦成功表示,电子科大干训基地将进一步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利用好四川成都的区域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弯道超车,抓住机遇、凝心聚力、加大投入,努力成为全国干部培训高校基地,打造信息时代独树一帜的干部培训“黄埔军校”。 


编辑:李思扬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