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教学成果奖】大融合催生通信人才培养新模式
——访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基于‘四个融合’的高质量通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团队
文:李果 图:李果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11-03 6981

  “2005年我们开始探索这套模式的时候,中国还处在2G时代,不到十年就有了后面的3G和4G。通信行业可以说是飞速发展。”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前任院长(现研究生院院长)、“四个融合”高质量通信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负责人饶云江教授说。

  与饶云江的观点类似,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玉柏教授认为,“通信技术发展真的很快,相应的课程体系要求快速地适应,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此,我们做了很多研究。”

  在采访中,“快”已成为当今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词。但在发展日新月异的背后,如何建立起满足通信行业乃至国民经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教与学高度融合”“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无缝融合”“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有机融合”,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四个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通信学院解决该难题的一次创新尝试。

教学相融,帮助学生更好校准人生轨迹

  “这个时代,通信本科生毕业后主要能干什么?”

  时至今日,正在通信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得成电杰出学生称号的姚佰承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当年向班导师李晓峰教授提出的问题。

  “教育不只是教大家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通信的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我相信大家都有比较好的素质和潜力,来到这里就一定要追求到更大的舞台上去。”

  姚佰承坦言,在这次班导师见面会上,李晓峰的这段回答让自己“看问题的眼界变得更宽,不仅局限在专业领域,而且在专业基础上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通信学院,每一个本科生班级都配有班导师和班主任。其中,班导师由教授、副教授和院领导担任,班主任则为优秀研究生。这一方式被称作教与学高度融合中的“1+1”育人计划,即通过两个梯队实现全员育人,从“学业、专业、职业”全过程激励学生成才。

  “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每次答完后都热烈鼓掌,那是想了很久的问题得到答案后的喜悦。那一刻非常感动,非常值。”曾多次担任班导师并参加座谈会的饶云江说。

不止步于此,通信学院还探索将学院教务科和学生科融合管理,更好地实现教与学高度融合。

  融合管理之前,最大问题在于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因为渠道不畅,辅导员却不一定知道。

  为此,曾在英国做访问学者多年的饶云江吸收国外经验,提出了改进中国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条主线独立运行体制的思路。如今,通信学院的这两个部门经常在一起交流,定期举行工作交流会,双方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业规划和能力、素质培养等课题。

  “教务科和学生科定期沟通,把教学环节和学生管理环节尽量融合,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全方位掌握。信息渠道拉得更通,也提高了办学效率。”李玉柏表示。

  在“四个融合”中,教与学的融合起步最早。饶云江认为,“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办学效率和水平,增强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必须快跑起来,不然就满足不了需求。”

  作为这套模式的受益者之一,姚佰承说,“老师、同学们可以自由讨论,寻求多样化的答案,更好地校准自己人生的轨迹。”

拓展融合领域,让各类资源的活力竞相涌流

  在最初的教与学融合以后,项目团队逐渐发现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进行融合。“融合带来优化,优化带来提升,提升带来新模式的产生。”饶云江说。

  接受采访时,李玉柏刚刚上完一节《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在课堂上,李玉柏要求自己做好设计,让学生参与知识学习和应用的整个过程而不仅是被动地听。

  比如,讲到语音信号处理时,李玉柏就会要求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将一段乐曲中的钢琴声、小提琴声分解出来,再用课堂报告的形式向大家阐释原理及过程。“知识点本身一般讲解得很快,更重要的是把知识拓展开,我还会尽自己所能将业界的最新动态讲给大家。”

  但这并非李玉柏的个人行为,而是通信学院自上而下的统一要求。在“四个融合”的培养模式下,学院的科研团队以“三个一工程”为牵引,即每个团队承担一门专业课程教学、编写一本特色教材和指导一个学生创新小组,将最新科技及时运用于教学,强化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在团队内部实现教学和科研并重。”饶云江说,“‘三个一’早就是最低要求了,现在更多是讲‘三个X’。这样一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动态就自然转化到课程和教材中。”

  另一方面,通信学院的本科生组建了很多创新小组。根据学院安排、选拔,许多小组从大三起便进入相关实验室,由老师和研究生带领进行入门级科研。

  大三这年,姚佰承进入了学院的“P2P(person to project)计划”。这一计划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基金、重点实验室、相关协会和教研室的团队资源,让本科生接触到真正的科学项目,实际锻炼大家做科研的动手能力。

  当时,姚佰承提出了对网络模糊匹配算法进行研究的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成果在《通信技术》杂志上成功发表。

  “把课本知识用于实际,做一些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事情。”姚佰承很感激那段经历,“有了成就感,增强了信心,就对走科学研究这条路有了更强的兴趣和渴望。”

  此外,通信学院还与华为、德州仪器、思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建实践基地和联合实验室,将行业最新技术和设备应用于课堂和实验。

  “哪怕只是在联合实验室做生产实习,学生们接触到的都是业界最先进的技术。”李玉柏说,在实践基地里,学生实地了解很多新的技术,训练了工程素养,更拥有和业界专家直接沟通的机会,进一步实现动手能力向科研素养、实践能力向创新素养、学习知识向运用知识这三大转化。

成果丰硕,但探索一直在路上

  “考研率、出国率、就业率的数据都挺好。从这几个指标来讲,我们学生的整体能力在不断提高。”谈到这套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饶云江很满意。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通信学院建成了通信工程国家特色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二,拥有《通信原理》等7门国家精品课程,并培育了四川省教学名师李晓峰和四川省优秀教师李广军等优秀教师,另有一批学生获“百人会英才奖”“盛大网络精英奖”等奖项。

  来自第三方独立机构麦可思的统计也显示,通信学院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薪酬比“985”高校同类专业高出近20%。

  对此,姚佰承感同身受,但他更愿意展现数据背后的素质提升。

  “面对问题,以前会觉得我一个学生怎么搞得定。”如今的姚佰承已经改变了这种看法。

  “对我个人而言,本科阶段的综合培养增强了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最大的帮助。还在态度上培养了主动意识,在行为方面养成了不断想办法、尝试的习惯。”

但人才培养的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在取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后,项目团队又提出了新的思考。

  “‘能力强、很好用、肯干活’,这是业界对我们毕业生的印象,但这并没有达到最终的要求。”李玉柏提出,我们希望毕业生持续发展的能力比别人强,在技术上不断进步、管理方面持续增强。

  根据李玉柏的设想,通信学院各专业公共素质课、核心通识课的比重在今后会大量增加,同时在工程课、专业课里强化数学、物理等理学知识,将理工打通。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建设,最重要的是理念。李玉柏希望在四个融合的架构下,今后教学改革中突出普适性的基础通识核心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形成厚实的专业认知。“这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会一步步扎实地做好。”李玉柏说。

  饶云江说, “大融合催生新模式”的改革思路一样也适用于研究生的培养,基于“X个融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研究生办学效率和水平,形成新的更有效的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模式和体系。

 

编辑:张娜  / 审核:张娜  / 发布: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