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心情驿站】青春黔行,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
文:涂雅雯 来源:格拉斯哥学院 时间:2021-08-10 1711

微信图片_20210806000851.jpg

  耳边依旧是列车轮撞击铁轨的轰隆声,睁开眼却发现窗外夹杂着鲜绿色的层层山峦已经变成镀着绚丽霞光的一排高楼。车厢里广播响起下一站的名字。我蓦地意识到这是回家的列车,我已离开那个生活了十多天的城镇。岑巩,这个贵州东南边陲的小县城在过去的十几天里与我们这群大学生们结下了不解之缘。纵使现在身隔千里,我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气息。

  高铁上邻座的小孩向我投来目光,让我想起那个肤色微黑埋头趴在桌上的小女孩阿楠。我们在一节音乐课上相熟,她听不懂普通话,因此转头向离她最近的我求助。我只好用四川话勉强融合自己新学的岑巩口音教她音准与节拍,鼓励她开口。歌词虽然认得磕磕绊绊,女孩的音色却澄澈甜美,是敞亮清脆的少女歌喉。我问她:“这么有天赋,要不要去合唱团试试看?”阿楠眼里的光霎时一暗,低头生硬地呢喃道:“这里没有合唱团,能上学就已经很好了。”我鼓励她:“好好学习,一定会如愿以偿的。”她抬起头来说:“我一定会考大学,然后回来改变这里。”她的神情令我感到意外又熟悉,因为她的坚定,我曾在不止一个人的脸庞上看到过。

  我想起第一天来到这里结识的那位大学生村官,他说“我的努力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让家乡摆脱贫困”;我想起这几天大汗淋漓为我们东奔西走的社区团支部书记,当我感谢他这几天的辛劳时他只是害羞地摸摸头咧嘴笑说“为人民服务”;我想起那个入户走访调研时遇到的专门去洗葡萄招待我们一行人的阿婆,握着我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年轻人要为祖国争光……脱贫攻坚战结束后的社区,正在当地百姓的双手中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我曾走访调研过的龚阿姨,五年前她丈夫病危,是当地政府落实易地搬迁政策才让他们顺利住在离医院更近的大坪同心社区,享受优惠的看病条件,从死神手里一寸寸挣回生命的分秒。她感慨党和国家的关心,让她的家庭在死神的威胁下不至倾覆,让她的孩子们能够安心考取高等学府。她一个一个拥抱我们,她看着我的眼睛说:“很感谢党和国家。”

  我感动,意识到易地搬迁的创举在这个社区可谓上下同心。前有俯身一线身体力行的敬业干部,后有一片赤诚心向祖国的居民百姓。投身于乡村振兴大业,在这片土地上是血脉相传的责任,是饮水思源的担当,也是实现乡村价值的无悔选择。

  回顾在岑巩的十几天里,我们结识了这里年轻的一代,从他们身上领略了知恩报恩的反哺精神;我们拜访了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传承峥嵘岁月里热血激昂的报国基因;我们走访了当地新搬进的住户,在他们乐观积极的态度里感悟自强不息;我们参与了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工作,在标语张贴与文化墙绘制中践行了为群众办实事的青春使命;我们开展了百年党史的红色宣讲,在当地老党员壮怀激烈的分享中领会了前辈们以身报国的赤子丹心;我们还举办了面向当地留守儿童的集体生日会,在温暖烛光与香甜奶油里寄语了祖国花朵的光明未来……

  在十几天与群众和队员们的相携相伴里,在风雨兼程的足迹中,在艰苦奋斗的甘味里,我仿佛可以从这一方新天地里窥见祖国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如今脱贫攻坚圆满落幕,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已交到我们手中。我们既是光荣接过时代使命的下一代追梦人,也是接续奋斗勇谱新篇的新一代开拓者。作为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进的后浪,不驰空想、不骛虚声,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格拉斯哥学院 涂雅雯;指导老师:王宏伟)


编辑:卜一珂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王晓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