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读书品茗】一人薨而废天下事:诸葛亮为何“常使英雄泪满襟”?
文:谢欣桐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9-03-06 2565

t019b68b92bb5abb991.jpg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是后人对诸葛亮的慨叹。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风亮节,为后世仰慕,然而,他年仅五十四岁便星落五丈原,也令人惋惜。后人总结教训,其中一点就是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终致积劳成疾、后继无人。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可能是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开始。他认为刘禅年幼,不熟悉治理国家,因此把内外之事都包揽了下来。在军事方面,也是率军亲征、亲自谋划,殚精竭虑。

  古代著名史学家陈寿曾评价诸葛亮“外连东吴,内平南夷。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机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在治理蜀国上费尽了多少心血!

  然而,作为蜀汉丞相,事必躬亲的做法可取吗?这是后人争议最多之处。主簿杨颙就曾经中肯地规劝诸葛亮不必亲自校对公文,“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也就是说,治理国家时,上司和下属做的工作不能混淆。颙还用“丙吉不理会路上的尸体,而担心牛因热而喘气;陈平不会回答关于国家赋税的问题”等举例,告诉诸葛亮各司其职的道理。可惜,诸葛亮虽然对他表示了感谢却并未真正采纳。

  首先,事必躬亲必然会导致身心疲乏劳累,长此以往,对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军从斜谷出,占据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对垒。一次,诸葛亮的使者到魏军军营。司马懿不问军事,只问诸葛亮的起居饮食以及事务处理。使者如实回答:“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司马懿立刻料定诸葛亮时日无多,“食少事烦,岂能久乎?”果不其然,诸葛亮不久就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

  其次,事必躬亲极其不利于提高下属的积极性,更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任用。

  一方面,它体现了诸葛亮对属下缺乏足够的信任。北伐曹魏,大将魏延就曾提出“子午谷奇谋”。这是一条妙计,但诸葛亮认为太过冒险而不肯采纳。每次北伐,魏延都想与诸葛亮分兵而进,会师潼关,可诸葛亮总是不许,魏延的才能也不能尽情施展,最终被逼反。由此观之,合理放权,让下属放心大胆地去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才能造就一支干练的队伍。

  另一方面,如果领导宵衣旰食,用一人之智掩盖众人之光,就必然没有精力去培养人才了。由于诸葛亮大权独揽,属下大多是某一方面的偏才,鲜有全面之才。再者,诸葛亮剥夺了他们锻炼的机会,更使他们很难成才。任何战事都有丞相的锦囊妙计相授,自然不必随机应变。除了佩服丞相的智慧,并不能学到什么。

  刘备临终前曾叮嘱诸葛亮,马谡的才能不过是纸上谈兵,切不可重用。而诸葛亮却对马谡十分赏识,最终却落得个街亭失守的悲剧。诸葛亮信任的蒋琬、费祎也只是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诸葛亮死后,相比起人才济济的东吴和曹魏,蜀汉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景象——“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正是蜀国人才凋零的局面。

  所以,作为诸葛亮这样级别的领导,最重要的不是事必躬亲,而是要选择合适的人才替自己干活。否则,不管动机如何,势必打乱各司其职的格局,自己也会累个半死——诸葛亮连县官任免都要亲自过目,那设置吏部官员何用?士兵打二十板子也要过问,那军中执纪官又该何去何从?最终,树倒猢狲散,一人薨而废天下事,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因此,反观诸葛亮的用人方法,优秀的领导应当合理分权,适当放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最大的效益。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王晓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