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外国语学院掀起新时代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讨论热潮
文:陈龙 来源:外国语学院 时间:2023-04-14 1649

  近日,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高端论坛以“大道致远,知行合一”为主题,由5场主旨报告、2场前沿论坛、8场专题论坛和5场专题活动组成。2000余位高等外语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北京,近10万高等外语教育同仁云端参会。大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共探外语教育现代化建设新路径,共绘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我校外国语学院胡杰辉院长应邀出席此次高端论坛,并作了题为“新形态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与有效使用研究”的分论坛报告。外国语学院党委有序组织全院教师在线收听学习,学院老师深入领会论坛精神,迅速掀起学习讨论热潮。

图片1.jpg

  大学外语第二党支部书记何曲老师谈到,教育部高教司领导讲话高屋建瓴,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指引高等外语教育发展宏观布局。文秋芳教授高度概括了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基本要素,阐释了高校外语工作者应如何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为高校外语教师如何实现大学外语教学目标,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机关党支部书记张勋分享道,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是全国外语界在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后举行的首场盛会,意义非凡,纲领性指导性极强。高教司年度工作思路是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探索构建中国式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更好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学科建设发展的小逻辑也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的大逻辑。这些文件和精神都是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是科研项目申报和学科建设布局的指导性纲领,我们接下来将组织机关党支部党员同志进一步学习和研讨。

  法语系刘文玲老师表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学科将在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参与国际治理,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将本校的法语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参与全球治理密切对接,培养既懂法语又懂国别区域研究同时具有专业素养的新型法语人才,为新时代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这需要我们一线法语教师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创新和转型发展。

  翻译系聂韬老师说,在“四新”建设中推进外语教育创新和涉外人才培养工作,就是要深入推进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理解当代中国》“三进”工作,聚焦“卡嗓子”问题,致力于中国声音、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国主张、中国形象、中国理论、中国学派、中国文化、中国影响、中国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失语”“失声”问题,从课程改革小切口出发,解决人才培养大问题。

  日语系尹永顺老师表示,此次高端论坛对今后日语教学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日语专业学生,不能局限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应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立志做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日语学习,促进对外交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

  研究生公外余劲草老师谈到,央视主播刘欣女士指出“在国际传播激烈交锋,中国全力打造自身形象的时刻,中国声音已经从NICE TO HAVE进展到了MUST HAVE”。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学习国际传播常识,真正做到思政进课堂,把语言技能的学习、价值观的塑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者融为一体,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创立新时期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公共英语教学范式。

  青年教师陈雪梅老师分享道,外语学习者要在“中国思想、国际表达”上下功夫,既要体现中国立场,又要体现世界眼光,强调共享与合作。因此,如何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与世界对话,是目前外语教育的重点,需要每一位一线外语教师全力以赴。

  语言实验中心张轶骏老师说到,今天我在线参加了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杨丹教授提出的推进语言和科技交叉融合,服务科技强国建设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自己讲授的课程,将认真学习本次会议精神,努力在人工智能的语言教学研究、语言服务(翻译技术)、语言语料库建设等复合交叉领域深入开展研究,深入推进产教研融合,为学院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机关党支部陈龙老师谈到,武副司长在报告中提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将二十大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专业课程,提高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国际传播能力。今后自己将从新闻宣传的角度,做讲好红色外语故事的传播者,在师生中运用多种形式继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学习,强化师生理论素养,为学院推动“三进”工作落实落地、高质量外语人才培养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科资深辅导员黄领老师分享到,国家对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翻译中国、传播中国的高端外语人才。作为学生思政工作者,我们要思考针对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如何从思想教育、立志成才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入手,铸牢中国底色,拓展世界眼光,让外语学子立志做好翻译中国和传播中国,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发声的历史使命。

  教务管理办公室张平老师说到,新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性思维首先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才培养的“通”与“专”,即从人才培养的人文素养整体着眼,聚焦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落实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跨文化能力要求,培养既能服务国家对外交往需要,又适应行业及区域经济外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编辑:李文云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