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桃李春风】彭江艳:三尺讲台传播数学的力与美
——来自本科教学一线的报道(一)
文:王晓刚 图:王晓刚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5-03-17 10254

  编者按三尺讲台天地宽,春风化雨育桃李。在电子科大,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始终坚守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始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始终将学生的成长成才“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努力培养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学校新闻中心从近日起,将带大家一一走近他们,认识这些“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数学科学学院彭江艳副教授已经敲定了今年8月赴美国爱荷华大学交流访问的行程。自2003年来电子科大工作,她在三尺讲台上已经探索了11年有余。

  出色的教学成绩,让她同时获得了我校“教学质量优秀主讲教师”和“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参加电子科技大学第27个教师节,彭江艳做了“继往开来,求实创新”的发言。

  但是,对她来说,“育人事业没有终点,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

数学之美,美在思想

  彭江艳本科和硕士都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主要研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3,她在硕士毕业后扎根电子科大,走上三尺讲台。在一所理工科学校,数学教育如何做?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

  她深知,要站好这一方讲台,就要解决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数学教学存在的两大难题:一是教学内容如何与具体应用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如何避免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带给学生的枯燥感?

  为此,从2010年开始,彭江艳就大胆地尝试以“数学思想传授”为主线的教学探索。这种方法并不是要把数学课上成纯粹的“数学思想史”,而是要引入重要概念、公式和定理的历史过程、背景和社会贡献,让学生理解前人解决实际问题所采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就把课本上比较纯粹的公式定理及其推理形象化,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推理与现实应用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从前辈们提炼数学问题的故事中,同学们可以从中获得用数学思维求解现实问题的意识。

  以“思想”为主导,这种理念固然“时尚”,但它能否真像想象中的那么有效呢?起初,彭江艳对此有点担心,生怕同学们因为自己的这种改变而不适应。毕竟,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以及考核评价是以“解题”和“考试”为主的,如果讲“思想”岂不会“不务正业”?

  但试行的效果让人出人意料,给彭江艳的探索打了满分。“试行一个学期之后,我们发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考试分数,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彭江艳说,“尤其可喜的是,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这比他们单纯掌握知识更令人感到高兴!”

数学之力,力在应用

  把“思想”融入课程,是改革数学教学的第一阶段。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如何把具有一般性和基础性的数学原理与自己的具体专业相结合,是使数学“实战化”的有效途径。这就对彭江艳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彭江艳在本科和硕士阶段主攻应用数学,博士阶段又深入研究概率统计及其在金融保险中的应用,但都与通信、电工、机械等理工科专业交叉不多。而她的课程安排,不仅仅要给数学专业的学生授课,还要给其他理工科学生授课。

  这就意味着,她要补上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把数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到通信工程等其他领域。为此,她不断扩展视野,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工程数学,参与工程方面的科研工作,并参与编写了一部教材——《高等工程数学》。

  磨刀不误砍柴工。艰苦的付出,不仅使她成为中国工程概率统计学会的理事,而且使她在电子科大的工程数学教育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目前,她所讲的课程有数学专业本科生的《应用统计分析》课程、工科本科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数学系研究生的《测度论》《极值理论》,以及工科研究生的《随机过程》等。

  在给机电学院同学授课时,彭江艳特别强调机械与概率的结合,比如可靠性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在给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同学授课时,她就着重讲概率论中贝叶斯公式、条件概率、条件期望等知识在图像压缩处理、排序、算法中的应用……

  从理念的变革到教学方法的改变,彭江艳让同学们从工程数学中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也发现了数学的力。这是她班上的学生对数学充满浓厚兴趣并爱上数学的重要原因。“一定要把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她总结说。

  在她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处在教学的一个核心位置。对于研究型教学来说,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思考;有了思考,创新还会远吗?但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不能只让他们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而是要让他们学会思考、乐于思考!”

数学之乐,乐趣无

  彭江艳的理念和方法,不仅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反馈,也得到了学院和教研组的高度重视。改革数学教学也是数学科学学院的重要议题,在院长黄廷祝教授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首席陈绍刚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彭江艳的教改成果得到了进一步介绍和推广。

  作为全国六个工科数学基地之一,数学科学学院为彭江艳提供了良好的教研环境。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热心提携后辈的知名教授,都为年轻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国家级教学名师黄廷祝教授,“校级教学名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首席陈绍刚教授,“全国首届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徐全智教授,荣获学校第一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的吕恕教授,从日本筑波大学回来的武德安副教授等,都给彭江艳很大的支持和指导。“我的教学、科研思想很多来自团队,很感谢他们!”彭江艳说。

  与此同时,相关的配套措施也进一步系统化。据介绍,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学院对课堂教学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改革。不仅增加了课堂讨论的比重,还增加了课堂趣味作业,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求解一个个“小课题”。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还可以参加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本科阶段就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的力与美。

  学生自己的小论文,还可以在数学科学学院创办的《数学园地》期刊上发表。上学期,彭江艳授课的两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班,很多同学参与了小课题、小作业的研究写作,其中有多篇作业形成论文并在《数学园地》上发表。

  “其实,结果固然很重要,但参与这个过程就会有巨大的收获!”彭江艳说,同学们在一个个小作业的过程中,对数学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出来,不仅自己主动查阅大量资料,极大地扩展了知识面,而且自己尝试各种解决办法,极大地提升了数学思维,而“思维打开了,数学的奥妙和乐趣也就会接踵而至!”

  近年来,彭江艳的评教成绩一直十分优秀。可以说,这也她对学生长期关爱的诚挚回报。但越是这样,彭江艳就越是感到忐忑。“数学问题在变,学生的思想也在变,数学教学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常讲常新。”她认为,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而且必须是一种创新型模式,“只有不断突破自身,才能给学生奉献我最好的东西!”

编辑:林坤  / 审核:旷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