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海外访学讲堂】吕海峰:留学香港大学的“生活攻略”
——物电学院吕海峰教授在香港大学的生活经验
文:朱宸骁 图:教师发展中心 张平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5-10-20 6695

  “世界那么大,如果有机会应该尽量去看一看!”物电学院吕海峰教授鼓励同学们,要勇敢地走向世界。但在出去看看之前,最好带上这本“生活指南”。在做客学校“海外访学讲堂”时,吕海峰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香港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等方方面面。对未来要去香港大学深造的成电学子而言,这份丰富的经验的确是“留学实用宝典”。53-吕海峰,教授,凝聚态物理.jpg

  吕海峰教授长期从事半导体电子学研究,是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第一负责人。2010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外SCI收录论文8篇,其中2区论文6篇。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他受邀赴香港大学物理系担任高级研究助理。

  在香港大学,吕海峰不仅在学术上有了很大收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颇有心得。对一个留学生而言,处理生活问题或许比处理科研问题更为繁琐。因此,他认为,如果在生活方面一切顺利,学习和科研上就会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心无旁骛。

内外环境:繁华中的一方宁静

  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HKU)是香港建校最早的大学,正式建立于1911年。其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创立于1887年,孙中山先生是西医书院第一届学生。今天,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是香港大学的重要“景点”之一。

  孙中山铜像座落于香港大学的荷花池,造型设计以1923年孙中山先生访问香港大学时的样貌为蓝本。铜像身边的石碑上,刻有知名学者饶宗颐教授的墨宝:“扶林嶷嶷,上庠奕奕,我之有知,根基是植”。碑文此意来源于孙中山先生92年前在香港大学的演讲。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曾在香港大学陆佑堂公开演说中说到:“I feel as though I have returned home, because Hong Kong and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re the birth place of my knowledge.”(我有如游子归家,因为香港与香港大学是我知识诞生之地。)

  吕海峰说,虽然香港大学处在林立的高楼之中,但它的建筑及其浸润的历史文化,却具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高雅感和历史感。在香港大学附近的中环路,可谓灯红酒绿,繁华无比,但到了香港大学校园,却是另一番清净的景象。

  香港大学背靠太平山,富有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许多楼栋历史悠久,例如香港大学的本部大楼建成已有100多年,地方宽阔、外型匀称,四周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模式的花岗石柱廊所支撑,顶部则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雅致美观。加上香港大学浓厚而自由的学术氛围,使这个“象牙塔”更加显得清幽。

  可以说,香港大学是现代与古典的融合统一。它是繁华中的宁静,是现代中的古典。同时,它周围的都市环境,也使它保持着开放和多元并存的状态。

工作学习:科学人文交相辉映

  香港大学不仅是现代与古典的融合,也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让吕海峰印象深刻的是,香港大学的佛学院,就矗立在自然科学大楼的对面。据说,佛学院所在地是香港大学“风水最好的位置”。

  实际上,香港大学的学科十分丰富,除了工程学院、理学院,还有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院、教育学院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以及牙医学院、李嘉诚医学院及多个研究中心,在人文、法律、政治及医学等学术领域极为出色。

  在这样一个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里工作,可谓如鱼得水。香港大学的科研氛围很宽松,没有闲杂事情干扰,即便是导师,也是两三个月才见一次面,其余时间都是“自由发挥”。吕海峰工作了两年多,如果不是考虑到孩子在大陆的成长,他或许会在香港大学待得更久。

  吕海峰主要研究半导体电子学和凝聚态物理,刚到香港大学就拿到了25000港币的工资,此后每年都会上涨,到2013年回大陆时工资已经涨到30000港币。这份收入,足以让他在香港过上舒适的生活。

  香港大学的内地学生已经非常多了。在他所在的物理系,内地学生已经远远超过了香港本地学生的数量。一般攻读硕士都需要自费,硕博连读的年限为4-7年。在这里读研,补助的水平也比较客观,每月可达13000-16000港币,除去每年三万港币的学费,一般学生都会有所盈余。如果能拿到奖学金就更好了,吕海峰在物理系的一个朋友,他的奖学金是每月2.5万港币。

  内地赴香港大学的留学生,大多选择了理工科,对人文学科的选择较少。吕海峰认为,这对同学们来说其实意味着很好的留学机会和更多的选择。同学们首先要摒弃保守的观念,勇敢地走出去。他说,很多学生担心申请到境外留学被拒绝,因此一旦有国内保研的机会就立即放弃申请境外大学。然而,据他了解,在香港大学物理系的国内研究生中,许多同学的本科学校并不比成电好,他们为什么就敢申请呢?

  “在香港大学物理系有两位来自成电微固学院的研究生,一个攻读计算物理,一个攻读实验研究,香港大学的老师们对成电的学生非常满意,评价很高。”吕海峰说,“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如果有机就尽量争取到外面去看看!”

衣食住行:别有风味又各有千秋

  在香港学习,住宿是一个首要的问题。由于香港地小人多,所以,生活空间十分紧张。香港大学又处于繁华地带,住宿成本自然不同平常。香港大学的宿舍楼称为“Hall”,大部分宿舍都是单人间,床宽仅80厘米,“翻个身都可能掉下去了”。就是这样一张床,月租高达2000-2500港币,而且,香港大学还规定,只有研究生一年级可以住校内,第二年就得自己到校外租房,为下一届同学滕地方。

  吕海峰在学生宿舍住了一年,就不得不搬了出去。后来他才知道,在学生宿舍的这一年是多么宝贵,难得的宁静让他在一年里干了两年的工作。此后,他就再也没有遇到过宁静的住宿环境。第二年,他在校外租了一个房子,窗外就是具有十多个车道的立体公路,白天黑夜车来车往,嘈杂之声可想而知。

  “同学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可以睡个好觉,我第二年差点就患上了神经衰弱。”吕海峰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以后找房子,一定要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在香港,房子分为“洋楼”和“唐楼”。“唐楼”是非常老旧的楼,不太整洁且人员混杂;而“洋楼”是30-50层高的大厦,环境较好但租金也很贵。

  为了减少租房支出,许多留学生都会选择合租洋楼。虽然每间房屋只有5-7平方米,但房租可以均摊变少,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赢得一丝安宁。他推荐同学们如果到了香港,一定不要忘记登录“www.hkucssa.com”网站——这是租房等生活信息的真正的“百科全书”。

  解决了住宿问题,就可以惬意生活了。学习和科研需要安静的环境,学校里即是如此;如果要生活和玩乐,出了校门就是。业余时间,吕海峰很喜欢去中环的商业区看电影,顺便逛一下甜品街。此外,香港大学也靠近著名的红磡体育场,那里经常举办演唱会,有空的话去观看也非常方便。

  由于地面紧缺,运动场地自然成了香港大学的美中不足之处,走遍校园几乎看不到一个完整的篮球场。但是,香港大学背后就是葱茏的太平山,出了学校后门,即到太平山脚。如果喜欢爬山,这是再好不过的去处,大概需要一两个小时可以爬到山顶。

  如果不去爬山,还可以在校园里找个地方喝下午茶。吕海峰在香港大学几年,逐渐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下午3点过后,去学校内的一家星巴克喝茶,与许多青年学者聊科研聊生活,闲适自在,海阔天空,不亦说乎。

  如果想一饱口福,香港大学内外都有好地方。香港美食多清淡,吕海峰起初并不习惯,但后来他就喜欢上了,尤其是香港的养生甜品。如果想来点外国风,还可以吃到日本料理、德国咸猪手等。香港的“披萨”,要远胜过内地的“必胜客”。学校的食堂里,也有好多名菜,牛排是吕海峰的最爱。此外,由于香港靠海,所以海鲜烧烤也相当地道,大排档里的炒螃蟹,堪称一绝。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美食的价格都很便宜,伙食费大约每天只需要100港币。

天高地阔:毕业出路有很多选择

  香港大学的学生不太多,一个教研组也就4-10个人。香港的文化也比较开放,在吕海峰的印象中,香港本地人都非常友好,他在那里生活三年,都没遇到什么让人感到不舒服或尴尬的事。他认为,香港人并不是对所有大陆人都抱有成见,他们只是看不惯一些不遵守公共规则和炫酷炫富的“土豪”。有的同学担心去香港之后受到歧视或排斥,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在香港,你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他说。

  香港的移民政策也比较宽松,尤其是对赴香港留学的学生。香港政府规定,留学香港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留港一年,如果连续工作或生活7年,就可以自动获得香港身份。吕海峰的许多同学就是利用“毕业后留港一年”的规定,找到了可靠的工作,并最终留在了香港。

  香港是一个金融业高度繁荣的地方,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1年金融发展报告中香港称冠全球。2015年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报告》将香港与上海并列为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

  在留香港工作的同学中,大约有一半从事了非科研工作。许多理工科的“学霸”毕业后也首选金融,因为金融行业的待遇比其他各行各业更加具有吸引力。吕海峰的一个同学,本来在科研方面风生水起,但毕业后他权衡许久,最后还是决定跨入金融行业,起薪就是年薪100万港币。

  但吕海峰却依然选择了科研,并选择了回国。他2011年就获评电子科大“学术新人奖”。他说,出国可以让一个人看到更多的人生可能,但最终要选择什么,还是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选择自己钟爱的行业和事业。他的最爱就是科学,他的人生也就在这里。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