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启梦成电】张伟利:“宅”在学术里
——记校“学术新人奖”获得者、通信学院张伟利副教授
文:陈伟 图:陈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05-26 7383

  近一米八的个儿,着装休闲不失儒雅,说话温文似邻家大哥,站在你面前,怎么看都像一位还在攻读学位的博士生。在深入交谈后,你会发现他是个心无旁骛的学术宅男,也是个“爱工作、爱生活”的典型80后。他就是2013年度校“学术新人奖”获得者、通信学院张伟利副教授。

1401073290933032.jpg

乐在其中的学术“宅”

  张伟利大四时被保送到西南交通大学硕博连读。在同学们眼里,这位高大帅气的男生总是喜欢“宅”: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图书馆和寝室看书,不知道疲倦地将学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博士期间,张伟利在导师潘炜的指导下,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若干篇极具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

  “两个激光器相互注入时,波形产生的时序不稳定,无法进行通信,我就想用一个不对称的注入,一个强一点,一个弱一点,强的控制弱的,强的波形在时序上始终领先。”张伟利说起这个几年前的成果依然十分兴奋。他在读博士期间就在学界最早提出激光器非对称互注入混沌同步, 为双/多向激光混沌通信提供了可能。

  这一工作的两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Optics Letters》和《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上,其中一篇被影响因子44.9物理类排名第一的顶级刊物《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的一篇重要论文引用,引用者如此评价了张伟利的工作:“A possibility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此外,Junji Ohtsubo教授——美国光学学会 Fellow——在其著作中将此成果作为半导体激光器单对单混沌同步通信之外的研究做了举例。

  张伟利自认为不聪明,只能用勤奋来弥补。天道酬勤,宅在学术里的他先后获得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奖、IEEE中国优秀学生论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等荣誉。他用一张张耀眼的奖状,为自己的学术之路增添了不少砝码。

  H指数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衡量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H指数的提出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认为,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如果一个人在从事科研20年后,H指数能达到20,就算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

  截止到目前,刚工作才几年的张伟利的H指数为11,这意味着他至少有11篇论文分别被引至少11次。现年33岁的他认为,自己还是个刚出道的小兵,还要埋头苦干。

  2013年,凭其在专业上的突出表现,张伟利晋升为IEEE高级会员。

  张伟利在持之以恒的坚持中,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永不停步。他说,“奔跑的姿态最美,因为离理想最近。”

人生路上幸遇良师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其中之一就是读书时遇到好老师。

  对于张伟利而言,他遇到的好老师非潘炜教授莫属。潘炜在光通信与激光技术,微波光子学,光信息处理与非线性系统理论,激光混沌保密通信和量子通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本科时,张伟利选了潘炜的光纤通信原理课程,这是一门备受学生欢迎的课,教室经常是“人满为患”。评师网上有人评价他讲授的光纤通信原理:讲课时,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让学生听懂,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也正是潘炜和他的这门课,让张伟利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开启了他对光子学领域的梦想之门,从此义无反顾地在这个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

  “潘老师讲课很生动,自己觉得非常有意思。”张伟利说,就这样认识潘教授,并在保研时选他做导师。“他鼓励我们自由探索,对我们十分宽容和支持。”他还记得自己发的第一篇论文水平一般,潘炜还是大大地表扬了他,让他增添了不少的前进动力。 

  潘炜的悉心指导和在生活方面的帮助,解决了张伟利等众弟子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更多是时间去钻研学术。 

  2008年博士毕业的张伟利想去国外开开眼界。他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YU SU FUNG教授写邮件,“他的一些论文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博士期间的课题和他很接近,他看了我的材料后很快给我回复,欢迎我去他的实验室工作。”

  潘炜也支持张伟利去新加坡,那边有更好的平台、更宽阔的视野、更多的交流机会和信息、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条件。从当年9月到2010年10月回国,张伟利一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纳米电子实验室做研究员,主要从事微腔半导体研究,发表了几篇质量还不错的论文。其关于微腔波导结构的研究先后被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特性最早的研究学者之一,英国M.J. Adams教授正面引用;提出的光触发方案被SPIE Fellow美国Eric Donkor教授正面引用并实验实现;相关研究被英国物理学会Fellow——R. A. Abram教授等多个团队作为光学Tamm等离激元双稳器件研究的典型例子引用。

  两年的海外经历,极大地增长了张伟利的学术视野,手中的项目进展也很顺利,如果接着往下做的话,对他的提升会很大,但他选择了回国。

赶上了发展的好时机

  回国的原因很简单,“我是独子,父母和爱人都在国内,我必须回来照顾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饱含深情的赤子之心。在他准备回国的时候,国内光纤技术领域的研究和产业都在迅猛发展。他将目光投向了曾经求学近十年的成都,锁定在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

  恩师虽然十分希望弟子能回母校西南交大,但他建议张伟利眼光放长远,“电子科大的平台更好,软硬件条件在国内首屈一指,发展的空间更大,更利于你的发展。”

  张伟利联系到了时任通信学院院长和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饶云江教授,两个人在电话里相谈甚欢,谈了很久。“我看了他的简历后,感觉小伙子基础不错,研究方向和实验室方向比较吻合。”饶云江说,他当即决定将这位干将收入麾下。

  2010年底,张伟利正式加盟电子科大,将研究方向聚集到新型激光器及其在光传感光通信中的应用上。刻苦踏实的他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实验室一点都不比新加坡的差,学院对年轻老师也有很多人文上的关怀。他说,有那么多优秀的同事,大家十分上进,工作起来拼命。“在这种氛围里进步会更快”。

  2011年,首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张伟利就获得27万元的资助,而该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平均资助率为20%。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博士和博士后阶段帮导师写项目申报书的经验,得益于他扎实的学术基础。

  目前,张伟利已有20多篇关于微腔激光器和光纤随机激光器研究的SCI论文。近期,国际顶级期刊《Physics Reports》(影响因子22.9)上发表的论文大篇幅引用并正面评价饶云江教授团队的14篇基础研究论文,论文作者为分布式光纤随机激光器发明人、美国光学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Fellow——Sergei K. Turitsyn教授,张伟利是其中被引的5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

  “这都得益于团队一流的平台和国际化视野”,张伟利所在团队近年来获得了教育部创新团队、111创新引智基地支持,创办国际光子传感器领域第一本专业期刊《Photonics Sensors》,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团队负责人饶云江教授当选为国际光学工程学会Fellow。

  “饶老师十分关心青年人的成长,也鼓励我们大胆探索。”张伟利说,饶云江教授倡导营造一种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有什么想法随时和他交流,只要能说服他就可以去做。”这些都让赶上了团队发展好时机的张伟利干劲更足,他希望在电子科大这片沃土上,和同事们齐心协力,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将团队建设成世界光纤技术领域的学术高地。

编辑:旷野  / 审核:旷野  / 发布: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