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3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全国博士生论坛在蓉举行 40余所高校博士生同台交流
文:信通学院 徐展 陈心洁 图:信通学院 来源:信通学院 时间:2023-10-25 3571

10月21-22日,由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指导,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6家单位共同承办的“信以致远,通达未来”2023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全国博士生论坛在成都举行。

1.jpg

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胡皓全,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工作部副主任吴杰、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秘书长朱庆明、电子科大信通学院院长黄钰林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6位国家级领军人才作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冯志梅秘书长,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赵志钦、副院长徐岩、研究生培养处副处长田蜜,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大全出席论坛。来自42所高校的212名博士生代表通过50个专题报告交流最新科研成果,与同行和专家就研究课题展开讨论。开幕式和特邀报告分别由电子科大信通学院党委书记冷甦鹏、副院长武俊杰主持。

2.png

胡皓全作为主办方代表对各位专家和博士研究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胡皓全表示,电子科技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在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近年来学科生态持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组织和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高水平全国性学术专题活动,是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引领未来学术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领军人才的重要环节和举措。胡皓全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积极参与论坛的各项活动,展示成果,碰撞思想,激励创新,加速成长。

3.jpg

吴杰、朱庆明分别代表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各高校、各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优势、平台优势和专家优势,建强前沿创新学术交流平台和青年人才成长平台,共同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4.jpg

5.jpg

黄钰林在致辞中表示,信通学院秉承“听党指挥、科技报国”的价值追求和文化根脉,围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统筹发展的重大需求领域,锻炼高水平创新团队,铸造一流顶尖科学家,加强培育“高精尖缺”人才。黄钰林希望这次论坛能够成为一场充满灵感和启发的学术盛会、一个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一座信任与理解的桥梁,促进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生更广泛的学术交流。

6.jpg

随后,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副院长王兴军教授,清华大学高飞飞副教授,东南大学电磁空间研究院副院长程强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董伟生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邢成文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委主任、天府绛溪实验室执行主任杨建宇教授等6位国家级领军人才围绕“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及系统应用”“基于环境视觉感知的无线传输关键技术”等主题作特邀报告,深入剖析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各个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7.png

8.png

9.png

10.png

11.png

12.png

论坛期间,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42所高校的212位博士生分别在5个分论坛围绕探测与成像、泛在网络、图像与视频处理、光纤传感与通信、无线与移动通信等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领域分享交流。其中,137位博士生进行口头报告或张贴报告,并在现场评选“优秀口头/张贴报告”。论坛还设立了优博沙龙,博士生们与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20余位学会优博获得者和优秀青年学者就职业发展、团队协作、学术前沿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赵志钦在闭幕致辞中勉励博士生们努力成为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开拓者、奋斗者,为行业发展、社会进步创造更多可能。

19.JPG

本次论坛汇集了全国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相关机构、高校、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得到了天府绛溪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雷达学报》《雷达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学报》《信号处理》《现代雷达》《电子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学术期刊的大力支持。

与会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专家学者和同学们表示,本次论坛是一场集学术交流、研究创新、资源共享为一体的盛会,为全国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博士生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对于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论坛还汇聚一流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推进相关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努力为加快培养大批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拔尖创新人才作出贡献。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