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校企合作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文:未来媒体研究中心 图:未来媒体研究中心 来源:计算机学院 时间:2023-03-08 3023

  3月2日,“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校企合作青年学者论坛——优必选走进电子科技大学 ”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企业联络工作委员会,中共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工第六支部委员会承办。计算机学院教工第六党支部——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杨阳教授担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会议邀请到优必选科技副总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付春江,优必选科技执行董事、人力资源副总裁刘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姬艳丽教授、谢宁副教授四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与研讨。论坛吸引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杰出企业代表、高校研究生共同参与,旨在促进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新技术企业人员对人形机器人以及人机交互研究领域的了解, 积极探索机器人和多模态人机交互国际前沿技术和校企间“产学研”密切合作。

图片1.png

电子科技大学杨阳教授 开幕致辞

  杨阳教授表示,举办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校企合作青年学者论坛,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国际前沿问题对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对承办单位的精心组织与安排给予了高度肯定,向四位专家学者表达了衷心感谢。杨阳教授表示,优必选科技的研究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的学术方向高度契合,从底层算法,到应用场景,再到情感计算,都是学院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期待未来和优必选的深度合作。

2.png

优必选科技副总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付春江博士报告现场

  优必选科技副总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付春江作了题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中心”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人形机器人市场和前景,双足形态优势,优必选在领域的核心技术方向。并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了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手眼协调、3D导航、人体动作理解和行为检测等。

图片3.png

电子科技大学姬艳丽教授报告现场

  计算机学院姬艳丽教授带来题为“以人为中心的音视理解及人机交互应用”的报告。姬艳丽教授介绍了在人机交互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让机器学习人的思维习惯展开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学习并掌握人的部分认知能力,继而辅助生产生活已渐渐深入多种行业。本报告针对围绕人所展开的音视频理解及人机交互应用,通过对音视频中的不同视角、不同模态信息进行挖掘和建模,总结有监督、自监督、弱监督等学习模型实现不变视角行为识别、多模态情感理解、视线监督下的注意力估计等以人为中心的理解任务,探讨人机交互研究趋势。

图片4.png

电子科技大学谢宁副教授报告现场

  谢宁副教授进行了题为“人在回路的虚实融合环境与用户体验探索”的报告。他介绍了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影视特效与游戏产业的发展,大规模虚实融合开放场景中互动体验逐渐被人们关注。报告以《开放世界中数据驱动的交互图形学技术研究与实践》为题目,介绍课题组在三维建模深度学习、神经渲染、虚拟对象智能行为的强化学习及虚拟现实中用户体验度量等工作。同时,汇报相关技术服务于互动娱乐、工业制造及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最后谢教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再数字世界中的用户体验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图片5.png

优必选科技执行董事、人力资源副总裁刘明报告现场

  来自优必选科技执行董事、人力资源副总裁刘明进行了题为“目标能力者画像”的报告。他介绍了AI时代对企业人才管理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后疫情时代企业校园招聘的最新趋势、如何完成从学生向职场达人的转身,并结合某AI独角兽公司的用人标准——新冰山模型,向同学们阐述了校招过程中面试的关键要素。刘通过转“危”为“机”的转变曲线表示,经过几年的历练之后,同学们的内心一定会更强大。

  精彩的学术报告展示了人形机器人以及人机交互研究,充分激发了大家的研究兴趣和热情。2023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校企合作青年学者论坛在各位讲者嘉宾、参会人员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圆满成功。

微信图片_20230303180854.png

参会者合影

  相关链接: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校企合作青年学者论坛是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企业联络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的高校与企业联合论坛。论坛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企业战略需求,致力于深度挖掘图象图形领域的学术前沿,共同解决企业技术落地问题,为高校及企业相关领域的青年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推动深度产学研合作。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工第六支部现有党员2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4人,由杨阳教授担任支部书记,2018年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支部成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瞄准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战略性、储备性技术项目研发、技术创新和重点攻关,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推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防科技等关键领域实际应用,积极服务国家人民。


编辑:赵海玲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