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报》千期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校报千期】大学要让学生成为大写的人
文:张娜 李果 图:张娜 李果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12-08 5203

  编前:屠火明于1981年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求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并在电子科技大学度过了20年时光,先后在学校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等部门任职,目前担任成都大学党委书记。长期在教育一线工作的屠火明说,成电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站。

  屠火明于2001-2005年任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电子科大报》总编。他始终认为,校园宣传工作看似无形,却是塑造凝聚力、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环节。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位对新兴媒体颇具敏感嗅觉的教育工作者,早已自觉将其作为沟通师生、获取信息的平台,并坦言,“新媒体是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在《电子科大报》出刊1000期前夕,屠火明接受了新闻中心记者专访。

不重视宣传工作的学校没有凝聚力

  记者:屠书记好,您曾在成电求学,后来又在这里工作了很长时间。请问成电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里给予您的最大帮助和提升是什么?

  屠火明:我是1981年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光电子技术系激光技术专业开始大学生活的。那四年基本在推公式、做实验、做作业中度过。认真、严谨、执着,这是工科学校对我个性的塑造。所以,我做事比较有计划性和逻辑性,只要交给我的事情一定认真完成。

  当然,除了掌握工科的知识,像高等数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工科背景关注科技发展动态的敏锐度对实际工作都很有用。在毕业留校后的工作中,许多思维和习惯终身受用。

  质朴、实在、严谨、勤奋,这都是成电非常好的文化传统。我大学毕业时也就21岁,可以说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是在成电形成的。现在回头看,人生能够平稳地走下来,还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其基础都是在成电打下来的。

  从1985年毕业留校工作到2005年离开电子科大整整20年时间,我也有幸亲身参与和见证了电子科大的发展。成电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站,我也是电子科大人才培养的受益者。

  记者:您从2002年9月开始担任《电子科大报》主编,2003年1月就推动《电子科大报》再次改版,出对开4版大报,每周一出报。当时为什么会这样规划?

  屠火明:校报是校园文化的展示窗口,也是学校精神对外传扬的重要发源地和根据地。2001年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后,对学校的宣传工作更加重视,认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的力度很大,我们的校报应该拿出更多容量展示学校建设发展的成果。于是,我们开始探索能不能把校报做成大报。起初,大家担心会不会有那么多的新闻量,后来发现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这不仅是内容和形式上的转变,把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成果及时展示在师生面前,全方位体现学校的学科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其实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是整个宣传部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学校里的媒体和宣传工作如果长期做不好,学校是没有凝聚力的,文化也无从展示;如果重视媒体建设,把师生的目光聚焦在媒体平台上,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会越来越强。这是一种无形的工作,很难说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做好了是更加彰显学校实力的基础性工作。

  记者:如今,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对校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您认为这是挑战还是机遇?校报应该何去何从?

  屠火明: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资讯异常丰富的今天,报纸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生存危机。但作为传统媒体,报纸和电视的从业者也不要妄自菲薄,因为每种媒介承担的职责不一样。好比几十年前,中国人的衣服只有蓝色和黑色一样,现在选择多了,并不表示以前的颜色不需要了,因为不同颜色发挥的功能不一样。

  如今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年轻人伴随着互联网长大,一机在手,天下尽知,会疏远报纸是正常的。校报要敢于面对现实,关键是做到内容为王,同时讲究投递的方式。

  另外,校报长期以来有一批忠实读者,而且一些大块头的文章更适合用报纸传播,这是新媒体不太容易实现的。用油墨香味记录历史和用数据记录不一样,从排版形式、标题取舍,到内容斟酌,在我的记忆里,这一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作为电子科大校园媒体里最早的传播平台,我希望《电子科大报》在激烈竞争下保持一贯作风,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提供更多正能量。

  记者:您在主持《电子科大报》工作时,与学生记者团也有密切的接触。对记者团的同学们,您有什么期望或建议?

  屠火明:记者团的同学要有敏锐的眼光,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挖掘,哪些值得发现,哪些需要策划。对于同学们而言,记者团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另一种身份,相当于多选修了一个学位。用新闻人的眼光对待学校成长,以新闻人的视角感知学校发展,最终能比其他同学的眼光更高,看得更远。希望同学们珍惜这个机会,因为不是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进入这个平台。希望大家处理好学习和做记者的关系,因为文字工作其实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出一批精品,去挖掘新闻背后深层次的和正能量的东西。媒体发展如此之快,让内容贴近生活,为读者喜爱,就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新媒体是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通过网络等新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校园文化,与传统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屠火明:新媒体参与这些工作的空间很大,非常有利于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怎样运用新媒体渠道展示、引领校园文化也是我一直思考的课题。

  在成都大学,我主导建立了校领导微信群、中层干部微信群。前不久,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马上把这篇文章转发到中层干部群,在群里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我们可以淡化行政化色彩,使这些平台成为工作探讨、生活展示的平台,而不是把自己封闭在很小的角落里。

  建群容易,让它健康发展并不简单。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也有一些弊端需要我们规避。如今,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仿佛人人都是新闻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很难判断哪项言论才符合事实。

  由于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低俗、爆炸性的东西往往传播得特别快。这需要我们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冷静地思考和判断:先不要点头,也不要传播,一定要打个问号。事件越具有爆炸性,就越要打个问号,更不能去加速传播。

  记者:您在腾讯开设了实名微博,粉丝也很多。这是否是您对建构网络文化的一种自觉实践?您觉得,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在您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屠火明:我曾经有一个5位数的QQ号码。从最早的BBS、短信、博客,到后来的微博、微信,许多新的媒介形态还处在测试阶段的时候我就开始使用了。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社会发展到今天,每个人都是信息爆炸过程中的一员。这是个全媒体时代,从各类媒体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饿了要吃饭,冷了要添衣一样。

  微博、微信是获取内容的一种新渠道,让我们的工作中多了一个助手和工具,也是和社会交互的平台,交互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教育的机会。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拥有更宽广的视野,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周围的人和事建立起联系,只有这样做才能了解干部、老师、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思想动态,做的决策才更能让他们接受,否则可能就是拍脑袋的决策。

  对我个人来讲,现在的新媒体是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个吸收外面的新鲜空气的窗口,也是看世界的一个窗口。

让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成长

  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赋予文化建设更重要的角色。请问您如何理解大学的“文化”和“化人”功能?

  屠火明:文化是个综合体,内容丰富,包括精神、制度、物质形态等,甚至大学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文化。“化人”除了在课堂上教授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注重精神升华。

  首先,大学教育肯定要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因为没有技能的人很难生存,但仅仅有技能,人还不够健全。大学不应只是一个工厂,它还要涵养人的品格,人的最大特点是主观能动性和精神品质。

  在大学里,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最关键。我接触过大量的用人单位,固然很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存在各种议论,但更多的评价认为,学校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不健全,学生毕业之后对社会的认同和自身的评判是不够的。

  如今的“就业难”,一方面源于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更难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或者说是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制约了就业。

  在目前的中学教育里,分数通常成为衡量成绩的唯一标准,而人格、心智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很难体现。如果进入大学以后还将我们的学生作为工具性的专业人才去培养,完全以技能、就业为导向,忽视人格上的健全,那就只能培养出一个个变形金刚。工作是一场马拉松,不要简单说输在起跑线上,做人做事的方法、持之以恒的努力、家庭幸福等才是更能决定人生质量的因素。

  另一方面,校园媒体能够展示学校积淀的精神和文化。利用校园各类不同形态的媒介,引导学生在大学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校园媒体以文化人的一个角度。

  我希望,大学要尽量形成一种文化去化人的氛围,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成长。在大学里,学生怎样成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是最重要的。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