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奋斗之美】王志明:细探基础真知,领创一流团队
文:刘卓群 图:刘卓群 来源: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时间:2018-10-31 7869

  编者按:学校新闻中心推出“美丽成电”主题宣传报道,以全面展示成电及成电人的奋斗之美、创新之美、师德之美、奉献之美、和谐之美,进一步激发广大成电人热爱成电、建设成电、奉献成电的内生动力。

日前,《千人》杂志2018年第69期以“王志明:细探基础真知,领创一流团队”为题,深入报道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院长王志明教授四年来带领团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2018年农历春节前夕,国务院首次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此文件对如何加强我国的基础科研实力进行了整体部署。至此,我国的科技发展也即将从过去以技术创新为主转向技术创新与基础科研并重。

  “中国现在真的开始重视基础科研了!”坐在电脑屏幕前,一字一句浏览完新闻的王志明,不由得喃喃自语,内心也感慨万千。

  所有搞基础学科研究的人都明白,基础科研的使命是探究未知,发现新知,但因其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实在过于遥远,一项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真正实现技术化、商业化,或许要耗费数代人的心血。在成果真正走进市场之前,各式各样讽刺“基础科研无用论”的声音,恐怕会一直不绝于耳。如今,这一文件的下发,无疑给基础研究人员吃下一颗“定心丸”。而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院长王志明,开始认真地思考着下一个问题,“有了政策的扶持,基础研究怎样才能再创更多辉煌?”

  2014年6月,在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应运而生。作为基础院首任院长的王志明深知,在电子科大这样老牌的知名工科高校中初探“理工深度融合”之路,不啻于在莽莽荒原中开辟一条全新的坦途。背靠这样的大环境,四年间,王志明带领着自己日渐壮大的团队,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求贤若渴,力造人才“梦之队”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大重要场合的讲话中都提及了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而习总书记多次提及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一理念也深深印刻在王志明的脑海里,并将其看作是团队和基础院发展的灵魂所在。王志明相信,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想实现短期内较为明显的突破,必须发展强大的人才队伍。

(左起)王志明,张研宁,牛晓滨.jpg

王志明与其引进人才张妍宁(图中)、牛晓滨(图右)

  第一位基础院与材料学院双聘教授、材料学院副院长牛晓滨,就是王志明团队招募的一员大将。牛晓滨认为,尽管自己所研究的材料领域以工程为主,但涉及的许多问题都要立足基础理论。而且现如今对材料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涉及面广,更需多个学科的协同合作。作为团队的首位双聘教授,他相信这种模式可以整合优势资源为一体,促进电子科大这样工科为主的院校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互补。

  另一位加盟王志明团队的巫江,对基础研究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他认为,既然提出了“基础研究”这个概念,首先就应该了解什么是基础:“数百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需要坚实牢固的地基,港珠澳大桥这样的超级工程中桥墩的建造更是重中之重。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脱离基础的创新都是空谈。当今国际上各行各业的竞争,实则就是基础的竞争。谁找寻到基础理论,就能优先掌握核心科技,从而拥有了话语权。”巫江是王志明在美国任教时的学生,一直与王志明及其团队保持着紧密的科研联系。在巫江看来,基础研究就是在现有知识的最前沿探索未知领域,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们,应力争取得更多理论突破,为其他工程学院前沿技术发展起到应有的支撑。

(左起)崔春华王志明,李严波.jpg

志明与其引进人才崔春华(图左)、李严波(图右)

  随着人才的聚集,王志明团队的各项学术成果也逐步发表。目前,团队已在多光子量子态、纳米材料、热电材料、低维材料光电器件等领域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系列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Nano Letter, Science Adva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相关研究也支撑了国家的多个重点基础研发项目。王志明团队在加速推进电子科大基础研究工作和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也为着加大电子科大在新技术应用领域的开发而努力。

资源整合,彰显团队“国际范”

  汇集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只是夯实团队发展根基的第一步,多年的海外科研经历,让王志明更具国际化的开放视野。他深知,从大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正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而当今的中国,科研实力飞速发展、科研资金投入大幅提高、学术环境较为宽松等优势对于海外知名学者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于是,王志明借助参加国际会议的契机,在开会间隙为各国专家学者介绍电子科大基础院,介绍自己的团队,成功吸引了多位来自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成为团队合作者。

  教育部海外名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多伦多大学教授Harry Eugen Ruda对这种多平台合作模式的发展非常看好。他表示,自成为基础院协议教授以来,主要是与王志明团队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与团队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他看到了这群年轻人对基础科学领域的关注和兴趣。“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基础研究这项工作中来,给予那些渴望投身这项事业的科研工作者们更多的帮助。有人说基础研究‘无用’,我不这么认为。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正是对基础科学的探索,才不断推进我们认知的边界,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如果我能将这些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们,指导他们在基础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为顺畅,我会非常兴奋。科学的确是没有国界的,他们日后无论为哪个国家工作,其成果都将是整个人类的财富。”

  一些知名教授对电子科技大学和基础院更是从最初“来看看的访客”变成了加盟基础院的协议教授、忠实的合作伙伴。王志明团队的学生余鹏在博士期间前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在对方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三五族材料的研究工作,并成功在Nano Today上发表论文,这也是电子科技大学首次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此纳米科技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而团队另一学生童鑫,则是通过加拿大合作导师的资源,成功拿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前往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身处这样高端前沿的国际平台上,童鑫通过自身努力与多方国际资源的配合,在多个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了原创性科研成果。这种兼收并蓄的多元化师资队伍是团队在基础研究方向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科研突破的核心力量。

  王志明时常告诫学生,“做科研,眼界应高,眼光应远。我们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轻易满足于校内一流,或地区、国内一流,一定要有跟世界比肩的决心,努力朝世界一流进发,好好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国际资源。”

着眼未来,培养发展“新动能”

  2018年6月,王志明带领的团队荣获了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评选的“优秀导学团队”称号。获得这一称号,离不开团队里国内外导师们导学育人的用心实践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亦离不开砥砺创新、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而要使团队不断向好地发展下去,学生才是真正的“新动能”。每每谈及团队培养的学生,王志明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基础院建院四年,自己的团队便有两人获得“成电杰出学生”的荣誉称号,团队中其他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共发表高质量论文百余篇。“看到一届届学生从科研小白逐渐成长起来,我由衷地替他们高兴,他们的未来就是我们团队的未来。”王志明如是说。

诺奖教授中村修儿来访基础院.JPG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来访基础院

  做学术,不能一叶障目。为了扩展团队学生视野,王志明经常利用自己的学术人脉,邀请不同国家地区的“大牛”学者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发明出“蓝光二极管”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中村修二,能让学生们体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韧不拔;在“量子调控”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郭光灿院士,能让学生们懂得做科研离不开“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开拓创新;在“纳米线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Harry Ruda教授,能让学生们学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虚怀若谷。

王志明和成电杰出学生童鑫.jpg

王志明与2017年度成电杰出学生童鑫

  作为2017年“成电杰出学生”和基础院优秀学生的代表,今年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童鑫对在基础院学习的这几年感触颇多。“在电子科大基础院这一学术特区中,我将研究目标聚焦在半导体纳米晶体设计合成及应用这一基础研究上,这对于未来能源器件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我身上肩负着研究下一代高性能低成本光伏器件的重任,以及推动该领域学科体系逐渐完善和提升我国在该领域整体水平的使命。博士毕业后,我会留在王老师的团队里做博后。期待自己能借助这个国际化的优质平台,做出更多成绩,也把自己不算丰富的经验分享给新加入团队的学弟学妹们,对他们有所启发,让他们少走弯路。”  

王志明与团队中外学生探讨实验.jpg

王志明与团队中外学生探讨实验

  团队中另一位“成电杰出学生”余鹏,这几年也收获了累累硕果,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7篇,其中四篇发表在所属领域的顶级期刊上。经过了这几年专业的科研训练后,余鹏对于基础研究的发展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对全国几所重点工科院校的了解他发现,越是注重基础研究的高校,其工科科研创新性相对就更强。“现在我国已经意识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作为政策的执行单位就应该从各个方面提高基础研究在地方工科院校中的所占比重。而作为一线科研人员,要学会合理使用项目经费,选好研究方向,不应盲目跟风,或是为了好发文章一味追求热点课题。驱使我走向基础领域研究的是内在的好奇心,我就是想要探寻简单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刻理论。毕业后,我将继续留在团队里做博后,期望日后不论我在科研中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初心不变,勇气不减。”

  国际化高水平博士后队伍是团队基础研究的另一支主力军。在高校中谈及科研,必定不能忽视博士后这个专职科研的群体。得益于基础院的国际化发展,王志明团队自建成立以来,共有二十四名来自九个不同国家地区的博士毕业生顺利成为了团队的博士后。他们在站期间,借助国际科研平台,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团队优秀博后Lucas和成电杰出学生余鹏.jpg

团队博士后Vazquez Besteiro Lucas和2016年成电杰出学生余鹏

  Fabiola Navarro Pardo和Vazquez Besteiro Lucas都是团队现有博士后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进入流动站工作后,协助王志明开展研究工作。Fabiola Navarro Pardo自2016年进站以来,两年间不仅成功申请到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还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她表示,从她自身的经历中,就能看到中国近几年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作为一名外籍博后,中国政府和电子科大王志明教授团队都为其提供了充足经费支持。基础院的合作导师王志明给予了她最大的自由去支配经费和课题选择。这些因素是促成她能够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这样具有高影响力杂志上发表学术成果不可或缺的。

  而另一位来自西班牙的博士后Vazquez Besteiro Lucas虽然才进站一年,就已经在Nano Letters和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上发表了两篇高水平论文。在他看来,电子科大虽然目前仍以工科见长,但基础院的存在让他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子科大一定也可以成为真正理工融合的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我看到了中国正在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可以取得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层面的爆发式发展,我作为一名外籍科研人员,所的成果若能给他人带来一丝启发,也没有白费中国政府和电子科大为我提供的平台和条件。”

2.jpg

王志明与团队中外学生代表座谈

  王志明在谈到团队对年轻人的培养时不断强调,“要争取让我们的学生和更多优秀的人相处,这样他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以端正做科研工作该有的态度。搞基础研究的人,更应该多交流,开阔自己的思维。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搭建教授与学生之间的‘朋友圈’,真正实现高层次杰出人才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我团队的教授们,不论全职兼职,都积极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邀请到诸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达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或国内外大师学者这样的学术大牛,来与学生们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发展的‘新动能’才能强劲,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势如破竹。”

  今年8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为基础学科发展添砖加瓦,和年初国务院颁发的《意见》遥相呼应。根据《计划》,国家、地方以及学校应对数学、物理等重点或薄弱基础学科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

  其实早在2009年,当时直面“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就出台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当时该计划也被称为“珠峰计划”。时隔近十年,新“珠峰计划”的颁布,可以看作是因我国基础研究薄弱现状而产生的迫切需求。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老百姓都真正体会到核心科技受制于人的痛,因此而产生的《计划》,更旨在培养一批重要领域内可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顶尖科研人员,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王志明在看到新“珠峰计划”后,对基础研究的未来发展敢于报以更高的期待。“我认真学习了《计划》的内容,里面提及的各个要点都与我们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基本原则里的第一条‘要更加注重基础研究领域的跨学科融合发展’。因为我所在的信息材料与器件团队便是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现。一直以来,我团队的成员都借力国际顶尖科研团队和研究平台,勇于尝试和探索不同学科间的协同发展。现在有了政策的倾斜,如果未来能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我想不止我的团队,基础院乃至电子科大在基础研究水平上都可以更进一步。”

  王志明表示,“高端科研人才的培养总要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基础建设’阶段,而现在我们的国家越来越愿意当这个基建启动的‘天使投资人’。今年以来,国家所传达的,对基础领域的重视态度让我非常兴奋,以前只敢存在于脑海里中设想,估计将有极大可能性变为现实。希望我们的基础院能在各项新政支持下,取得更多突破,在全世界基础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陈伟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