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报》千期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和校报的故事】一千零一次的祝福
文:范静雯 图:范静雯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12-08 6315

  【感言】以一个学生记者的角度和责任感,传达出应有的声音,才是对得住那张记者证的最好办法。其实,在校报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这样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简介】范静雯

  英才实验学院2008级本科生,2008年加入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2012年保送我校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读研。

  捧读校报,犹如“半亩方塘”,常有“源头活水”,让人十分尊敬。适逢校报一千期问世,我很期望能够与它一起见证这个难忘的时刻。

  “快速”是我作为“读者”对校报的第一印象。大一军训时,我们对班上的人都还没熟悉,就看到了校报学生记者对新生代表的采访。专业、利落的新闻报道,搭配着学生军训的散文随笔,内容翔实,生动传神。

  很快,更多的感受就接踵而至。因为一个多月后,我加入了学生记者团,对它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解。那个时候,我决计想象不出第一次把作品变成铅字的兴奋,更想象不到现在的我会拿着一摞校报,翻看“旧作”。

  最上面的一篇作品《永不褪色的记忆》,是我最后一次参与整个版面的撰写,也算“码字”生涯里的大手笔。这篇长篇纪实,是我献给清水河校区第一批“原生态”毕业生的纪念。从采访到数易其稿,再到持续“骚扰”编辑老师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一张张往下翻,依次是对学校ACM战队以及号召为校友爱心捐款的报道。这些报道,凝结了我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有简讯上了头版;第一次独立采访;第一次尝试和部员们一起采写《清水河畔的幸福生活》专题报道,在校报上连续刊登了三期……

  和校报相伴的时光,给了我太多的回忆和珍贵的机遇,那些故事仍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整理和回味。

  和一摞校报放在一起的,还有一张记者证、两个采访本、每年的记者团联系表、招新材料、部员的文字稿件等。

  其实,在和校报一同成长的时间里,我一直有一种如影随形的惶然感,除了担心不能完美、高效地完成一件件新闻作品,还因为一次次新的挑战总让之前的经验缺少了参考的意义。

  当“羡鱼”的人变成了“结网”的人,我开始逐渐思考新闻采访时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的效果如何”,从按部就班地采写,到学习和总结怎样快速建立良好的沟通效果、机动灵活地掌握话题、发掘每一个受访者没有说出来的故事,我的采访写作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我认为,以一个学生记者的角度和责任感,传达出应有的声音,才是对得住那张记者证的最好办法。其实,在校报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这样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老师们的敬业态度,经常感染着我们,他们的热心指点,也极大地帮助了我们;每个曾为校报认真付出的学生记者,都为自己见证的历史付出了应有的努力。

  随着一期又一期的校报问世,我们的故事也汇集成了厚重的记忆。我们把记忆收藏,把收藏发酵成祝福,祝福校报的明天更好。在校报千期之际,请允许我寄上第一千零一次的祝福,祝她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