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设一流本科】钱云光:以学生为中心,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培养时代新人
文:新闻中心 图:邝俊 来源:新闻中心 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9-11-11 5314

  【编者按11月7日,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会在清水河校区闭幕。闭幕式上,航空航天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格拉斯哥学院等三个学院代表和党委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四个职能部门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以下为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钱云光的交流发言。

380b20df5bfb0db77e1e5e515c4eb0bc.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北大师生座谈会上,都对立德树人、思政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遵循。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每一年都会对青年寄语和提要求。这些寄语和要求归纳起来即八个方面:理想信念、价值养成、勤学苦练、意志品质、科学思维、创新创造、社会实践、责任担当。这也是未来我们学生工作队伍需要努力提升的学生素质的八个方面。在《电子科技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里面,明确了我们未来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素养、知识综合与集成创新能力,未来能引领学术前沿、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引领性人才;同时,也明确了“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即“价值塑造、启迪思想、唤起好奇、激发潜能、探究知识、个性发展”。

  经过对标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学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学生工作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对新时代的学生特征把握不够充分,如对“00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关心关注的焦点等还不够了解;第二是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性不足,包括教育形式、载体、受学生欢迎度等方面还需要继续创新和提升;第三是学生志存高远的引导和动力不足,学生学习的危机感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目标树立不远大;第四是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理念需强化,评价较单一,如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平衡,学生综合测评重学业,其他维度的评价较少。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的要求,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个方面为发力点,努力提升学生的能力:

  ——爱国:强化价值塑造、思想引领。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全面塑造学生精神价值。通过新生教育、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主题教育、五四表彰、“一院一品”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丰富网络文化建设,促进“精准思政”。通过打造网络工作的协同执行、决策辅助、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助推学校形成精准识别、精准引导、精准供给、精准施教、精准管理、精准评价“六位一体”的精准思政工作体系。3、以“三创建”实现党、团、班三轴联动。所谓“三创建”即先进本科生党支部创建、优秀班集体创建和优秀团支部创建,以评促建,发挥优秀集体的价值引领作用。

  ——励志:倡导志存高远、追求卓越。1、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目标牵引和动力激发。通过“班级成长报告会”“学风建设宣传月”“成电下午茶”等活动,强化“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目标牵引,进一步加强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机制化、体系化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营造“学在成电”良好氛围和“学在成电”学习文化,让学生忙起来。同时,通过学业研讨会、查课查寝、早自习制度等,让学生管理严起来,形成课堂内外的学习紧迫感。2、优化各类评价体系。改变当前评价体系以奖学金评价体系为主、学习成绩占比较大、多元素质评价较少、荣誉体现度较低的状况,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树立个性榜样,带动学生多样成长。 

  ——求真:提升学业水平、综合素质。1、丰富校院两级学生发展指导体系。进一步完善校级中心对院级中心的指导与支持,建立反馈和补充机制,在校院两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立教师和学生两大团队,实现机制建设、学业提升、精准指导、科创体验、国际视野等五大职能,发挥两级工作体系实效,促进发展指导互补共融的校园生态形成。2、开展全过程指导。分阶段开展精准化发展指导,助力学生学业提升。在大一的学业适应阶段,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在大二的学业拓展阶段,指导学生由被动填鸭式学习向主动探索式学习转变;在大三的学业创新阶段,指导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和选择未来发展道路;在大四的学业发展阶段,指导学生向所选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之努力并实现目标。3、进一步优化深造体系,加强学生生涯规划引导,优化国内深造体系,进一步构建出国留学指导体系,在保持高深造率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直博率和海外名校的深造率。4、完善创新创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包括课程、活动、平台项目、团队为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深化课程建设和辅修专业建设,层层递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5、构建文化素质教育新体系。进一步打造课程建设、美育工作和校园文化为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新体系,打造“学校主导、学院落实、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的“美育2.0”版本,真正实现科技精英和文化认同相结合。

  ——力行:实现实践创新、知行合一。1、实现“一二三”课堂融合贯通。其中,第一课堂是基础大课堂,第二课堂是素质大课堂,第三课堂是社会大课堂。通过“一二三”课堂融合贯通,尤其是加强学生的体育和劳育锻炼,打造贯通式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加强实践教育。进一步加强公益服务、志愿服务、学生支教、社会调查等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实践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以知促行,知行合一。3、打造学生领导力培养新体系。持续开展“听说读写·新四会”能力培养,深入推进“成电栋梁工程”-卓越/菁英/领军计划,全面加强立人文化建设,大力加强大学生领导力虚拟现实实验平台建设,进一步打造全覆盖、贯通大学四年,贯穿课堂内外、分层进阶式的领导力培养新体系。4、强化就业价值引领。引导学生立大志、成大器、上大舞台做贡献,深入实施“马兰花计划”、就业实习、基层挂职锻炼等,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为了完成以上四个方面的任务,我们将着力打造三个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多元互动机制。加强教与学、课内外、师生、校院、家校等五个互动体系,加强沟通交流,发挥联动育人的作用,特别是强化教学和学工部门联动协同和定期交流的反馈机制;

  第二,完善学生思政队伍体系化建设。进一步建立以专职辅导员为主,包括特聘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等在内的体系,进一步发挥专任教师、班主任以及关工委教师等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同时深入实施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工作制度,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第三,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坚持“高配”“严考”“精育”“优出”的原则,加强辅导员体系建设,打造成一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人才培养工作是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会的精神落实、落细,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谢谢大家!

                        (整理人:王晓刚 学生记者团 林思雨)


编辑:王晓刚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