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医学院举办首期“医工结合”学术沙龙
文:于梅子 图:于梅子 来源:医学院 时间:2018-12-14 2957

  为适应前沿交叉学科发展,促进医学和理工相关学科的交流合作。12月13日下午,医学院在沙河校区三教107举办第一期“医工结合”学术沙龙。首期沙龙主题为“太赫兹电场诱导的细胞膜穿孔研究”,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宫玉彬教授及其团队主讲,医学院牟雁东副院长主持沙龙,学校其他学院部分教师、附属医院教师代表、医学院专任教师及博士后参加沙龙。

15447540099846bffe11b.jpg

  宫玉彬教授围绕沙龙主题,首先介绍了太赫兹辐射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巨大前景,宫教授提到,近年来发现太赫兹电脉冲通过引起穿孔使得细胞发生线粒体主导的凋亡,进而在肿瘤治疗方面显示出很有意义的应用价值。宫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利用分子动力学的计算方法对太赫兹电场引起的细胞膜电穿孔进行了模拟,对太赫兹电场引起的细胞膜穿孔与脉宽较宽的纳秒电脉冲引起的细胞膜穿孔的对比研究。同时,还介绍了关于太赫兹电场的波形和频率对穿孔时间的影响,通过从原子和分子层面的计算模拟对太赫兹电场引起细胞膜穿孔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解释。宫教授说,通过他的研究,希望对太赫兹电脉冲在生命领域的应用提供指导依据。

154475403356015f7d5da.jpg

  宫教授团队成员王钊教授介绍了他的主要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到内窥成像技术和高精度三维视觉成像技术,再到人工智能用于医学影像数据分析,王钊教授娓娓道来,结合成像及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案例,介绍了其研究内容及成果。

  宫教授及其团队的分享和交流,引发了在场教师们的分析与思考,大家围绕主题展开热烈的自由发言,不断地提问、讨论、交换意见。有进一步交流、合作意向的与会人员将在今后更深一步沟通,深度挖掘交叉学科的合作点,协同互补,共同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主持人牟雁东院长总结发言,感谢宫教授及其团队的宝贵分享,并欢迎大家为医学院今后的“医工结合”学术沙龙,从主题、形式、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打造交叉学科的交流平台。

1544754102567a8e1cc83.jpg

  在充满思想碰撞火花的交流与讨论中,第一期“医工结合”学术沙龙活动也进行到了尾声。“医工结合”学术沙龙旨在为创造跨学科交流平台,开拓学术和科研视野,增进研究人员及团队之间的互相了解与合作。第一期沙龙在与会人员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多,依旧感觉意犹未尽,这正是知识与思考的无限性,也是学术的无穷魅力。线下的进一步沟通合作,也将使沙龙的意义和价值得到更大的扩充和延伸。


  相关链接:

  “医工结合”学术沙龙是由医学院主办的系列活动,由本期起每季度一期,每期邀请一位主讲人及团队担任沙龙主讲,围绕主讲内容及与会人员课题研究方向,现场展开交流讨论,旨在挖掘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交叉点和创新点,为医工结合提供平台,在碰撞中不断凝练出新的研究方向,实现跨学科交叉研究。

  宫玉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真空电子学、生物电磁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主要开展基于自由电子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微波、毫米波、太赫兹辐射源以及电磁波与生物细胞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 、Apllied physics letter、IEEE TRANS、Physics of Plasmas等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受邀在IVEC、ICOPS、UCMMT、全国太赫兹学术年会、全国真空电子学年会、全国雷达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主题报告。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学术奖励。  

 


编辑:杨棋凌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