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校4项成果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
文:教务处 图: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时间:2014-09-18 7235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批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公布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我校4项成果获二等奖。

  获奖项目为:机电学院黄洪钟教授主持的《构建以机器人研创活动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计算机学院秦志光教授主持的《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计算机工程创新人才 ——-计算机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通信学院饶云江教授主持的《基于“四个融合”的高质量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政管学院祝小宁教授主持的《立足三大效用,创立“N334”模式,推进文科课程网格建设》。这些成果反映了我校在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展示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成效。

1411022141518343.jpg

  《构建以机器人研创活动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成果以高水平科创活动为依托,建立起以学生兴趣与梦想为驱动,集教学实践、综合实践与自主实践于一体,以普惠性、跨学科为特点的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协同创新意识与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果所形成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是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意识培养和协同创新氛围的培育在理念、模式、体系、机制上的突破,已成功推广到国内外诸多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做出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1411022141702772.jpg

  《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计算机工程创新人才 ——-计算机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成果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计算机工程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出了以计算观、系统观、工程观、疑证力和协作力(简称“三观二力”)为内容的计算机工程教育思想,实施了以国际化软件人才和拔尖人才为目标的计算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以计算机课程体系横向与纵向优化和计算机工程教育实践平台及内容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了一批得到社会高度好评的计算机工程创新人才。成果所提出“三观二力”计算机工程教育思想以及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的计算机工程教育方法,在国内具有领先性,对于计算机工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411022141713151.jpg

  《基于“四个融合”的高质量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成果面对通信行业高速发展的挑战,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优势平台为支撑,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创新性地提出并实践了“教与学高度融合,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无缝融合,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有机融合”(四个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教育合力和办学效率,实现了人才培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转变,培养了一大批通信与信息领域的优秀人才。成果所进行的“四个融合”改革与实践,为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1411022141118517.jpg

  《立足三大效用,创立“N334”模式,推进文科课程网格建设》成果秉持“内外价值并举”的新型文科教育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立足本校学生、同行高校和社会公众三大效用,运用网格管理思想,开展了文科课程建设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等方面的持续改革,实现了文科课程由教学向教育转型,增强了全校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成果在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上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并取得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领域中唯一的一项国家级奖励,每4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原创性、实用性、示范性的教育教学成果,已被视为与国家科技成果三项奖励并列的国家级奖励,代表了目前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此次评审,全国共评选出高等教育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52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