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追寻文明足迹 坚定文化自信
文:罗彤 来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时间:2023-11-12 1187

11月8日,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在求实厅为成电学子带来了主题为“追寻文明足迹,坚定文化自信”的讲座。

640 1.jpg

马萧林表示,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也是一个国家最基础、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不仅可以让我们对中华文明有更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更能够为国家现代文化的繁荣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景目标提供助力。

马萧林提及了“什么是文明与文明起源”的问题。他说,中国人很早就有对文明的理解,光明、智慧、经天纬地等词语构成了先辈们最早的文明观;步入近代,恩格斯提出了“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理论,使文明的起源由抽象转为具体。肇始于五四运动后的中国考古一直与追寻文明起源紧密相关,在经历“疑古派”这一文化不自信的悲观表现后,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正式诞生;而1928年甲骨文的发现与随后殷墟的考古发掘,使得商代后期的历史成为了信史;步入1959年,考古人员对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开启了考古学上对夏文化延续至今的艰难探索。

640 2.jpg

国家对考古工作极为重视,先后于1996年与2000年提出“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落地实施,不仅从时间深度上确认了中华文明形成的早期性,又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空间广度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5800-5300年前,社会就已经明显分化,并出现了对个人权力的崇拜。陕西灵宝西坡遗址住房大小的不同、墓葬中随葬品的价值差异、出土文物中线切割与管钻技术的应用,辽宁、安徽等地标志祭祀与身份地位的玉器制品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相关考古发现的空白,更是这一时期中国出现文明痕迹的有力证明。考古人员通过对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浙江良渚遗址、陕西石峁遗址等地的考古发现,发现距今5300年至4000年前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高度密集的聚落、统一的宗教信仰、坚固的城墙防御体系与暴力和战争的观念,呈现出西方定义下的国家概念。

接下来,马萧林结合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宫殿建筑贵族墓,绿松石龙形器和淮阳时庄夏代粮仓遗址指出,中国在5800年前后出现文明起源的迹象,5300年前各地逐渐进入文明阶段,3800年前中原地区逐步成为引领文明的中心地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然确定,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不是虚言,而是真实可靠的历史。

640 3.jpg

中华文明具有什么特点?就这一问题,马萧林从五个方面为大家作了阐释。半封闭的地形与巨大的回旋空间作为优越的客观条件,使我们的文字与文化绵延不绝,从未中断;中华文明从多点起源再到逐步融合,中原引领的过程,体现了其海纳百川,多元一体的特点;中国的四大发明,独创的农业栽培技术与工具,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早期中华文明与周边地区文明交流、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载体的国际贸易和宗教文化的多元和谐由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一手造就;而“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与“以和为贵”的核心思想,也向世界人民宣扬了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和平性。

讲座最后,马萧林总结道,我们应当树立大历史观,认清历史大势,将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与180多年近代史、100余年党史和70余年新中国史贯通结合,来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与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从而投身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编辑:李文云  / 审核:李果  / 发布: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