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3年9月11日,“TI杯”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公布竞赛最终结果和获奖名单。电子科技大学共有12个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9个队伍获得全国二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2023年9月11日,成电学子在“TI杯”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佳绩
经全国竞赛专家组推荐,电子科技大学有2个队伍分别代表所在赛题最高水平入选优秀作品展示;此外,竞赛教练团队的陈瑜、邹林和保骏3位老师共同获得竞赛优秀征题奖一项(全国仅四项)。
据统计,从2005年至2023年,电子科技大学在该项赛事中,共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94项、二等奖89项,每届荣获一等奖数量均位列全国高校前三,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优异的成绩背后,是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电子设计竞赛教练团队多年来的接续努力和辛勤付出。多年来,从沙河校区到清水河校区,学校在物资器材、培训场地、管理助教等方面都提供了大力支持,为竞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教练团队因兴趣而结缘、因责任而坚持,指导一届又一届青年学子驰骋赛场。他们一直默默奉献、甘当“幕后英雄”,对他们来说:“学生的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奖杯!”
教练组与四川省竞赛组委会部分成员合影
初心不变:把竞赛当作育人的沃土
2004年,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校队”,正式有组织地指导学生以赛促学。钟洪声教授、皇晓辉高级工程师、陈祝明教授、李晓宁教授等成为教练组首批成员。由于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无法完全将竞赛组织指导工作“挂靠”到某一个学院。于是,教务处直接领导竞赛的组织实施,并准备了专门的训练场地。
教练团队的组建,完全根据老师们的兴趣自愿参加,从不同的学院汇聚在一起。钟洪声说:“来教练组的老师,都对电子设计竞赛充满热爱,对学生充满热爱!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自带干粮’也要指导学生!”
当时,根据竞赛的情况,分成了四个组别,分别是电源组、测量组、控制组、通信组,钟洪声负责电源组,皇晓辉负责测量组,陈祝明负责通信组,李晓宁负责控制组。其中,钟洪声、皇晓辉从始至终一直担任教练,至今已超过20年。
钟洪声长期从事电路与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功率电子学、遥测遥控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指导学生,不仅能在宏观上为学生指点迷津,而且能在微观上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教练组的同事们都说,“电源组每年拿奖到手软,首先要感谢钟老师!”
皇晓辉是电子设计竞赛名副其实的“发烧友”。他对电子设计竞赛的执着和痴迷,给教练组和参赛学生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钟洪声说:“只要是指导电子设计竞赛,他就来劲!”
教练组成员梁莹林老师说:“电阻的种类很多,皇老师看一眼就知道它的型号和性能。不同电阻的性能优劣,他讲起来都如数家珍。这种自如的感觉,让我们年轻教练十分折服和羡慕!”
多年来,教练团队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教练组走出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如今都成了科研大咖、创业新秀;又有更年轻的杰出人才不断加入团队,成为团队的一员。
如今,教练团队共有14人,钟洪声负责电源组,唐续负责测量组,陈瑜负责通信组,丁杰雄负责控制组。其他成员有:电源组的彭俊、王忆文,测量组的皇晓辉、李朝海、李明,通信组的保骏、邹林、张净植,控制组的梁莹林、孙诚。全体教练都是课外兼职指导,没有一名专职编制人员。他们是各有所长的“英雄联盟”,带着学校的荣光和梦想,踔厉奋发奔进新的征程。
成长成才:“硬核”竞赛锻造“硬核”能力
第一天早上才揭晓题目!学生自选题目,然后鏖战四天三夜,交卷、封箱、测评,等待结果出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就是这么刺激!它的精彩,激发了无数青年学子组队挑战自身的潜能!
“电子设计竞赛,是很硬核的!”钟洪声说,“每一个题目,都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验,需要学生既有扎实的硬实力,也有强大的软实力。而且,奖项的含金量很高,一等奖的获奖率只有2%、二等奖的获奖概率只有6%,竞争是相当激烈的。”
2005年,成电学子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佳绩
即便如此,自2005年以来,电子科技大学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奖数量已连续19年稳居全国高校前三甲,并在2009年夺得唯一最高奖“NEC杯”。其中,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2023年连续五届全国一等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或并列第一。
能经受住电子设计竞赛的“魔鬼训练”,并在全国赛中获奖,“就相当于少林弟子闯过了‘十八铜人阵’,工程实践的能力是非常好的。”如今,电子设计竞赛已经成为了学生学知识、长才干的重要舞台。
——朱晓章创立了四川中电昆辰科技,专注于世界领先的厘米级高精度空间定位系统核心技术——“鹰眼”高精度定位安防系统,2016年带领“鹰眼”团队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电视公开赛全国冠军、金奖。
——杨伟航创立了成都四相致新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厘米级定位技术和相关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公检法司、电力、能源、化工、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行业。
……
晨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周龙鹏,成都黑盒子科技有限公司施友岚,北京维纳芯科技有限公司李瑄,在B站深受热捧的“稚晖君”彭志辉,以及许许多多曾经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优秀学子,如今都在电子信息领域干事创业,开拓自己的事业新天地。
不仅如此,学生具有“硬桥硬马”的“真功夫”,无论是创新创业、读研深造,都深受欢迎;学校在电子设计竞赛领域的良好盛誉,也为提升成电的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设计竞赛队伍数,包括校队和院队在内,大约有近100支。“电子设计竞赛是开放性的,原则上任何学院、任何专业、任何年级的大学生都可以报名参赛。”钟洪声说,“这是提升自己工程能力的重要平台,十分欢迎同学们参加电子设计竞赛!”
学校举行电子设计竞赛招新宣讲
接续传承:传递一份情怀,传承一颗匠心
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对这份事业产生一种热爱和情怀。2016年,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梁莹林加入了教练组,在导师丁杰雄教授的带领下,学习如何指导青年学子做竞赛。
“说实话,我内心感觉很兴奋,因为我读书的时候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在我心目中,电子设计竞赛是十分高大上的,没想到我也会成为教练组的一员!”梁莹林说:“从学生转换成为教练,既感到了荣誉和责任,更是找到了归属!”
在钟洪声、皇晓辉、丁杰雄等老教练们的熏陶下,在与学生一起奋战的点滴里,梁莹林对电子设计竞赛的热爱与日俱增。他很享受与同学们一起“解题”的过程,表面上是“年复一年”,而实际上是“常做常新”。
在兴趣的驱动下,梁莹林也坚持努力学习,广泛涉猎新能源、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知识,并与电子设计竞赛紧密结合,力求在指导学生时奉献更多的“干货”。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正高级实验师陈瑜在2020年以后接替陈祝明教授负责通信组的指导工作。作为通信组里“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她不仅要指导学生,也要谋划团队的长远发展。
2023年5月,刚刚加盟母校的张净植博士主动找到陈瑜,希望成为教练组的一员;2023年7月,博士后留校的优秀青年教师彭俊也加入了教练组。张净植、彭俊等青年教师,都是年轻有为的科研新秀,也是当年电子设计竞赛校队的优秀学生。他们的加入,为竞赛教练团队带来了新鲜的生命力。
其中,张净植自大二时就加入了学院科协,参加了电子设计竞赛。本科毕业后,他在康凯教授的指导下直博,2018年荣获国际固态电路会议颁发的“Silkroad Award”,是中国大陆地区历史上第4位获此殊荣的学生,也是大会历史上第20位获此奖项的学生。2019年,他去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今年5月全职回到母校,成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特聘研究员。
回顾当年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经历,张净植表示:“电子设计竞赛对我的成长帮助非常大,它激发了我自己主动寻找答案的好奇和冲动,让我对所学的课程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我回到母校后,在教学上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为竞赛教练组的一员,为学校的电子设计竞赛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生全身心投入竞赛过程
匠心如炬,代代相传。“指导电子设计竞赛,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每当有人这样问教练组的老师,他们会说:“看看我们的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让他们眼中有光!”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