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报》千期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和校报的故事】校报上曾有我的名字
文:李祎 图:李祎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12-08 6202

  【感言】作为团长,看着学弟学妹们又像我当初一样,怀揣着梦想来到了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也同样用他们的热情,挥洒着他们的青春,何等似曾相识的画面啊,让人不禁感叹!

  【简介】李祎

  学生记者团第十一任团长,通信学院2008级本科生,现就读于香港大学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

  转眼间《电子科大报》已到第1000期了。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大一时第一次参加记者团例会,我怯生生地坐在角落里,看着时任团长李果站在讲台上说他自己的经历。

  我绝对没有想到,3年后我也成了记者团的团长,6年后的今天,李果团长已经成了校报编辑部的指导老师,并邀请我写关于校报的回忆。

  毕业后,差不多已有三年没有像这样认真地写一篇和校报有关的文章了。以前在《电子科大报》上有署自己名字的文章,我都一一保存了下来,生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把自己的名字印在这片曾经挥洒过汗水的地方。没想到在研究生毕业时,还能有这样的机会为我曾经奉献过的报纸供稿。

  高中时我就很喜欢舞文弄墨,并一心想要学文从政,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电子科大。很多同学都评论说“理工科学校没有文化氛围”,其实并非全部如此。

  “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电子科大,自有它不同于综合型高校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质,而且,如果你参加了学生记者团,就会发现,身边的“理工男”竟然还有这样文艺的一面。他们在这里聚首,“用笔墨见证成电的历史”。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给了我太多,而我能回馈给她的只有我这一颗炙热与满怀激情的心。从进入记者团开始,我就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养分,采访、通讯、讲座、报道,但凡有采访机会,我都努力争取。

  我在校报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听完李乐民院士的讲座后写的通讯。在迟骋同学的指导下,我们整理了一晚上终于完稿。后来在星期一出版的报纸上看到我的文章,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此后,我在采访写作方面轻车熟路,大一下学期几乎每隔一期报纸都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其中一篇作品《以飞凡动力成就非凡创业之路》更是获得了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真是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

  如果说记者团提供给我的直接采访机会,让我的文字驾驭能力有了质的飞跃,那么,她间接赋予我的机遇,对我的人生轨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正是因为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我才有机会参与到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组织的“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活动中去。

  2009年,我以电子科大学生记者的身份参加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训练营”并最终入选,2010年夏天我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其他专业记者们一道参与了世博会的报道。

  这是我大学阶段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我这辈子引以为荣的事情。我会铭记,这些都源自于我深爱着的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大二那年,我也担任了中国(四川)高校传媒联盟副主席一职。在校媒联盟,我结识了来自全国各高校校媒的同仁,不同的思想在一起碰撞,使我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

  时至大三,记者团里的学长学姐们都开始为了自己的前途努力,我便接过了记者团的大旗。转眼间,本科毕业已经快三年了。我自己也将要从研究生阶段步入社会。

  看着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和《电子科大报》一天天地壮大成长,作为曾经在这里挥洒过汗水的一员,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慨和激动。真诚祝福《电子科大报》越办越好!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