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游自立教授实验室在Science advances发文诠释小胶质细胞在抗抑郁中的作用
文:游自立 图:游自立 来源:生命学院 时间:2021-03-23 7644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游自立教授实验室在抑郁症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验室根植成电、从零开始、十年坚守,从神经免疫的角度解读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并提出针对抑郁症防治一种新的策略,研究结果以题为“IL4-driven microglia modulate stress resilience through BDNF-dependent neurogenesis”的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刊登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2d694c756441500fb7d4ae1087d08af2_84bea.j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动作迟缓、认知能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据统计,我国郁症患者超过5000万,全球逾3.5亿,每年因抑郁而自杀的人数超过100万,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关于抑郁症的发病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严重阻碍了有效药物的开发。目前市售抗抑郁药物,主要基于抑郁症的“单胺递质”学说,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需要连续应用数周才能起效,有效率大约为60-65%,缓解率为30%。迫切需要多学科合作,共同探索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手段。 

6ccb17bda3edd2f09d15c23e6fb6a513_84bea.j

  该项研究发现,在抑郁症易感个体,小胶质细胞处于激惹状态,并分泌大量的炎症介质,持续的神经炎症是抑郁症发生一个中心环节。小胶质细胞是一类先天免疫细胞,它起源于卵黄囊,在胚胎发育时期从外周迁居大脑,是典型的“外来打工者”。“打工人”看似身份不显赫,在工作上确是多面手,兼职“保安”和“保姆”的工作。在应激状况下,作为“保安”的小胶质细胞受刺激则“刚烈似火”,致炎症损伤表型,引起神经发生减少。在研究工作中,博士研究生张进强(现在贵阳中医药大学工作)依据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利用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小胶质细胞的Arg1表型,“打工人”完成向保姆的转变。小胶质细胞履职服侍角色则“柔情似水”,辅助神经再生。IL4诱导的Arg1能够分泌大量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从而促进大脑的神经发生,提高个体对应激的适应能力。动物实验表明,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可望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新措施。


  原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12/eabb9888



编辑:何易虹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