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守牢“大国粮仓”,中国大学生交出“青年方案”
文:中国青年报 尹希宁 张艺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23-11-02 2191

【编者按】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以《守牢“大国粮仓”,中国大学生交出“青年方案”》为题,报道了我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洁用粮储科技助力守牢“大国粮仓”的故事。报道全文如下:

001.jpeg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洁在实验室内。受访者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尹希宁 记者 张艺)拿起面向世界发声的麦克风之前,王洁更习惯于面对计算机反复验证实验数据,和团队成员琢磨着怎么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粮食仓储作业。

从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埋头钻研的硕士研究生,到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获奖团队负责人,再到走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应对气候和粮食危机”主题论坛的演讲者,王洁迈出了青年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三大步。

读大一时,王洁从科研导师彭倍教授口中得知,导师在做一项“从小家到大家”的项目。彭倍教授说,自己在幼年时期曾经历过忍饥挨饿的时候,后来留学深造回国后,他组建起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与无人系统神农鼎团队,立志用粮储科技守住更多人家中的粮缸,也守住整个国家的大粮仓。

002.jpeg

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与无人系统神农鼎团队师生在粮仓测试机器性能。受访者供图

在项目的吸引下,包括王洁在内的八名学生加入了研发智能仓储机器人的团队,王洁还成为团队负责人,负责总体技术路线及机器人功能设计。

真正进入课题组之前,王洁对粮食安全的了解大多来自于种粮领域,通过新闻报道了解袁隆平院士等农业工作者,在田间地头反复实验,不断提升国家粮食产量。那时候,王洁也希望,自己能够延续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在储粮领域不断深耕,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能看到智能仓储机器人作业方案。

研发初期,王洁团队针对粮食仓储行业开展市场调查,发现用户管理方更看重成本低、高性价比的产品,并且希望机器人能够适配多种形态的粮仓,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高效地储存多种类粮食。而对一线储粮工人而言,上手快不快、使用是否便捷则是关键。

这也意味着,做这件“端牢14亿中国人饭碗”的事儿,既考验技术的先进性,也考验老百姓的实用性。

带着市场调查结果,王洁团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扎进了实验室,把脑海中的机器人模型变成可落地、可推广、可复制的产品。

然而,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并没有王洁想象中那么简单。他坦言,团队原本希望用最基础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解决粮仓粉尘环境带来的噪声干扰问题,实际操作过程中则在导师彭倍的指导下改进了几十种算法,才将建模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别。

突破算法局限只是第一道关,第二道关是粮仓实地测试。王洁还记得,当看到后台显示出机器人作业时粮面的三维数据结构图“非常漂亮”时,他觉得,“我们真的用学到的知识把机器人储粮的场景实现了”。

据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与无人系统神农鼎团队提供的资料,2017年以来,团队相继研发出智能入仓机器人、智能扦样机器人和智能施药机器人,覆盖粮食仓储的全链条,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其中,已投产上市的智能入仓机器人相较于传统模式,效率提高700%,智能入仓机器人的扦样效率则提高了1000%。未来五年,团队还计划还计划新增超2500台机器人。

刚加入团队时,王洁习惯于称自己为“理工科学生”,如今他会时不时地在聊天的过程中提到“我们从事粮食行业的”。在身份的转变中,王洁也逐渐从学习研发中意识到,“粮食安全不仅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全世界的根本命脉。”

眼下,王洁刚刚结束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擂台赛。“我是第一次参加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也是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他期待着,在国际舞台上分享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相关的知识,与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携手,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青年贡献。

003.jpeg

王洁(左三)与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与无人系统神农鼎团队部分成员。受访者供图


报道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3-11/01/content_5xLZP3HM.html?gid=Zr57G6ke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