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奋斗之美】王岚晓:心怀“岚”图!破“晓”而出!
文:学生记者团 陈心洁 董云鹏 信通学院 常海韵 图:本人提供 来源:信通学院 新闻中心 时间:2024-05-31 3437

  王岚晓,中共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李宏亮教授,2023年度成电杰出学生(研究生)。本科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以学院第一的优异成绩进入英才实验学院,本科成绩加权平均93.39(1%),GPA 3.98/4,曾获国家奖学金等。2019年直博至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两次、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校研究生学术新秀、校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耀信通”年度人物等荣誉,入选“蓉耀青年”成都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累计发表论文21篇,一作/通讯发表学术论文10篇,申请与授权国家专利12项,参与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等多个项目,参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文艺汇演、中国大学生电视节等演出。

图片

  实验室内,各项程序飞速运转,王岚晓埋首执笔,严密漂亮的算法逐渐成型于纸上;演讲台上,科幻与未来交织,王岚晓作为成都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的成员,激情鼓励同学们勇于创新,为科研插上想象的翅膀;东安湖畔,成都大运会青春之火正熊熊燃烧,王岚晓和Bit-U舞团的成员们一道舞动青春之姿,笑容洋溢在她活力的脸庞……在电子科大的九年,王岚晓心怀梦想,积极探索不被定义的人生,以丰富的色彩绘制心中的人生“岚”图。

挥求知之笔,书科研创新之志

  受家庭启蒙影响,王岚晓较早接触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并对此产生了强烈兴趣,大四时成绩优异的她坚定地选择了继续在本校深造。

  科研探索之路从来就是荆棘丛生的。刚进入读博阶段,王岚晓也有过迷茫与焦虑的时期,本科3.98的高绩点似乎并不能证明她在科研上也能一帆风顺,踏入此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王岚晓担忧自己能否不负众望,做出实绩。

  这一时期,良师益友的及时相助,让坎坷变坦途。导师李宏亮教授、团队师兄师姐给予了她悉心的培养和耐心的引导,在大家的帮助下,王岚晓逐渐调整学习方式,摸索出了做科研的好方法——行胜于言。

图片

王岚晓作为学生代表在电子科大2024年学生表彰大会上发言

图片

王岚晓和同门一起探讨科研问题

  “有了好的理论想法,就马上去做实验尝试,而不是只停留在‘想’这个动作上。只有有了实验结果,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靠着这样踏实肯干的科研态度,王岚晓上下求索,她的科研之路很快步入了正轨。

  针对复杂场景多模态解析难题,她提出了语言动态驱动的时序一致性关联方法,建立了多模态属性解耦的密集场景定位描述模型,突破了视觉语言数据标注依赖,实现了少样本三元组图像语言描述,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博士期间,她的学术论文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搭建了密集人群场景解析的桥梁(bridge),是高质量(high-quality)的”。

  导师李宏亮教授扎实的知识储备、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对王岚晓影响颇深,也让她真正领悟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内涵。“论文修改进行到最关键的阶段,李老师会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反复推敲,只为优化论文的每一处细节。”

  正是在李宏亮教授身体力行的影响带动下,王岚晓所在团队形成了开放包容、多元自由的学术氛围,团队成员常常聚集在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大家互相鼓励、敢于试错,在对创新的不断尝试中,不断丰富科研成果、拓展学术边界,并牢固树立起“以知识创造价值,用技术回馈社会,用科技报效国家”的科研使命。

图片

王岚晓和同门一起团建

  王岚晓在导师引路、团队滋养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2019年成功入选了学校研究生领军人才计划,前往牛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她精准评估牛津郡的交通状况与发展趋势,并为牛津郡政府绿色出行和智能交通发展献计献策,获评优秀学员,在国际化舞台上展现了电子科大学子的风采。

筑信念之基,发挥党员带头辐射作用

图片

  “蓉耀青年”成都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竞聘中,王岚晓以“潜心科研路、矢志报国心”为主题,从“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传承开讲,讲述了自己选择为国防科研奉献青春的理想故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先后修改了18稿,最终从30余所高校上百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20名“蓉耀青年”宣讲团宣讲员之一。

  担任宣讲员后,王岚晓将个人成长、学习心得落实到理论宣讲之中,用青春话语传递党的好声音,受到中国网、中国报道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图片

  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后,王岚晓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用行动将所学技术应用于实践回馈社会,传递青年党员的担当与责任。她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帮助残疾人共享数字生活”的号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如何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视力障碍残疾人共享数字生活上。

  她带领团队成员设计出一种“智能视障辅助”系统,该系统具有实时精准物体识别、阅读学习、人物属性识别、菜品识别等功能,曾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过现场测试,能够提升盲人学生未来生活质量和学习水平,在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

图片

王岚晓带领团队赴井冈山开展项目调研

  在四川省党员骨干培训班中,王岚晓了解到部分老同志、老党员渴望能够在有生之年重登井冈山追忆红色岁月,却因为身体原因难以圆梦。她想到利用视觉VR技术帮助老人足不出户重走井冈路,重温井冈情,并成功申请了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井冈情·中国梦”项目,带队赴井冈山进行调研,完成了基于VR的“互联网+红色旅游文化软件”开发,用科技的力量传播红色文化。

  九年来,王岚晓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朋辈互助活动,连续两年入选成电学术领航计划学生导师,她积极参与市级、校级学术沙龙、科研交流、主题分享等活动,助力同学们在朋辈经验分享和助力下,扬帆起航,成为更好的自己。

实践中成长,沉淀家国情怀

  从“向科学进军”到实践“科技成果转化”,王岚晓积极响应祖国号召,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图片

王岚晓的科研成果

  她着力研制了复杂工况半实物仿真识别、低功耗轻量化检测模型,极大提升了复杂环境图像检测识别的精度和速度。在首届“智箭·火眼”人工智能挑战赛上,她作为团队核心参赛成员带领队伍力压群雄,击败了全国899支队伍,荣获“慧眼识珠”科目全国冠军,被人民网、科技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报道。

  在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球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成都峰会”上,王岚晓作为学校唯一代表,与来自牛津大学、北京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青年代表共同探讨,积极呼吁更多新时代青年积极创新创业,勇于担当,用科技助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卓越的科研成果和深厚的研究积累,让她科技报国、服务人民的人生理想得以实现,在人生“岚”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

竞赛获奖照片

青春正飞扬,不断突破自我

  初到成电,王岚晓还未褪去高中时期的青涩与内敛,也只将大学重心定位在如何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绩点上面。但英才学院的全方位素质教育培养方案让她逐步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思想。从加入艺术团、学生会再到参与大量的社会实践,她开始拓展自己的交际圈,不断吸收容纳新鲜事物,也因此变得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回想起这段经历丰富的本科时光,王岚晓将其评价为“促进综合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

  读博期间,王岚晓依然坚持“五育并举”,除了在专业知识领域争做先锋,也非常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文艺、体育等领域全方位发展。

  她曾代表学校参演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青春之约”文艺汇演,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风采。同时,她参演了中国大学生电视节等文艺演出11场,校园舞台视频单条播放量高达14万。作为队内唯一博士生,她代表学校参加《沸腾校园》高校舞社比赛,获全国14强,并在五月风齐舞争霸赛中夺得西南地区亚军。“当跳起喜欢的舞时,我觉得我在用身体语言表达自我。”

图片

王岚晓(排前左一)和Bit-U舞团一起参加校园社团竞演节目《沸腾校园》

图片

王岚晓和Bit-U舞团一起参加大运会“青春之约”文艺汇演

  她还一直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王岚晓认为,发展文艺、体育方面的爱好是对做科研的正向激励,既可以做到强身健体,又可以改善精神面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跑步很减压,当面对困难时,跑步中积聚的能力,就能转化为一种直面困难、解决问题的好心态。”

  回忆本科刚入学的时候,王岚晓自评是个不喜欢说话的“i人”。经过多次参与学生工作锻炼口才,以及加入舞团后,用舞蹈慢慢舒展身心,她逐步变成了小太阳“e人”。“作为博士生,每天和团内的学弟学妹一起做共同喜欢的事,真的很快乐!”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之余,王岚晓在热爱的领域尽情绽放着光彩。

图片

王岚晓演出照片

  “勇于尝试做加法,敢于放弃做减法”,这是王岚晓本科毕业时在“成电青年说”中与学弟学妹们分享的人生信条,九年时光匆匆,王岚晓眼见着西门两旁的实验楼悄然拔起,也见证了成电65周年校庆无人机表演的壮观,她以“有遗憾但不后悔”做总结,“人生本来就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突破点或者擅长之事,然后全力以赴。别怕失败,人生就是用来体验的!”

  展望未来,王岚晓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如同导师李宏亮教授一样优秀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依托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力争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在继续扎根科研一线的同时,用如破晓初阳般的光与热,温暖更多青年科研工作者。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