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履职尽责!来听成电人的“两会声音”!
文:人民日报 全国人大公众号 成都发布 四川观察 人民政协报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4-03-10 9383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重要节点举行的全国两会备受瞩目

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

4位全国人大代表

2位全国政协委员

关注国计民生 服务中心大局

在两会上建真言、谋实事、献良策

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一起来聆听成电人的“两会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 杨正林

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杨正林.jp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时代以来,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厕所革命”到垃圾分类,攸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小情被列入党中央的重要议事日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代表委员表示,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人民群众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不断得到回应和满足,彰显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气象和独特优势。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为更好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国家采取了建立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杨正林代表说,四川省人民医院探索以托管方式与12家县级公立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群众就医。

——来源:人民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 尧德中

共筑脑健康的“幸福路”

尧德中.jpg

   “2023年,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全国人大代表尧德中表示。

  十年来,中方同共建国家加快科技交流和知识分享,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推进,成效显著。202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古巴著名科学家裴德乐。此前,裴德乐致信习近平主席,介绍其率领团队在华推动脑科学研究和中古神经技术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愿继续为促进中古友好,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更大范围落地贡献力量。

  尧德中的主攻方向为“脑器交互”。这门交叉融合学科正在全世界兴起,但也是我国遭遇的“卡脖子”难题之一。尧德中告诉记者,我国正在凝聚科研力量,攻克这个“卡脖子”难题,而他正是这项工作的领头科学家之一。

  “单一的实验室完成跨领域合作难度很大,只有通过对全球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才能获得更多对科学界甚至对人类有价值的东西。”尧德中认为,国际科技合作的优势很多,不仅仅可以促进信息共享,还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例如,他和裴德乐等共建的中国-古巴-加拿大(CCC)脑合作计划,其核心就是建立一个云信息平台,把数据资源、计算资源以及工具资源全部集中共享上去,让尽可能多的人能方便快捷地使用这些工具和数据,从而推动这门科学的全球化。

  由此,他在2023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提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本着繁荣科技、促进交叉创新的目的,制定出鼓励成立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国家级学会的办法,以营造全国性的交叉创新环境,促进原始创新。”同时,为了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尧德中还建议,我国应出台相关办法,鼓励交叉学科学会吸纳国际会员,促进中国在前沿交叉学科领域更快形成主导国际性科技活动的能力。他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办理。

——来源:全国人大公众号

建议成渝携手共建联合实验室

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第四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尧德中圈出了两个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要真正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落地转化,就要着力破解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 

  “从实验室到场景应用,新质生产力需要中间环节进行落地,联合实验室就是促进成渝地区科技协同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平台。”他提出,共建联合实验室可以作为挖掘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可以作为成渝地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可以通过挖掘双方优势而互补的资源,以共建联合实验室的方式推动成渝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和发展。

  在实验室的选取上,他建议瞄准成渝地区互补性强的优势领域,例如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成渝地区有望在这两个方面做出有特色的新产业。”

——来源:成都发布

全国人大代表 魏彦玉

加强区域协同 

让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发展

魏彦玉.jpg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让来自高校和科研一线的代表魏彦玉格外振奋。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高能电子学研究领域的专家,魏彦玉告诉记者,他和团队现在正在从事大功率真空电子器件的研究,这是国家未来聚变能源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把海水(中氢的同位素氘氚)加热到上亿的温度,从而产生更多的能量。能源问题的解决,必将带来更多经济上的飞速发展,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发展的例子。”

  “在我看来,新质生产力最本质的特征是创新。”魏彦玉表示,“我深深地感到自己重任在肩,要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好、更优秀的人才,也希望可以把更多好的成果应用于四川乃至国家的发展。”

  魏彦玉认为,科技创新不应该是“单打独斗”的过程,而是应该加强各方各领域的协同,“依据各个地区自身的发展优势来进行协同创新。在整个过程当中,各地从产、学、研、用这几个方面,根据自身所适合的条件进行合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最终形成一种合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各个区域的均衡发展做得更好。”

——来源:四川观察

全国政协委员 曾勇

建议调整高校国家奖学金政策

曾勇.jpg

  作为我国国家层面设立的最高荣誉奖学金,自2002年设立以来,在激励学生勤奋进取、促进学生短期学业成就和长期人生发展、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标杆作用。然而,高校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和标准已经多年未调整。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自2007年以来,仅2019年向高职学生定向增加了1万个名额,奖励标准一直未调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自2012年设立以来,奖励名额和标准均未调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在校生人数的增长,高校国家奖学金政策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奖学金激励作用,维护国家奖学金荣誉地位,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勇建议:根据全国高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近十几年来的规模增长情况,以及居民收入和物价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和标准,以彰显国家奖学金作为我国国家层面设立的最高荣誉奖学金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标杆激励作用;就国家奖学金的激励作用、覆盖程度、学生学业成本等,在已开展和将进一步开展的专题研究和广泛调研基础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和各地各高校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确定国家奖学金政策的优化路径机制。

——来源:人民政协报

肩负历史使命 不负人民重托

成电代表委员们

共商国是 共谋发展

履职尽责 建言献策

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贡献成电智慧和力量


编辑: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