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十四五”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奋进“十四五”】精医博工 明德济世——奋力书写教育强国的成电医学答卷
——医学院在2024年学校工作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文:新闻中心 图:逆光摄影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4-02-29 6895

  编者按:2月23日,2024年学校工作研讨会在清水河校区召开,党委学生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7个职能部门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格拉斯哥学院等6个学院的负责人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新闻中心特将交流报告内容整理出来,逐一发布。本文根据医学院院长杨正林院士的大会交流发言整理而成。

 _ND56808.JPG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非常荣幸代表医学院向大家汇报工作,我汇报的题目是“精医博工 明德济世——奋力书写教育强国的成电医学答卷”。

  从题目上看得出来,医学院未来的发展就是医工交叉,就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服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更长,但是更重要的是健康地活得更长,高质量的生活尤为重要。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的幸福生活,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健康。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后边的0,1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报告中提到,“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很难想象,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健康的人民生活会是什么样。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要围绕人民的幸福生活展开。

  从经济发展来看,越发达的国家健康产业占的比重越大,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纵观全球,健康产业占GDP的百分比,美国达20%,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占比为15%,而我国仅为5%。

  未来健康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医学院,我认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人才培养,但是作为电子科技大学这样双一流大学的医学院,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科学研究,解决我们国家医学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基于成电的特色,我们医学院的发展就是要医学加X,即医工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在 10年前成立医学院,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一个举措。

  高校医学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应从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科学研究两方面进行,结合电子科大的学科优势,成电医学特色应定位在:医学+X(工、理、管、文)上。

十年发展 初显成效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成立于2013年,于2023年举行了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建设发展推进大会,10年发展,医学院成效初现:

  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建:在校生1313人(本378,硕799,博136),博后137人,毕业生759人(本122,硕599,博38),出站博后31人,本科毕业生前往协和、北医等Top10医学院校深造率超50%(去年我们推免的就有4位进入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赴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率突破90%。

  人才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领军人才31人、国家青年人才11人,教师700余人(包括附属医院的教师)。

  科研创新能力稳步提高: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逐年上升,去年我们有50多项,获批数占全校20%,论文量占全校9.10%;学术生产力贡献度排名全校第三,对8个ESI前1%学科贡献显著;尤其是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成功转化,在全球百余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医学院应有的贡献。

建设目标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越发感到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要有新的要求,要抓住新的机遇,开启新的征程。

  2035年,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医工特色鲜明的医学院。我们希望在医学院成立50周年时,建成世界一流的医学院。

建设路径

  当然我们希望这个时间能够缩短,那么怎么办呢?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探索一融双高建设新路径

  医学院党总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扛起管党治党、办学治院主体责任,不断推进党建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一流医学院提供坚实保障。以“机制”“计划”“工程”作为保障:

  通过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建协同机制、一支部一品牌计划、医学院党支部书记培训2.0计划、“双带头人”工作室培育工程、“五术”思政引领工程、一支部一共建工程,实现统筹规划、政治引领、内涵发展、创新驱动。

  二、构建成电医学特色学科体系

  一是要强基础、优高峰:在临床医学、护理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筑牢学科发展根基;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临床医学博士点,今年的任务是拿到临床医学博士点,打通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全路径;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临床医学力争获批国家一流学科;建成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二是促交叉、重协同:突出电子科技大学的工科优势,探索“医+X”,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眼视光学、医学影像学等医学专业上要有突破;新增智能医学、信息医学、医疗器械与材料等医工交叉特色专业;新增“医+X”研究生招生方向;建强医工交叉平台;打造跨学科研究团队。

  三、打造医学创新人才的聚集地

  创新需要人才,我们要壮大我们的师资队伍,希望未来师资人数达到1000余人,其中基础医学师资150-200人,吸引高端人才持续聚集,新增国家级人才50+。

  师资结构优化升级,要建设有重大科研创新团队、特别是医工交叉的创新团队。教学方面,我们的名师还少,我们的教学成果还少,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教学名师和团队。

  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

  在培养学生方面,我们也要凸显医工交叉,因为医学有它的特点,过去十年已经形成了医学本身的培养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突出特点,就是:

  探索新路径:开设医工交叉新专业,我们希望探索“4+2”(本科加硕士,把工科加进去)、“4+4”(工科加医学八年制)、双学位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凝练大成果:打造国家级教学平台、教学成果奖等2-4项;培养优秀人才:优质生源比例、顶尖医学院校深造率、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率稳步提升,以此实现育人水平大幅提升。

  五、构筑医学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加快平台建设:科研需要平台,我们在未来要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2-3个,联合科研平台1个;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

  汇聚顶尖团队:组建交叉学科群,组建医工交叉团队;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千万级团队2-3个;

  提高科研水平: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项/年;高水平论文发表有所突破,实现2-4篇/年;获得国家奖2-3项。

  推动成果转化:每年推动2-3项成果转化,尤其是医工交叉研究成果。

  六、发出世界医学领域成电声音

  提升国际影响力,延展国际合作朋友圈:国际合作是未来的必然,尤其是医学的国际合作非常重要。未来我们要搭建多区域海外交流平台,落实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合作项目2个,继续拓展欧美、亚太地区合作;常态化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年均3-5场;落实教师“鸿雁计划”,每年选派10%左右优秀教师赴海外学习交流等。

  适应新时代使命,赋能国际化人才培养:我们还将探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落地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0.25+1”本硕项目,启动留学生招生工作,五年内力争来华留学生数(三个月以上)15+,并探索博士生联合培养模式。

  教育强国、成电医学院何为,面向新时代,医学院将踔厉奋发,服务健康中国、助力教育强国,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成电医学答卷!谢谢大家!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