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校级荣誉·立德树人贡献奖】彭启琮:师之大者,报国树人
文:罗莎 学生记者团 于泽超 图:信通学院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3-09-04 21952

   “全国模范教师”、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务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四川省教学名师奖……

彭启琮教授.jpg

  在校工作三十余年期间,他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育才先育人、育德先育心,并反复强调作为老师不能只讲教学,而要更多地讲教育,诠释了“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的丰富内涵,成为成电师生心目中的“师之大者”。他,就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彭启琮教授。

  1983年,彭启琮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等职,牵头创建了我校首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首个校企协同育人实验室,他还参与创办了我校第一个人才培养特区、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近彭启琮教授的人生故事,仿佛翻开了一本厚重的书,写满了老一辈成电人严谨治学的态度、敏锐的分析洞察能力、锲而不舍的研究热情。师者虽已驾鹤西去,但以报国使命为奋进浆楫,以育人情怀为责任担当的毕生追求与践行,始终如明灯,启迪并激励着后来者。

结缘成电,以热爱追回青春理想

  彭启琮是四川乐山人,1963年由乐山一中考入清华大学,1968年以优异成绩从清华无线电电子学系本科毕业。文革期间,他被分配到了条件艰苦、发展落后的宁夏,并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宝贵的青春十年。

  一开始,彭启琮被安排到县城的小工厂里做一名普通工人,因为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的学历,他被自治区组织部选中参加当地电视台的筹建工作,面临没有基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巨大挑战:一群2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在没有好的生活环境,缺少相关设备的艰苦条件下,以“白天工作,晚上就睡在地板上” 的吃苦精神和年轻人的冲劲,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美地完成了以前从未涉及的摄像机、电视中心、调音台、发射机和天线等的研制、安装和调试工作,实现了电视节目的如期播出。

  随着电视台相关设施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拼命工作的彭启琮不觉十年青春也“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谈到这段经历,彭启琮平和地说,“虽然没有取得大的成就,却练就了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同时负责多项任务的能力,自身的社会阅历和工程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旁人眼中,在电视台工作打下的基础及摆在面前的光明仕途,将是彭启琮最佳的归宿。然而,当了解到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消息后,他毅然选择放弃已有的一切,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备战考研之路。

  无数困难挡在他的面前:成了家,带着两个孩子,收入又少,生活拮据;白天辛苦劳累,晚上节目播出完后回到家里,还要翻开已经撂荒十多年的功课;从中学到大学,学的都是俄文,现在必须考英文,零基础的他只能从A、B、C学起……

  以筹建电视台时锤炼出的毅力为基础,他硬是啃起了考研这块“硬骨头“,功夫不负有心人,始终追赶星光的他最终得偿所愿,考入了当时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师从无线电技术系张有正教授,就此拉开了他与教育事业毕生情缘的帷幕。

投身科研,用奋斗打破科技束缚

  1986年,彭启琮获得了公派留学机会,师从世界噪声界的权威学者、美国工程院院士、明尼苏达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两校教授Van der Ziel。留学期间,聪颖又勤奋的彭启琮深受导师的器重和欣赏。学成之时,面对教授的真诚挽留,他在表达谢意后仍然坚定地选择了回到祖国。

  彼时国外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比国内更好,但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所见所闻使他深深地体会到,"那不是我的国家,那里没有我的文化"。按期回国后,彭启琮常对旁人说:"现在看来,这个决定真是做对了。"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高速信号处理与实时信号处理,当时在科研领域,国家急需像彭启琮这样的学者回归。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彭启琮所在的课题组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合作,研究我国新型飞机和“921工程”(即后来的“神舟”系列飞船)模型某些项目的风洞测试技术,同时研制相应的测试设备。这是一项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课题,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巨大的挑战。

  当时,以美国NASA为代表的相关机构,都采用模拟或模拟-数字结合的测试技术和装备。但是,这之中的关键设备却被要求禁止运向我国。彭启琮和其他科研人员陷入了困境——成熟技术方案的设备没有,也无处购买。然而试验又是重大且急需的任务,务必要完成。

  对此,团队成员们别无选择,只能背水一战。他们大胆地采用正在发展中的基于高速DSP处理器的全数字实时处理方案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空前的新方案,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先进国家的顶级研究中心,没有一家采用这种技术,甚至被许多权威人士称为“美丽的梦想”。

  团队成员咬牙坚持,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的艰苦努力,最终成功地在国际上首先实现了基于DSP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实时处理的技术路线,领先于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为首的诸多科研中心,成功研制出相应的实时处理自动测试系统,装备了有关的风洞,顺利及时地完成了我国新型战斗机和载人飞船“神舟号”有关项目的风洞试验任务。

image.png

  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制的设备打破了西方的封锁,满足国防急需,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这一成果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赞赏,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对于在高速信号处理和实时信号处理领域做出的成绩,彭启琮曾说,“最重要和最敏感的国防急需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国家培养我们多年,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潜心教学,顺趋势推进课程改革

  在科研中充分认识到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重要作用的彭启琮,敏锐地感到,DSP技术在科研和生产中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于是率先开始着手课程设计和建设,成为国内最早在本科教育中建设“DSP技术”课程的先驱。

讲课.JPG

  “DSP技术”课程融理论概念和工程实践于一体,自1997年一亮相,就在全校范围内受到极大的欢迎,与此同时,也得到了国内的其他高校及业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2001年,该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它也是电子科大申报成功的第一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数字化的进程,数字信号处理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各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和专业,纷纷将数字信号处理列为必修课程,并加强了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顺应这一形势,彭启琮牵头了我校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工作,带领团队在调查和分析社会的需求及国内外知名院校教学改革方式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由11位老师组成的课程组通过反复的讨论后,决定选用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享誉已久的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Mitra教授的《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A Computer Approach Second Edition,2001》作为教材进行课程教学。

  确定教材后,课程组不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高效性,在全世界范围广泛收集各种教学资源,还和Mitra教授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并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04年,Mitra教授受邀来校访问并作学术报告,这一次深入的座谈交流后,学校选派了年轻教师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进修,从而保证这门课程不断向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靠拢。

  课程组在充分讨论教学大纲和要求的前提下,要求任课教师各自制作全英文的电子教案,并全部上网,供学生下载使用。同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相关的网上资源全部向全社会公开。

  2003年,“数字信号处理”获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数字信号处理”获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为了给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让大家有机会接触和掌握基于DSP处理器的工程实现技术与方法,信通学院和全球DSP芯片的最大厂商美国德州仪器(TI)达成协议,在学校建设"电子科技大学——美国德州仪器DSP实验室",并于2000年升格为TI技术/培训中心,该项合作也入选教育部“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十大案例”,并获“德州仪器杰出贡献奖”。

  除开创全国第一个校企协同育人实验室外,学院还和德州仪器、摩托罗拉(飞思卡尔)、ALTERA、MENTOR GRAPHICS、华为、思科、迈普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联合的技术中心或实验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和合作;在彭启琮的鼓励下,同学们参加多种科技活动,在全国乃至全球的DSP竞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校DSP实验室培养出的学生,活跃在包括但不限于华为、中兴、大唐、UT、MOTOROLA、TI等众多名企里。

  在历任无线电技术系党总支书记、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院长等职务期间,彭启琮努力提升学院和专业建设水平,身体力行将学院的主要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将"通信工程"建设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专业"。

image.png

  在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共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信号与系统》《通讯原理》《PASCAL语言》《数字信号处理》等10余门课程,其中多门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出版教材、专著、译著17部,其中《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获得四川省优秀图书奖,主编教材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先后指导博士生20余人,硕士生50余人。

领奖.jpg

  对教学和学生深沉的爱,让彭启琮获得了相应的表彰:2001年,教育部和人事部授予彭启琮教授"全国模范教师";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评选和表彰了100位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彭启琮获此殊荣,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言传身教,怀责任帮扶教师成长

  彭启琮总是深情回忆起当年的求学经历,1963年考入清华读书时,无线电电子学系常迵教授、电机系杨福生教授令他终身难忘,他们对课程理解深刻,熟悉整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授课时行云流水,其讲授的凝练和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学生甚至会觉得丢了一节课、哪怕只是落下一段,都会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后来考研到成电,又遇到很多非常好的老师,当年张鸿基老师的编码课、李乐民老师的随机课、张有正老师的信号系统和信号分析等,都给彭启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导师张有正教授对自己专业领域理解非常深刻,既很爱学生又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那时候还没有计算机可用,我的毕业论文在他的要求下改了十稿,每一遍都是手抄的,后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居然一字未改。”

  以前辈为榜样成长为名师的彭启琮,在工作中着力于传承师德,起好示范作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课题的申报、研制过程、论文撰写与发表、报奖,还是课程的设计、改革、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成果奖的申报等,都尽可能将年轻的老师推到第一线,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

  他反复强调作为老师不能只讲教学,而要更多地讲教育,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要教育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明确,满怀信心地去学习和工作。

  2007年,学校创办“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挂靠通信学院,由彭启琮担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首席执行主任;2009年,英才实验学院成立,彭启琮成为学校首个人才培养特区的开创者。他积极探索与实践现代教育理念下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政策、遴选教师、组织教学,15年来,成电英才计划已培养千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

在格拉斯哥学院的教室里.jpg

  在研究生院院长赵志钦眼中,彭启琮是亦师亦友的人。“彭老师年纪比我们大,但他从不把自己当作德高望重的长辈,跟他在一起共事,我们没什么压力,感到轻松愉快。”

  2013年1月,学校正式成立了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格拉斯哥学院,由赵志钦担任学院首任院长,彭启琮出任学院学术委员会首任中方主席,“彭老师长期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改革成绩突出,在国内同领域影响力大,他支持我们做一些开创性的改革,希望把先进的理念引进到电子科大,建成一个教学的实验田。”赵志钦回顾说。

  彭启琮全程参与同格拉斯哥大学的合作协商、制定培养方案,建立课程体系,教材的设定和选用,制定师资标准及任课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全面主持学术委员会工作、全程参与学院重大事项的研讨和决议,倾注了全副精力。

严谨治学,以己身诠释师者大爱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师大的校训,彭启琮将其看成是对所有老师的最高境界的要求。他说:“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7b1b25ec913f7114bf68ab683f2951b.jpg

  “师者风骨,山高水长。彭启琮老师将毕生心血挥洒在三尺讲台上,挥洒在科研场地中,挥洒在教材书本里,他的一生就是对“教师”二字的最好诠释。”回忆起恩师,信通学院前党委书记李玉柏表示。

  多年前,彭启琮曾教过一个川东农村来的学生,那个孩子非常优秀,但家里很穷,父亲是煤矿工人,但受了伤,完全丧失了劳动力,母亲和弟弟有很重的病,需要治疗。了解到同学家里的情况后,他每个月都会接济他一点钱。那个学生后来保送了研究生,毕业后工作非常出色。每谈及在学校的情况,他都会感谢彭启琮老师那时伸出的援助之手。

  1999年,在深圳市第一届高交会的前夕,深圳市政府为全市的科技人员组织了一个高科技系列报告。彭启琮受邀请作了第一场报告。在报告结束后,有很多成电毕业生涌上了讲台,争着和他交流,是哪个年级毕业的,听过他的什么课。

  彭启琮感慨道:“那一刻,真的非常感动。作为一个教师,有什么比看见自己的学生事业有成、对母校和老师如此眷念,更令人感动,更有成就感呢?”

  他也将这份崇高的使命感融入平时的教学当中,力求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起知识分子应有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格拉斯哥学院副院长徐世中回忆,授课时,他总爱给同学们讲杨振宁和邓稼先的例子:这两个人是好朋友,一起从西南联大毕业,到美国去都是尖子,但两个人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留在美国,得了诺贝尔奖,一个及早回国成为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这两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到了极致,那么,谁高谁低,谁强谁弱?

  “这个问题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我们现在也不要求每个人的看法都一致。但我们的学生总讲实现自我价值,那自我价值是什么?可能不光是一个月挣多少钱,更重要的是我要做些什么。“

  他启发同学们说,很难想象,如果我们自己当年没有原子弹,我们的国家又会变成什么样呢?所以杨振宁先生说,当邓稼先告诉他我们国家的原子弹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时候,他马上到卫生间大哭了一场。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还要包括什么——应该包括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对我们自己事业的抱负,要对全世界、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去追求生命的宽度,这才是一种更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彭启琮教授的谆谆教诲,多年后仍如余音绕梁,深植在后来者心中。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