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课程思政】机电学院:党建引领思政铸魂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文:蒋志霞 图:蒋志霞 来源:机电学院 时间:2023-01-13 1738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紧紧抓住育人之根本,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门门融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持续探索专业课程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融合的方法,从育人模式顶层设计、教师思政能力提升、优秀案例示范引领、拓展第二第三课堂等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各项精神,深入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立足建设好课程思政,引导专任教师树立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推进“课程思政”贯彻教学工作,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机电学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育人举措,让“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汤”。

打造“党建引领+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机电学院基于《纲要》的指示精神,由学院党委牵头推进,教工支部书记和支委带头示范的“党建引领+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以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推进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为课程思政建设“保驾护航”,以课程思政建设为载体有助于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创新课程思政建设体制,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

  学院在“党建引领+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创新思路的指导下,积极培育课程思政育人重点项目,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示范性课程思政,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申报立项省部级课程思政教研教改建设项目2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课程10门,院级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19门。在学校举办的三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中屡获殊荣(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学院连续两年荣获了课程思政微课大赛组织奖。

7.jpg

  学院充分利用新媒体阵地,在学院“积淀态度”公众号上设立“支部书记谈课程思政”专栏,结合新媒体的宣传优势,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论述,不断创新性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微信图片_20230106175107.jpg

“培训讲座+研讨会”,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学院通过强化培训和交流研讨,促进课程思政建设互鉴互学,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教学能力,做到专业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动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教育格局,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师资支撑。

  按照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部署,提升学院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明晰未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难点,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持续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三全育人”。各教工支部书记、立项校院两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的责任教师、院级课程思政分中心成员、课程组长等骨干教师立足课程思政建设,展开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学习领悟,围绕如何将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汤”进行了交流探讨。

1.jpg

  机电学院党委书记在研讨中要求各课程组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完善和精打细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力求高质量地达到理念上突出“教学口”、文字上突出“专业味”、内容上突出“新要求”、举措上突出“真效果”,并希望学院教师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牢记高校“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任务”,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jpg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领悟和理解,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院组织开展了“思政传经堂”系列培训讲座,先后邀请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优秀课程思政建设者分享如何让思政元素和课程建设有机融合的方式方法和实践经验。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机电学院通过开展院级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建立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平台,教师们在课程思政建设研讨、结题答辩等环节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寻找专业教育与价值教育相互渗透的结合点,从而显著提升了课程思政的能力。

3.jpg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平台”,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平台”是学院采用集体学习的形式,系统地总结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成果,为接下来各教学团队及课程组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提供了交流平台和教学资源,有助于加强集体备课内容的教研转化、推进教师个人成长、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学院积极部署基层教学团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讨活动——集体备课,大力推进基层教学团队的头脑风暴、集体研讨、集体备课,分享和学习经典的课程思政案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真正在课堂上践行“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学院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电气与电力电子、智能电网、工程训练等基层教学组织积极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

4.jpg

  为积极发挥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学院依托飞书创建思政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展示学院优秀课程的建设亮点与成效,汇集了各个专业的课程思政案例,积极推广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共享共建,带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5.jpg

“教学实践基地+师生午餐会”,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成效

  为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实现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学院创新开展“教学实践基地+师生午餐会”课程思政建设教育机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挖掘重点单位协同育人资源、教育成果和反馈评价,探索强化理论联系实践、师生亦师亦友互动,为三全育人注入活力。

  机电学院致力于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联动建设,“理论+实践”实现“1+1>2”成效,充分利用校外重点单位“航空报国”、“航天报国”等优秀思政资源,坚持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科研活动中贯彻课程思政建设。由学院党委牵头,率先与成都成飞航空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西区试验室共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

微信图片_20221222173541.jpg

6.jpg

微信图片_20221222173546.jpg

  课程思政建设应该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机电学院围绕“授课后—共情能力、协同能力—效果层面—课程思政互动反馈机制”链条,开展“师生午餐会”活动。学院教师与学生工作部门进行联动,将第一课堂的师生关系延伸至第三课堂的亦师亦友,让专业课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培养教师的共情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关注点的无缝对接,实现效果评估和反馈的整体性。

微信图片_20230108130940.jpg

  未来学院将在现有的成果基础上,持续组织课程思政建设学习研讨,增强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践行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结合师生午餐会,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有机联动,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关联能力的持续提升,构建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格局,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张闻起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