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坛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三星堆博物馆原副馆长陈修元:探秘三星堆文化,坚守文化自信
文:罗彤 来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时间:2022-11-30 2936

  11月23日,成电讲坛邀请著名诗人、三星堆博物馆原副馆长陈修元为成电学子带来题为“探秘三星堆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陈修元首先介绍了何为三星堆。他提到,三星堆遗址同古埃及文明、古玛雅文明都坐落于北纬30度这条奇特的人类文明线。三星堆遗址占地12平方公里,是商周时期古蜀国都城遗址。关于三星堆名字的由来,他解释道:据考证,在清朝时期,当地有三个土堆,附近有一段城墙,县志上称为“三星伴月堆”,后来简称为“三星堆”。

微信图片_20221129101649.png

  接下来,陈修元介绍了三星堆考古发现的三个阶段,1986年的重大发现,震惊世界,并引用张爱萍将军的题词“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来形容三星堆的这次考古发现。除此以外,陈修元还介绍了三星堆文物发掘背后的有趣故事。随后,详细介绍了三星堆的代表文物。青铜神树、青铜神鸟、神兽等,反映了三星堆文化“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青铜面具凸眼、大耳的形象,反映了三星堆古蜀人的祖先崇拜和眼睛崇拜;各种铜鸟和铜太阳轮,代表着古蜀人的鸟崇拜和太阳崇拜。这些文物看似奇奇怪怪,但文物的背后都体现着三星堆文化的神秘之处和古蜀人民的智慧。

  在提到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新发现时,陈修元说,新发现的三号坑的铜顶尊跪坐人像、金面具,四号坑的铜扭头跪坐人像,五号坑的金鸟形饰还有六号坑、七号坑、八号坑各种新文物的发掘,都体现了当时三星堆这座据推测拥有十一万多人的大城市的繁荣。央视的《三星堆新发现》直播、四川广播电视台的《三星堆新发现·揭秘》和网络上的各种热搜都证明三星堆新发现得到了极高的关注度。陈修元表示,三星堆这次考古新发现,不仅明确了三星堆祭祀坑的埋藏年代,极大地丰富了三星堆文化的价值内涵,还证明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三星堆考古和保护工作机制的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三星堆范式”。

  最后,陈修元说起了他与三星堆的故事。在三星堆附近出生、生活,后来到三星堆博物馆工作,担任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工作业余时间,以三星堆为题材,他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包括诗歌《面具说话》、长诗《神国三星堆》,并出版了诗集《诗巫三星堆》,写作了长篇散文《朝圣三星堆》和大型音舞史诗剧本《三星堆》。2021年3月22日,央视直播《三星堆新发现》,由著名主持人任志宏等朗诵了他的诗歌《面具说话》,引发关注。今年3月底,成都地铁全线还播出了《陈修元:诗意三星堆》宣传片,他被称为“三星堆诗人”。

  互动环节,有同学问到三星堆的人像是艺术手法还是写实,陈修元说,现在基本说法是三星堆人物造型很特别,很多人头像眼部外凸呈杏仁状、蒜头鼻、阔嘴,是将祖先神化;其次作为对祖先崇拜和雕塑的表现形式来说,自然要将人物五官特征夸张化艺术化。问及三星堆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相似之处,与古埃及文明的关系,陈修元答道,三星堆是古蜀国的都城,当时的古蜀人与中原、长江中下游、南方各民族以及东南亚、西亚等其他地方的文明也有很多文化交流,从而形成了三星堆文化“兼收并蓄,包容创造”的特质。但不能说三星堆是世界的朝圣中心。三星堆文明与古埃及文明有关系,它的金杖、金面人头像等器物和人像,就有文化交流的联系。时间上,古埃及文明比三星堆文明还要更早一些。


编辑:李文云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