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研究生精品课程】在案例沉浸式教学中get数据分析新方法
——经济与管理学院方佳明教授《数据分析与决策》课程教改探索
文:罗莎 研究生院 苟灵 图:方佳明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04-20 9576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标杆示范作用,促进研究生课程质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院自2018启动了120门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公共基础课和各一级学科(类别)专业课为重点,充分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整体规划、分布实施,至2020年,经学院推荐、学校专家评审、研教指委审议通过,学校已立项了两批共120门“精品课程”。新闻中心特开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栏目,分享这些“精品课程”基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内容、教学和考核方式、课程特色和成效等方面总结梳理其经验心得,与师生读者共享。本期介绍经济与管理学院方佳明教授在《数据分析与决策》课程上的教学改革探索经验。

1.png

方佳明在研究生精品课程《数据分析与决策》在线课堂上

  地铁站点瞬息万变的大通量客流数据怎样监测?超市数以万计的销售订单数据能够直观可视吗?在研究生精品课程《数据分析与决策》中,经济与管理学院方佳明教授介绍完《数据可视化》主要的可视化制图规则与图形后,自然切入现实中鲜活的应用场景,引导学子使用R-ggplot2和Tableau分析地铁站、航空公司、超市等实际具体的数据案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这种将理论与实操训练紧密结合的“去枯燥化”授课方式,是案例沉浸式教学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课程开设以来,《数据分析与决策》就受到学生的良好评价,每年选课学生人数持续增长,不仅吸引了经管学院学生,也引起了其他学院研究生的关注。每一次评教,学生们都给了方佳明很高的分数,看似枯燥的专业基础课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数据分析与决策》有什么妙招?

制胜课堂:案例沉浸式教学法

  学生的认同是方佳明致力教学改革的不竭动力。笑起来让人感到温暖的方佳明,2005年7月在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专业学士学位后,2009年12月又获得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走过了十二载春秋。

  方佳明虽有多年的执教经验,但他依然保持着刚走上讲台时的那份热情与活力,不断思考与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而案例沉浸型教学方法,就是他长期探究实践后制胜课堂的法宝。

  2014年,方佳明在北德州大学商学院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期间,国外小班教学、全员参与的教学方式,以及自由的教学理念给了方佳明很多新的启发。他专门访问了3D学习环境研究实验室以及学习技术高阶研究实验室,不仅拓展了他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环境技术等创新性技术在教育学习领域应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触动了他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沉浸型教学的开展。

  《数据分析与决策》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专业核心基础课之一,方佳明发现,管科专业主要使用数学建模、运筹与优化等为主的研究方法,专业学生从实证研究数据中发现规律、形成结论的能力尚存在一定不足。鉴于这种特殊的背景,他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案例沉浸式教学”的授课理念。

  “这其实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参与到来自现实世界的真实数据案例分析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完成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在课程老师的指导下和同伴交流中进行理解、应用、整合与拓展,这往往能给刚刚接触到实证数据分析的研究生留下深刻的体验,再通过系统学习和训练,易于助力他们建立最基本的数据价值思想,找到对路的分析基础性数据的方法,为今后的研究生涯打下较为坚实的数据分析基础”。

  案例沉浸式教学偏重于动手实操训练,在训练学生数据分析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行锻炼。方佳明认为,在数据分析实践中,有些思维模式是必要的(例如向上思维,下切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联合思维,因果思维等)。通过实际数据分析案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本次在线授课中,结合各软件的优势,方佳明就综合使用了Zoom在线直播+视频录制+群讨论与分享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知识点为核心组织教学”“学生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很少有应用实践机会”……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数据分析类课程不外乎这样的教学方式,但在方佳明看来,《数据分析与决策》课程虽包含了R语言与统计计算,数据整理与清洗,数据可视化技术,回归模型和正则化,监督与非监督学习等众多内容,但恰恰具有一定的情境应用性。

  谈到“特别的授课方法”,方佳明解释说,“在课程的小组案例分析中,我往往会要求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3-4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合作完成一个数据分析案例。数据分析案例/项目从数据维度的选择、数据的整理清洗以及具体分析方法的选择都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也不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简单的差异化情境复现,往往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多次比较、探索和案例小组的讨论才能得到有价值的实施路径方案和分析结论。通过与金融、信通、自动化、管科等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拓展。”

成绩考核:学到东西比考高分更重要

  如果你希望的是,一门课程能轻松通过并不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的话,方佳明俨然算不上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因为方佳明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注重课程的参与和实践。

22.png

方佳明(前排中)和川农智慧城市与商务智能团队在联合学术活动中留影

  在方佳明看来,《数据分析与决策》课程有较多的理论知识,且有一定难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技巧,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课程性质决定了这一大类的课程内容是经济管理类学科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更是以后做实证研究的基础,所以这类课程一定要学生参与实践,真正的掌握运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方佳明一直秉持“学到东西比考高分更重要”的教学理念,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一门课程如果只是在向学生们传输考点,然后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真正的让学生学到些有用的知识,才是方佳明的课程所追求的。

  为此,他特意每次都将自己的课程的考核方式安排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各占百分之五十,这一半的平时成绩中包括3-4次个人数据分析和2次小组数据分析案例以及1次综合性的个人数据分析课程课业,而另一半的闭卷考试主要考核的是学生对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这样的规定,就是希望学生们可以重视课程的参与,并认真对待布置的作业,操作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交流,主动分享小组的汇报数据并分析案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互动才会有收获”因此,方佳明还不断完善与更新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案例,使得课程的分析案例内容与时俱进。

  与此同时,方佳明的课堂,也是一个他将科研项目、工程实际与教学相融合的地方。除了自己独立制作课件以外,方佳明都采用无课本教学的方式。他说,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市面上的好的教材找不到,而是因为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际与自己的教学相融合,传授给同学们更多他关于这个学科领域亲身的体验与感悟,而不是拘泥于一个课本的编排和内容。

踏实践行:将三位一体的教育落到实处

  作为研究生精品建设课程,《数据分析与决策》课程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贯穿课程始终。

3.png

方佳明在北德州大学商学院访问学习技术高阶研究实验室

  方佳明坚信善良比聪明重要,缺乏善良的聪明最后成就的只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此,将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程的立足点放在首位,在课程的内容设计中大力加强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数据分析的案例背景当中。

  例如在课程中,他巧妙设置了数据爬虫与用户隐私保护底线,数据驱动的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国女排奥运会冠军与文本数据分析,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多部门联动智慧治理平台架构等多个案例。

  同时课程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本理念,课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灵活融合应用知识点的能力,通过借助数据分析案例提升学生综合应用与拓展相关知识进行高质量实证数据分析的能力与水平。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教师立学之本,是学生治学之基。谈到对在教学中贯穿“立德树人”的看法,方佳明认为,当今社会环境相对复杂且浮躁。大学生包括研究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道德血液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流淌了数千年,崇德向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宋代杨时就曾说过“一德立而百善从之”,说明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因此,作为生产和传播知识与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高校课堂,教学需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润物无声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方佳明如是说。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