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实践】信通学院“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赴凉山州开展暑期实践研学
文:信通学院 罗荣、董公正 图:信通学院 贾凌森、郝晟博 来源:信通学院 时间:2024-07-22 126

  为切实增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有效性,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7月8日至12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前往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冕宁县开展实践研学。本次实践研学旨在以多样态、实景式和立体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新时代大学生深入了解党情国情社情,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挺膺担当时代责任。

开展科普宣传,点亮科技梦想

  乡村儿童对于科技知识充满渴求,大学生们正是帮助点亮他们科技梦想的好朋友和“好老师”。7月9日,“信仰之光”宣讲团在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开展中小学生科普小课堂,带领小朋友们完成科技小制作。宣讲团10名成员参加活动,他们均是信通学院本科生第七党支部成员。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非常有趣的电磁、电流实验。”宣讲员邓创是这次科普课堂的主讲人,他结合电灯、手电筒讲解电流知识,以“电小人”“磁小人”等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对电磁现象有了初步了解。随后,宣讲团成员带小朋友们操作“电磁小火车”试验,孩子们在感受神奇的电磁现象的同时,也感受着科技的魅力与力量。

01.jpg

“信仰之光”宣讲团成员给小朋友们讲课

  宣讲团成员帮助孩子们分组拼装实验器材,制作“手摇发电机”。一位名叫曲木子杰的小男孩说道:“我要把‘发电机’带回家,给爷爷奶奶看。”一盏、两盏、三盏......随着教室里亮起了孩子们亲手点亮的一束束灯光,大家热情高涨。那一刻,点亮的不仅是手里的“灯泡之光”,也是孩子们内心探索科学、学习科技的理想之光。

02.jpg

小朋友们展示科技小制作成品

  曾经的三河村是深度贫困村,如今已经脱贫奔康,村民们更加注重青少年教育,希望彝族阿依们学习知识、建设家乡。宣讲团利用学科知识为中小学生们带来有趣又“有料”的科普小课堂,帮助他们感知科技奥秘,点亮科技梦想。

03.jpg

宣讲团师生与小朋友们合影

重温重要足迹,共话乡村振兴

  7月9日下午,“信仰之光”宣讲团开展“行走的微党课”,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在三河村考察调研的足迹,开展“围炉课堂”集体研学、录制“微课视频”等活动。

  在驻村第一书记刘国富的带领下,宣讲团师生来到三河村旧址参观学习。刘国富从村口的“暖心路”说起,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进村考察并与群众亲切交流的情况。刘国富说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途中一路走一路看,向我们镇上和村上的干部问需问计。当时在村民家召开了一场小型座谈会,与干部群众拉家常,为脱贫攻坚把脉问诊、开出良方。”

04.jpg

刘国富带领宣讲团成员参观三河村旧址

  随后,宣讲团一行前往三河村新村,走访了解村民日常生活、就业收入和子女教育等情况。村民群众纷纷表示,党和政府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现在吃穿不用愁、住上了新房,孩子有学上、医疗有保障,生活越来幸福,越来越有盼头!

05.jpg

宣讲团师生在新村访谈吉好也求一家人

  在节列俄阿木家的火塘边,宣讲团师生开展了一场“围炉课堂”活动。大家围绕脱贫攻坚的主要成果、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基层干部的务实作风、彝族村寨的农旅发展等逐一发言,分享实践感悟,共话乡村振兴。

06.jpg

宣讲团开展“围炉课堂”主题分享

  此外,宣讲团成员以“再话脱贫攻坚,共建美丽乡村”为主题录制视频微党课,用好用活三河村旧址、新村、村史馆等资源,用青言青语讲述新时代以来党的故事、乡村建设的故事、彝族聚居区变迁发展的故事。

两校联动宣讲,讲好中国故事

  7月10日,“信仰之光”宣讲团与西南财经大学实践队携手,面向三河村中小学生开展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争做有为少年”的宣讲活动。

  宣讲团成员杨涔可以歌曲《爱我中华》为引入,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我国各民族的区域分布、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她讲述了古代班超出使西域、文成公主进藏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孩子与草原母亲”、“模范共产党员”孔繁森、“鞋垫大妈”史国秀等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小朋友。马海宇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向大家讲述了“彝海结盟”这一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学习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继续发扬“汉彝友谊长,中华一家亲”的优良传统,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7.png

宣讲员杨涔可带领小朋友开展课前互动

  随后,宣讲团带来“学习先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主题宣讲。郝晟博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两弹一星”功勋于敏、邓稼先赤诚为国的事迹,赞扬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奉献精神。杨奉雅讲述了我国自主研发天宫一号、建造“人造太阳”等国之重器的故事,还分享了“北斗专列”和“中国天眼”研发团队中,大量青年科研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事迹,鼓励小朋友们努力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08.png

宣讲员郝晟博宣讲“两弹一星”精神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暑期实践队开展了题为“走进经济王国”的宣讲活动,向小朋友们讲解了货币的演变历程,通过“你卖我买”小游戏、绘画设计等活动,让他们对货币有了基本认识,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09.jpg

西南财大实践队介绍货币基本知识

  活动期间,“信仰之光”宣讲团还遇到了来自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暑期实践队。据了解,3支队伍将分别在三河村开展儿童暑期夏令营、“番茄+草莓”联培种植技术推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田野调查等活动。5所高校的大学生实践队在三河村相遇,大家互相勉励,纷纷表示将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10.png

5所高校的实践队与三河村小朋友们在文化广场合照

时刻感激党恩,共创美好生活

  7月11日,“信仰之光”宣讲团深入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开展实践活动,调研彝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就业收入、子女教育及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情况,引导青年党员感悟脱贫攻坚精神,激励社区群众时刻感恩奋进,开创美好生活。

  沐恩邸即“沐浴在党恩下的府邸”,是昭觉县5个集中安置点中规模最大的社区。2020年5月,来自全县18个乡镇87个村的1456户6744名群众正式搬迁入住,实现了“搬出大山挪穷窝,阔步迈向新生活”的改变。

  宣讲团师生首先与沐恩邸社区团委青年之家负责人莫色阿且进行座谈。他介绍说:“社区现有1456户6744人,配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社区全覆盖开展了基础生活技能培训,为孩子们打造图书屋,开办老年人食堂,组建志愿服务队定期为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志愿服务,用一件件日常小事、暖心实事,帮助彝族居民更好地适应社区生活。

11.jpg

社区负责人莫色阿且与宣讲团师生座谈介绍情况

  随后,大家参观了彝族非遗文化展馆、服装加工厂、彝绣工坊。莫色阿且介绍道:“社区通过‘培训+订单’模式,建立社区彝绣培训班,让妇女群众实现抱着娃、守着家、挣着钱。”大家走进吉有尔各么家中,参观房屋结构和装饰情况,了解她们一家生产生活情况。她心情激动地说,“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搬进新家后我们都很高兴,感谢共产党给了我们新的家园和新的生活!”

12.jpg

宣讲团师生走进吉有尔各么新家开展访谈

  调研结束后,宣讲团成员纷纷表示,沐恩邸社区治理成效显著,离不开党的关怀引领,也离不开彝族群众的辛勤劳动。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勇担时代使命,砥砺奋斗前行。

13.png

宣讲团师生与社区孩子们合影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7月12日,“信仰之光”宣讲团赴凉山州冕宁县开展实践研学,重温峥嵘岁月,致敬革命先烈,引导青年党员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实践队师生首先参观了冕宁县红军文化广场,瞻仰矗立在广场正前方的红色雕塑《长征颂》,了解革命老区冕宁的光荣历史,回溯红军长征留下的深深“红色”足迹。

14.png

宣讲团师生仔细阅读《长征颂》史料记载

  随后,实践队师生参观了红色冕宁纪念馆。在讲解员带领下,通过一件件展品、一个个故事,大家详细了解了红军长征在冕宁发生的重大事件,深切感悟着党领导的红军部队与彝族同胞深深的“军民鱼水情”。纪念馆内的诸多藏品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红军总司令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第一次提出了“万里长征”的概念;红军外出证章,镌刻着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纪律性;七七书店牌匾,记录着当时地下党联络工作的艰辛;红军给彝族妇女留下的顶针,见证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此外,实践队师生参观了彝海结盟遗址、彝海结盟纪念馆,实地感悟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精神力量。

15.png

宣讲团师生参观红色冕宁纪念馆

  宣讲团成员在彝海边录制“重走长征路”主题微党课,介绍彝海结盟的背景与过程,演绎再现刘伯承与小叶丹结盟时的场景,集体环海步行2.5公里,体悟红军长征的艰辛,以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辈。最后,实践队师生在彝海结盟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大家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青年党员要深刻理解伟大长征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走好新时代青年的长征路。

16.jpg

宣讲团师生在彝海结盟纪念碑广场重温入党誓词

  据悉,信通学院“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成立于2018年,是由学院本科生党员组成的一支理论宣讲队伍。此次实践研学,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党员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祖国大地上真切感悟真理力量,自觉强化思想淬炼,积极担当时代使命,用奋斗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编辑:王晓刚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