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市场星报:见证国产雷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79岁老人曾参与研发 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
文:市场星报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9-09-02 2597

  【编者按】9月2日,《市场星报》以《见证国产雷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79岁老人曾参与研发 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为题,报道了我校1958级校友匡永胜钟情科研、孜孜不倦,为为国雷达科技的进步做贡献的故事。

QQ截图20190902143528.jpg

大四时,方有机会一睹雷达“芳容”;毕业后,成为雷达研发科研工作者;和“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一起参与研发出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回首往事仿佛昨日发生,所有往昔仍历历在目,昨日,79岁的匡永胜说,这一生,自己最自豪的事便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见证了国产雷达从无到有,从有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参与研发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

匡永胜如今住在合肥市博微家园小区,虽已退休13年,但79岁的他仍不时关注着中国雷达研发工作的进展,“除了看电视,有时也上网查查相关信息。”他说,如果不是13年前被查出心梗,也许自己还能再在科研一线多坚守几年,“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相信,年轻一代的雷达研发人员会取得更大更辉煌的成就。”

1958年,天资聪慧的匡永胜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无线电定位系雷达专业,“大学5年里,前三年都在学习理论知识,直到大四那年,才有机会一睹雷达‘芳容’。”他至今清晰地记得,当时,整个学校只有2部雷达,而且均为前苏联制造。

1963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至中国第一个雷达研究所——南京电子14所,从事雷达研发工作,“1969年,由于支援大三线建设的需要,我到了贵州都匀市西南雷达技术研究所(38所的前身)工作。”他说,当时,物质匮乏,科研工作者在工作之余,还有三项“重要任务”:开荒种菜、做煤球、赶集采购,“当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都觉得能为祖国国防事业发光发热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

虽然物质上不富足,但在贵州期间,雷达研发却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研发出了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他说,该项目的总设计师便是有着“中国预警机之父”之称的王小谟,“研发成功后,我们又继续研究简化三坐标雷达设计,当时大家都铆足了劲,希望能不断缩小和外国先进雷达技术的差距,加班到夜里一两点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个把月才休息一天。”

见证国产雷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努力终有收获,“以前国际雷达会议只在欧美国家举行,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国家也拥有了承办国际雷达会议的资格。”1989年,匡永胜随38所从贵州迁至合肥,并从事低空雷达研发工作,2006年,66岁的他正式退休,“当时,我们国家的雷达研发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多年来,凭借着在雷达研发一线取得的非凡业绩,匡永胜先后获得“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勋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荣誉。令匡永胜开心的是,女婿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一直致力于预警机研究工作,并在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生,我最自豪的事便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见证了国产雷达从无到有,从有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报道链接:http://www.scxb.com.cn/html/2019-09/02/content_285456.htm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王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