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著名作曲家何占豪解读“梁祝”
文: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图:武致远 来源:党委学工部 时间:2015-05-05 4303

  “只有把民族音乐提高到现代水平,才能被世界所拥有。”5月4日晚,著名作曲家、《梁祝》作者何占豪先生做客成电讲坛,用幽默的语言解读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还原一部凄美的爱情故事 ,同时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激发同学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hezanhao.jpg

  “五十六年前的今天,恰巧《梁祝》首次公演。”讲座一开始,何占豪先生的一句话便点燃了现场三百余位观众的热情。他向大家讲述了《梁祝》的创作灵感:“我恰巧是从越剧团到音乐学院来进修的,当然就想从越剧入手创作一点听众熟悉的东西。”何占豪先生分享了自己大学时下乡演出时遇到的趣事:农民很热情,却听不懂学生们演奏的贝多芬、巴赫的作品。当问到农民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时,他们齐声回应“越剧”“沪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音乐传统和音乐才能的民族。《梁祝》这首曲子并非由一个或几个作者写的,它是来自于我们浙江的农民的原创。”在谈到《梁祝》的创作经历时,何占豪说他借鉴采用了很多越剧的元素和风格,乐曲是靠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和琴师磨练积累而成的。在讲解的过程中,他即兴演唱了一段越剧《红楼梦》的片段,描绘了梁祝二人分别时候的情景,通过具体的几个旋律,说明“语调是音乐的原始材料”。

  整场讲座,何占豪先生不仅从旋律、结构上讲解了《梁祝》,也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出发对这首著名乐曲背后的故事做了精彩解读。他的生动讲解不时引发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本次讲座由国家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基地主办,微固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何占豪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他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与同学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中国“妇孺皆知”的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


编辑:旷野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