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中国青年决定中国未来
文:学生记者团 范学炜 凌荣勋 曾菊华 图:邝俊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5-03-26 3097

  3月19日中午12时20分,离成电讲坛正式的开始时间还有将近2个小时,入场的队伍早已排到了会堂前广场,成电学子对央视“男神”撒贝宁的热情可见一斑。

  随着《少年中国说》的豪迈朗诵声在会堂里回荡,撒贝宁走上舞台,开始他的“青年说”。谈青春,看中国,向未来,撒贝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阅历,与成电学子分享了他成长、工作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曾设计过的青春

  “从小到大一路保送,高三毕业保送北大,北大毕业保送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保送央视,我就那么拉仇恨,怎么样嘛?”央视名嘴撒贝宁一耸肩,率性而犀利地与成电学子分享了他传奇般的青春。

  “人生不是工业产品,我不想成为小时候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青春不可复制,没法学、也没必要学。”在高二,面临文理分科的选择时,小撒坦言:之所以选择了文科,并不是因为梦想,而是因为他的化学从来没及格过。因此,在那个一切以学习为重的年代,小撒似乎成了被老师放弃的孩子。阴差阳错,他自己都没有料到,因为选择文科,一年后他最终得以进入北大。

  当时的小撒,对表演艺术充满兴趣,尽管学习压力格外重,他依旧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五四青年节,他几近独自一人承办了学校的文艺晚会,整个汇演有十六个节目,他出演了其中七个。尤其是朱时茂和陈佩斯的经典小品《主角和配角》,被他和小伙伴们连剧本到服装完美地搬上舞台,赢得了满堂喝彩,迅速传遍了整个校园。看似整天不务正业的小撒,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组织、参与中锻炼着自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略显漫长与单调的高中生活苦中有乐。到了高三上学期,上天仿佛给了撒贝宁一个机会:北大当时每年都有艺术特长生冬令营。“我们高中绞尽脑汁地寻找符合这个冬令营申报条件的学生。”讲到关键处,他停下了叙述,炫耀似地等待掌声。

  掌声雷动之后,撒贝宁继续娓娓道来:初到冬令营,他就被其它学生的帕瓦罗蒂般的唱法吓得想直接打道回府。屋漏偏逢连夜雨,自信心受到打击的撒贝宁又得知北大又明确要求有唱歌特长的学生要么唱民族、美声,要么直接买票回家。原本准备演唱童安格的《把根留住》,却眼看着就要留不住的小撒,最后决定在仅有的三天时间里,临时改歌《小白杨》,紧接着开始死马当成活马医的魔鬼式训练。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琴房里,夜半歌声一直持续了三天。

  “后来,老师告诉我唱的很糟糕,但是我的气场,镇住了他们。当晚评审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老师认为我气质还不错,也有的人认为我压根是胡闹。不过最后,主管老师拍了板,‘就算他唱歌不行,还可以做主持人嘛。’”也是这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决定,改变了撒贝宁的一生。来年三月,北大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撒贝宁坦言,这是他人生最为巨大的转折点。

  人生历程,就像化学反应一样,环环相扣。“如果让我回到20年前重来一遍,今天我也不大可能站在这里。”从选文科到上北大,一切都是顺势而为却又水到渠成。看似有些传奇,蕴含了许多运气成分,却又让人不得不承认,理当如斯。

愿用所有的一切,换回青春年华

  谈到大学生活,撒贝宁说自己延续了高中时期的“不务正业”,一门心思扑在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上:参加戏剧社和辩论队,出任广播电台台长和播音员,带领合唱团远征西班牙并斩获国际一等奖,无数荣誉接踵而来。更为可贵的是,他的成绩并没有因此受影响。在场同学们惊讶不已,纷纷要他教授学习秘籍。他笑着说,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与记忆方法特别重要。爱好与学习兼顾,再加上他的“照相机”记忆。最终,他成功得到了保研机会。

  在很多方面,撒贝宁都是一个任性得令人羡慕的人,他喜欢打篮球,享受着篮球带来的快乐。他很少操心学习和生活上的琐事,也没有为大学生活做出规划。他是这样解释的:“人生不可设计,你们真的不用那么早考虑。到了一定的年龄,有很多事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学完四年法律,撒贝宁本可以进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法院为他提供了北京户口和房子,但是在工作和保研之间,他选择了保研。他严肃地说:“在体制里,法官不能有丰富的情感,冷酷无情才能公正评判,而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放弃了优渥的待遇,他是如此勇敢而果断。

  谈到今天来到的成电,他说起两个狂热的粉丝:一个给了他巨大的拥抱的老阿姨,一个和他合照的男生。他真情地说:“看到同学们就像看到了昨天的自己。我愿意用任何东西来换取回到二十年前,回到那年大学时光。”小撒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青春,勇敢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追逐梦想,青春无悔。在成电,他透过车窗,静静地看着两个女生走在校园里,说说笑笑、青春活泼,花季的女孩在如画的校园里漫步,成了他眼中最美的景象。

  大学时代留下的是一帧帧生动鲜明的画面,宿舍楼下的小树林里,紫罗兰魅惑的蓝浸染着优雅的紫,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影子,女生们坐在单车后座上秀发飘逸、裙角飞扬……时至今日,这仍是撒贝宁眼中永不褪色美丽的图景。“如果你们在多年以后还能回忆起今天下午的一个画面,那我青春尾巴的那一小截就留在了这个世界上。”

青年是中国之未来

  “我有一个技能,就是不管在哪都能睡着,也是靠着这个技能,我才能承受那么大的工作强度。”小撒当前的工作状态异常忙碌,做完本次演讲,他立刻就要赶往机场,去上海录制《出彩中国人》,预期凌晨两点才能录完。尽管这样忙碌,他依旧坚决履行和成电的约定,回馈社会,守护初心。

  他说,“青年学生有两样东西不能丢,一是善良,二是创造力”,善良让这个社会不冷漠,而想象力让人们对生活充满期待。“我害怕我哪天对明天没有了任何想象”,他喜欢每天想象一下第二天的画面,哪怕只是在镜子前刷牙,只要脑海中有那个画面,就有动力,就觉得对明天是有期待的,而他也可以永远活在向前的动力里。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大家不再仅仅依赖电视来获取资讯,电视媒体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都在下降。撒贝宁说,这也是好事,自媒体的发展让如今有才华有创意的人,有更大可能在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如今节目娱乐化太严重,中国不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走下去,中国需要的是理性和有头脑的青年,理性一定要回归。”

  谈到他主持节目的《青年中国说》,他说,开放的社会系统要在平衡状态下前进,以“翔”字为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电视节目若无法和青年人用同一个视角观察世界的话,它就没有了生命力。所以,新一季的节目会把尺度放大、平台放宽,让更多的优秀青年来到这个舞台,“从更多的标本里,寻找未来的可能性,让年轻人来告诉我们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样”。而中国的青年们,生长在这里,被这里的文化感染,就应该担当起复兴中国的责任,中国青年是什么样的,中国的未来就是什么样。

编辑:  / 审核: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