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苏国辉院士与师生探讨“视神经修复与再生”
文:彭廷敏 图:彭廷敏 来源:医学院 时间:2016-10-30 7909

  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解剖学家苏国辉教授受邀访问电子科大医学院及学校附属医院,做客“名师讲堂”,为我校师生、附属医院人员带来有关“视神经修复与再生”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医学院院长杨正林主持。

c4895c60cb626402ba2dfa8befe80519.jpg

  讲座中,苏国辉院士首先讲解了神经损伤的相关知识。他介绍说,神经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神经疾病或外伤可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及纤维联系中断,可通过启动神经保护机制及阻断细胞死亡的途径来阻止神经细胞的死亡。

  接着,苏国辉院士引出枸杞子与视神经修复和再生的关联。他指出,除了人们熟悉的日常保健作用外,枸杞还具很多生物学保健特性,包括抗氧化及抗炎症作用、抗衰老及神经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等。研究证明,枸杞对肝脏和眼睛十分有益。他详细讲解了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及枸杞子对视觉研究的作用。“枸杞中的最重要成分为枸杞多糖(LBP),枸杞多糖对视觉系统有多种生物效应,青光眼相关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证明,枸杞多糖对青光眼治疗有良好作用。”苏国辉院士团队成员在该领域作了大量实验研究。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实验表明,枸杞多糖(LBP)对激光凝固引起高眼压后受损视网膜节细胞的神经有保护作用。小鼠急性高眼压模型实验表明,枸杞多糖(LBP)能减少视网膜节细胞的死亡数量,降低视网膜ET-1的表达,减少视网膜Aβ的表达。

  在讲解“枸杞与视网膜色素变性”时,苏国辉院士提出,青盲是一种以视锥细胞(rod0)、视杆细胞(cone)退化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实验证明,LBP能促进rd-10转基因属视锥细胞存活和功能,且能减低rd-10转基因鼠凋亡相关因子表达。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讲解了促进视神经再生的相关方法和策略。

8a44bfea269cb49e809dd1a2f2cc0226.jpg

  苏国辉院士还介绍了“纳米医学”的概念。纳米医学,即利用纳米技术,应用分子器具和人体分子的知识,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与创伤,减少疼痛,促进和保持健康的医学,可运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纳米药物、神经再生、纳米止血材料等。他以实验为例,讲解了如何利用SAP(纳米纤维结构,一种新的止血剂)修复和帮助成年哺乳动物实验功能性视觉恢复。最后,苏国辉院士总结到,“纳米医学作为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边缘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和临床意义,将来它很可能是一个能够实现革命性的学科。纳米医学的研究不但可以促进医学的进步,而且可以促进工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

  本次讲座引起了在场师生们的强烈兴趣。提问环节,苏国辉院士与多位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进一步交流讨论了“枸杞多糖对原发性神经损伤和继发性神经损伤的不同作用”“枸杞多糖对改变神经外周环境有何影响”“临床治疗时,能否直接将纳米给药用于眼表”等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相关链接:

  苏国辉,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解剖学家。1973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生物系,197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珠江人才计划。现为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多年来,苏国辉院士一直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研究,发现了双眼视网膜在其靶区(上丘及外侧膝状体)投射的一些重要规律,开展实验发育学研究,从可塑性研究发展到视网膜再生研究,是该领域的先驱者。同时,苏国辉院士不断探索中药对神经修复的作用效果与机制,其课题组发现枸杞子有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将会应用于为损伤后的视网膜节细胞的保护和存活寻找新的因子和治疗措施,为青光眼新疗法的开发提供依据。此外,枸杞子在不同的模型上(如青光眼、中风、老年痴呆、脊髓损伤、抑郁症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目前,苏国辉院士带领的团队已经成为枸杞子研究的世界权威,并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20余篇文章。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