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做客“名师讲堂”
文:教师发展中心 基础院 图:基础院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16-09-30 4285

  9月28日,在电子科技大学成立60周年华诞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受邀做客我校“名师讲堂”,以“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状况”为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量子前沿科技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志明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范滇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吴培亨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教授与返校校友、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郭光灿1.jpg

  讲座中,郭光灿院士首先阐述了量子信息技术的物理基础,其后以科学严谨而不失诙谐幽默的语言分别从量子计算机、量子模拟、量子通信、量子密码以及量子传感五个方面对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其前景进行了介绍。郭光灿院士在总结中说,量子信息技术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他还对量子技术在量子通信、量子模拟器、量子传感器及量子计算机领域内有望达到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预测。

  讲座结束后,参加讲座的校友和师生与郭院士进行了互动,气氛活跃,郭光灿院士就现场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之后,郭院士还参加了学校“电子科技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并受聘成为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28日上午,郭光灿院士与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量子信息研究所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了解我校在量子信息领域开展的工作和规划,并对研究所进一步凝练方向和做好战略布局规划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会老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郭光灿3.jpg

  本次活动由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承办,是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名师讲堂于2014年启动,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来校作专题学术报告,旨在加强广大师生与知名学术大师间的学术思想交流与碰撞,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开拓学生视野。 


相关链接:主讲人简介

  郭光灿,物理学家,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密码学会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主任。上世纪九十年代,郭光灿同他的研究生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概率量子克隆原理”,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提出“利用光腔制备两原子纠缠的方案”,被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实验证实,后者2012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获安徽省重大科技进步奖,2013年当选“CCTV科技创新人物”并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4年获安徽省科技奖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编辑:  / 审核: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