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稿】格拉斯哥学院:蹄疾步稳踏新程
——写在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批复之际
文:徐静涵 高世全 图:徐静涵 来源:格拉斯哥学院 时间:2016-03-13 6411

  在中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阵列中,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可谓是一匹能“致千里”的“黑马”。从2013年1月5日正式创建至今,它仅仅经历了三个春秋。但正是在这三年里,作为我校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格拉斯哥学院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在探索全新的电子类中外合作办学的道路上奋蹄疾驰,硕果累累。

  今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成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实现了从合作办学项目到合作办学机构的华丽转身,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

艰苦创业 负重拼搏

  “万事开头难”,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这对于电子科大来说是一项“从无到有”的事业,无法借鉴,只有创造。格拉斯哥学院成立之初,合作办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尤其当时国内高校电子类合作办学项目寥若晨星,可资借鉴的经验极少。因此,克服创业之初的困难,不仅要有“创业者”的热情,也要有“创造者”的智慧。

  条件简陋、人力奇缺,是“创业”的第一重困难。建院之初,学院行政机构设在清水河校区主楼A区一楼的一个房间里,只有学院办公室和学生事务中心两个部门。办公条件十分简单,四张办公桌,一张旧沙发,四台七成新的电脑,就组成了学院的创业“总部”。至2013年1月,12个编制的行政管理团队,只有4名骨干员工到岗,其他人手依然“在路上”。

  “创业难,合作办学更难。”面对人手少、事情多、任务重的局面,格拉斯哥学院领导班子毫不畏惧,而是尽力争取“人尽其才”、“以一当十”,带领4名员工迎难而上:办公室主任兼任财务和人事以及外事干事,学生科科长兼任教工支部书记,教务科科长兼任教学体系改革专员,教学质量保障专员兼任工会小组长。

  2013年9月,学院将迎来首届学生报到入学。为此,学院必须快马加鞭,在学生报到入学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时间表上只剩下一个学期的准备时间。2013年3月,学院召开首届全院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号召所有人发扬“创业精神”。

  办公区域的装修工作随即开始了紧张的施工。同时,学院参照英方标准,投资500余万元建设4个专有实验室,以及学习辅导室、学生会活动室、“绿野”心理辅导室等学生专用场地。建成的独立实验、教学、学生活动及管理场地共计1700多平方米,并根据合作办学需要陆续扩建。

  合作办学培养方案和学籍学业管理规定的制订与确认,是学院成立初期教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学院教务人员认真向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取经”,吸取了其560余年办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并通过反复调研比较,提出基本方案,再根据两校实际进行多次融合调整,最终通过了学术委员会认定,成为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独有的规范。

  为了打造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学院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公开招聘与试讲,聘请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具有长期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且英文授课能力十分优秀的教师,打造出了一支适应合作办学项目、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师德标兵引领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彭启琮2.jpg

国家级教学名师彭启琮教授引领教学团队

  2013年5月,距离正式开学还有4个月。5月16日,格拉斯哥学院在清水河校区举行揭牌仪式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大力推广“直通格拉斯哥计划”、奔赴省内外中学宣讲、举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招生工作。当年,学院首次在全国12个省份招收了144人,各省录取分数均远高于当地一本线,学院也荣获2013年度学校最佳“新进招生工作组”荣誉称号。

  2013年9月,别具一格的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在清水河校区图书馆湖畔旁圆满举行。身着苏格兰民族服装的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嘉宾,独树一帜的双语欢迎仪式以及国际化的环节设置与氛围,获得所有新生和家长的认可。

13800306792409.jpg

平稳运行 协调发展

  “我对同学们选择格拉斯哥学院充满信心,你们身上寄托着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想和期待。国际化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人才,尤其是引领科技进步发展的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相对而言,同学们已经捷足先登,走在了前面。”时任副校长王厚军在开学典礼上说。

  “我只有两件事情提醒你们:第一,明天的第一堂课不要迟到;第二,以后走向世界,要向我们的开尔文校友那样努力改变世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任Scott Roy教授勉励同学们说。

  “我们对孩子、学校都充满了信心。希望孩子在四年后能出国深造,站在格拉斯哥大学校园瞻仰那座有几百年历史的经典建筑。”参加开学典礼的学生家长吴先生说。

  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上,无论是两校领导,还是家长、学生,都对格拉斯哥学院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希望。然而,把希望变成现实、把信心变成“放心”,最终还是要靠学院的良好管理和运行。

  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做好学院的顶层设计,这是格拉斯哥学院的首要任务。以电子科技大学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为依托,格拉斯哥学院兼容并蓄,建立了完善的项目运作管理组织架构,尤其是引入并切实执行英方的先进管理机制。在学校层面,双方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总体负责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在学院层面,成立“联合学术委员会”,负责培养计划的审定、教师聘用与教学能力评定、学生的考试与考核、教学质量的监管等重要工作。

  学院还成立“规划委员会”,负责基础及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成立“工业顾问委员会”,负责联系企业,指导实习、就业及反馈人才培养质量,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建立“师生联席会”制度,加强师生沟通反馈。  

  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兼具中西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学院通过校、院级教改项目进行改革实践,运用启发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创建了清晰和完善的电子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合作办学”的关键就在于“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只有合作,才能凝心聚力、步调一致;也只有合作,才能确保学院的平稳运行、协调发展,最终把国家、学校、家长、社会的期望落到实处。

党政同心 狠抓落实

  推动学院发展,离不开党政同心、集思广益、狠抓落实。为此,学院在三年间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数十次,科学、民主、规范地推进学院在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决策和执行。

  “格拉斯哥学院是一个国际化的学院,这就要求它的管理,尤其是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必须达到国际化办学的要求。”格拉斯哥学院党总支书记高世全说。为此,学院大力推动“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举办了20余次业务能力提升专题讲座与培训,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树立国际化服务理念。2015年8月,学院正式启动“海外培训计划”,为骨干员工提供前往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的机会。

  同时,学院大力引进国际化人才,逐渐组建了一支年龄结构和专业背景都较为合理的管理队伍,并逐步吸收美籍华人、有留学背景的工科博士等加入团队,迅速提升管理队伍的水平和层次。学院还积极拓展两校与成都高科技跨国企业的三方合作,并与英特尔、华为、飞思卡尔等知名国际企业商谈校企合作事宜。其中,多家企业已加入学院“工业顾问委员会”,为国际化校企合作开辟新的途径。

  为了聘请高水平教师给学生授课,学院制订了“主讲教师上新课试讲”制度,并探索实行规范的教师和助教管理模式。同时成立课程教学小组,定期开展教学观摩,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多次的师生联席会,及时反馈学生意见、调整课程安排,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在学生管理方面,学院总结凝练出“四大法宝”,分别是“师生联席会”制度、“We Help学生自主服务中心”、“学生活动项目申请”制度以及“学生会选举全民公投”制度。这四项制度都注重引导、强调自主和信息反馈,致力打造特色学生组织,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学院还特别设立“绿野”心理辅导室,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注重学生管理“虚实”结合,一方面加强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与每一位同学在入校时签署“诚信承诺书”,每年举行两次“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另一方面,学院特别成立“瓦特俱乐部”、开设“元器件商店”,让学生自主使用实验室并提供全方位的电子竞赛平台和通畅方便的元器件获取渠道。联合信息中心每年申请专项经费60万元购买50M专享国际带宽,大大提升了访问格拉斯哥大学网络资源的速度和稳定性,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格拉斯哥学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也为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建设性的发展思路。在2015年学校举行的“本科教学论坛”上,格拉斯哥学院负责人受邀向全校汇报了合作办学以来在本科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等方面经验和体会,并阐述了现阶段工作的难点重点以及未来的发展举措,受到了相关部门和院系的广泛关注及认可。

成绩骄人 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格拉斯哥学院三年来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学院优秀学子在“EE杯”电子设计竞赛”、IET环球英语演讲比赛、美国数学建模模拟赛等校内外各个平台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如果用“时间轴”把这些成绩串联起来,就可以看出学院和学生的成长足迹。

兰泽华.jpg

  2014级学生兰泽华在The 13th IEEE Pervasive Intelligence and Computing国际会议发表文章,并参会作口头报告。

  2014年,2013级学生在“EE杯”电子设计竞赛”中有4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9人获优胜奖,获奖比例达60%;参加“爱·创·造”电子工程设计创客挑战赛、生物医学竞赛的人数达30多人,占年级比例20%以上;同年,8名学生参加第九届IET环球英语演讲比赛,4人进入复赛,蒲笑非同学最终获得全国总冠军,并在8月代表中国到马来西亚参加亚太地区总决赛。

  2015年,罗逸同学获得第十届IET环球英语演讲比赛成都赛区第一名;2014级学生在校第十届巡线机器人大赛和NE杯电子设计大赛中,均获二等奖及最佳设计奖,在美国数学建模模拟赛、“微芯杯”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内外高水平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这一年,学院获得校级、院级科技创新支持计划立项共16项,累计支持金额达27.6万人民币,发表国际高水平会议文章2篇,获得专利1项。

  在学校“2016·栋梁工程立人班”的选拔中,学院5名大一新生脱颖而出,进入最终入选的40人队列;目前学院面向2013、2014级学生选拔20名学生组成“栋梁工程·瓦特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创新领军人才。

  在竞赛之外,学院还通过各种方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2015年10月,学院举办首届国际学生领袖交流营活动,学院优秀学子与来自格拉斯哥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新加坡分校、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以及校留学生会、IEEE协会等的学生代表就国际化人才培养、拓宽国际化视野开展了一系列深入交流。

74121445916406.jpg

格拉斯哥学院第一届国际学生领袖交流营举行

  2015年暑期,学院“绿行国际支教队”首次开展海外支教活动。支教队一行8人赴斯里兰卡Matara孤儿院进行了为期12天的国际义工支教。作为西南地区首支高校国际支教队,“绿行”被华西都市报、新华网、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2016年1月,学院再次派出国际支教队赴斯里兰卡开展国际教学实践活动。

斯里兰卡支教团.jpg

2015年暑期“绿行国际支教队”赴斯里兰卡开展支教活动

  过去三年,学院积极组团赴海外参与实践交流活动,2013级学生参加短期交流114人次,比例达87.69%;2014级学生短期交流119人次,比例达50.21%。

继往开来 跨越发展

  为了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和层次,践行“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计划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院自2015年初开始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2015年3月,学院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将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列为重点工作;6月,熊彩东副校长率学院代表团访问英国;9月,李言荣校长参加在英国举行的“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并与格拉斯哥大学校长Anton Muscatelli签署两校合作举办非独立法人合作办学机构的协议;10月,学院提交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请;2016年春节前夕,学院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终于成功获批。

  从“项目”到“机构”,格拉斯哥学院从最初的“电子信息工程”一个项目,扩展至“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个专业。新增的这三个专业的批复招生规模每期共 300人,加上目前合作办学项目每期240人,格拉斯哥学院的招生规模将达到每期540人。

  “学院将借助现有项目的硬件条件及成功经验,围绕新增三个专业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动,推动两校的全面合作。”格拉斯哥学院院长赵志钦表示,2016年是学院群策群力、共绘“十三五”蓝图、深入推进两校合作办学改革的开局之年。展望新的一年,围绕学校2016年党政工作要点和“十三五”规划,针对合作办学机构即将面临的挑战,学院将认真谋划,凝心聚力,结合学院实际对内部机构、人员配置、职能分工等做出调整,做好转型升级,为学校建设“双一流”做出积极贡献,以不懈的努力再创辉煌!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