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王厚军副校长做客导师讲坛解读电子信息学的“惑”与“悟”
文:周勇 图:周勇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时间:2014-12-21 4720

  12月17日,副校长王厚军教授做客成电“导师讲坛”。他根据现今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从自身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经历出发,以基本的电子信息课程理论知识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多年来对电子信息学的感悟与思索。

  本次导师讲坛由研究生院主办,研究生会和自动化工程学院研分会联合承办。校长李言荣出席讲坛。

1418958733288946.jpg

  王厚军教授说,电子信息学作为一项引领科技发展的学科,其本质上是围绕人对信息的特殊需求而产生的科学,其核心为“信息”,“电”只是信息的载体。电子信息是应用科学与技术,以“实现”和“使用”为目标。电子信息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人类不断揭开世界的奥秘、满足人类需求的一个过程,是通过“发现”与“发明”推动“发展”的过程。如人类发明了天线,导致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发明了半导体,产生了集成电路,开辟了电子和电脑的时代。正是电子信息科学的有用性,才奠定了电子信息学引领时代发展的地位。

  王厚军教授认为,电路分析、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构成了电子信息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这些基础理论课看似简单,却存“惑”太多。如何在学习中去“建惑”与“解惑”才是关键,能早一点真正理解和习惯这些“困惑”,才能跨过这道“门栏”,成为高手。他从“频谱”“神奇的半导体”“二进制的缘由”“神秘的正弦”等几个“惑”出发,分析了电子信息学基础理论课程体系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视角,将“信号”“电路”与“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信号”拟人化,将“路”与“场”场景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电子信息学基本体系,使得整个讲坛内容既富有理论高度又通俗易懂。

  在讲座中,王厚军教授根据电子信息学中的一些理论特点,巧妙地阐述了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自己在电子信息学中的“悟”。例如,通过信号带宽与传输速率的特点,得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有失,追求无止境”的道理等。

  在提问环节中,王厚军教授针对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与困惑一一做了详细解答,并表达了“专注度决定人生高度”的观点。

  据了解,成电导师讲坛是我校研究生导师基于指导研究生的丰富经验,立足育人,面向全校师生设立的系列讲座,旨在活跃“导师育人”的氛围,促进研究生与指导教师的充分交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讲授内容主要涉及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如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科研引导、成长促进、心理健康、创新教育、综合素质提升、师生关系等热点问题的探讨。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