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白岩松:在难得的青春里打造更好的自己
文:学生记者 王宏伟 彭诗祎 图:逆光摄影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5-11-16 4342

  11月14日,下午一点,讲座开始前两小时,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成电会堂门前已经排起了百余米的长队。除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同学们,还有四川大学、西南财大、西南交大等高校的同学们穿插在人群中,阴雨天气丝毫不能阻挡同学们对此次“成电讲坛”的“大咖级”嘉宾白岩松的期待。

  下午三点,白岩松冒雨赶来。一件普通夹克,风尘仆仆,头上有些白发,但整个人看上去依然沉稳精干。“其实我觉得在这样一个下午,很平静地和大家面对面地来进行一次交流,我竟感觉如此奢侈。”作为一个新闻人,此前的几个小时,白岩松一直在对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感到深深的不安和忧虑,“远方也是故乡,不相识的人也是我们该关注的人。”讲座开始之前,白岩松和在场的所有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向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中的一百多名遇难者表示了哀悼。

DSC_2586.jpg

三十岁之前要做加法,对别扭的事情保有好奇

  “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其实我没有资格去谈这么大的一个话题,但是好在前面叫‘白说’,所以一切都变得好办些了。”白岩松幽默地表示,“想要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最关键的是大学的时候我们要做什么。”

  白岩松说,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是一样的,但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却各自不同了。有人像他一样学会了用新闻人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学法律的人可能学会了用法律的眼光看待世界,成电的学子可能继承了成电的优良传统,用一种理工科的严谨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大学之道,在至于至善。”白岩松认为,大学是人生当中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除了应该掌握专业技能之外,大学一定要赋予每一个离开学校的学子以终身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拥有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角度。

  “同学们是不是经常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自己喜欢看的书,而不愿意去接触那些不喜欢的东西,甚至感觉到别扭的呢?”当这样的问题得到很多同学肯定的回答时,白岩松说,“在求学和成长阶段,一定要学会喜欢不喜欢的东西,要对别扭的事情感到好奇”。

  为什么要去喜欢不喜欢的东西?白岩松举了一个例子。近期,美国的聚合类新闻网站纷纷倒闭,发展前景黯淡,原因是这种聚合类的网站具有一个特质,叫“投其所好”,网站根据大数据,不断加大推送读者喜好内容的比例。美国人慢慢意识到,如果接收到的都是自己喜好的东西,那么自己怎么能够成长和丰富呢?“不喜欢的事情意味着一个新的空间,别扭的地方意味着你可能从此开始成长。而熟悉的和喜欢的其实是你已经拥有的东西。”然而我们身边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成长原来是与很多不喜欢的事情、很多陌生的事情和别扭的事情紧密相关的。

  他说,人在三十岁之前要不断地做加法,不断地尝试,三十岁之后再多做减法,最后在某一两个领域里“打一口深井”。在尽可能地多方面尝试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纵向探索生命的深度。

告别标准答案,寻找人生的第二条“辅助线” 

  演讲中,白岩松和同学们聊起了自己初中时的故事。“当时我舅舅是一个很棒的数学老师,他跟我玩一个游戏,就是做平面几何题,画一条辅助线这道题就解出来了。但是我舅很坏,他每天给我留一道题,他先画出一条辅助线,让我画第二条辅助线,这个游戏整整玩了一个学期。”很多年之后,当老师夸赞白岩松“思维方式好像总是不一样,他总能找到第二个答案”时,他才意识到“那个第二条辅助线的游戏,深深地改变了我也帮助了我。”

  白岩松通过“第二条辅助线”的故事,告诉同学们在大学的时候一定要告别找到一个答案就满足的模式。“为什么会这么讲呢?”他认为,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背后的标准答案模式和过分强调意义、主题让孩子们慢慢丧失了创造力。比如在人文社科领域,对一个历史事件的理解,通常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慢慢地我们的孩子就适应了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不会再去想围绕这件事情还有多少丰富的思考。“许多时候,孩子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很漂亮,但是因为它不在标准答案的范围内,于是残酷无情地被扣分。这样一来怎么寄希望于我们未来的年轻人会有创造力?”

  新闻讲究“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视角。一个好的新闻人一定要找到多个不同的角度,才会在速度如此之快的新闻行业立于不败之地。白岩松说,无论是新闻还是其他行业,“将来的大师必诞生于对第二个答案、第三个答案、第N个答案好奇的人群当中。”

白0004.jpg

都在低头看屏幕,有谁会仰望星空呢?

  谈及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养,白岩松回忆了自己对杨振宁先生的采访。他坦言,杨先生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自己,“物理研究到尽头是哲学,哲学研究到尽头是宗教。”这使他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真理性的认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复合和混搭,优秀的人才亦是如此。

  “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这句引述自钱学森先生的话如今听来犹掷地有声。“我们现在的分科越来越细,但是挑战反而呈现出来。”人才培养模式上过于专业化的弊端,使学科间界限愈发分明,从而导致了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各种难题。此外,理工科和文科不同素养间的隔阂使当代许多青年缺乏大局观,应试的传统教育模式扼杀了大量的创造力。

  如何在生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料,打造综合素质更高、创造力更强的自己呢?白岩松表示,优秀的人才“应该习惯会有很大比例的时间去‘不务正业’”,怀着一种“大成若缺”的态度,去包容和接纳不同领域的事物,磨练自己大局观、历史观、艺术的混合思维角度。正如他向学子们抛出的疑问,为什么巴赫和莫扎特的艺术作品中存在着如此完美的结构?为什么爱因斯坦会钟爱小提琴演奏?答案在于,艺术、科学、哲学和宗教,这些看似感性与理性特征泾渭分明的领域其实有共通之处,而正是这些相互联系的因素的相互作用,诞生了那些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创造。

  “我想问问在坐的学子们,是不是一有时间都在低头看手机?如果中国人都在低头看屏幕,谁会抬头仰望星空啊?”白岩松坦言,自己既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而用大量的时间在阅读、发呆、喝茶、听音乐,但他几乎所有的好的创意都是在无聊和发呆中诞生的。手机填补了现代人所有的无聊的时光,也拿走了那些与无聊有关的伟大的东西。白岩松希望需要有创造力的同学们不要把所有的无聊的时光填满,而是用这些时间去思考,去做些本专业之外的事情。

问题是极其复杂的,没有纯粹的“好”,也没有纯粹的“坏”

  “真正的世界在黑白之间,在对错之间,在好坏之间。”在鼓励学子们去提高思维与知识的复合性之外,白岩松希望大家树立起对事物全面、客观、理性的评判标准,改变二元对立的认识结构,“去努力靠近和了解人性的复杂”。

  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做出迅速、准确、极端的判断。在某些负面事件被曝光后,许多片面甚至极端的言论此起彼伏。而这类判断标准一旦被社会所普遍接受,往往会使行为的结果和初衷走向对立。

  白岩松说,“让人性中好的或不好的东西呈现出来是由环境决定的。”为此,我们需要法律约束部分人不好的行为,需要教育去打造和强化人们心中的善念,需要相信人性、顺应人性的需求。当我们克服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小的方面上能使我们学会包容,使他人的优点得到更多绽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大的方面提升了社会群体的判断力,“当中国对人性有了更高层次的了解时,中国会变成一个更现代化的国家”。

  “您在我们这个年龄是什么样子,如果可以,您能对这个年龄的自己说些什么呢?”在提问环节,有同学这样问。

  “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真的完全不成样子,每天都饥肠辘辘。你要想让我对那个时候的自己说一句什么话,我就特别想说:‘别怕,将来一定会有一天不饿的’。”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优点和缺点,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幸福与痛苦,白岩松说。“我的那个年代,我很开心,非常快乐,因为我们粮食欠缺,但是我们把精神当粮食,蛮好的。”每一代人加减乘除最后的得分几乎是一样的,也别抱怨谁,也别羡慕谁。过好自己的此时,在难得的青春里做更好的自己。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