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教师分享首届暑期国际学堂助教心得
文:教师发展中心 图: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15-11-15 4146

  2015年暑假期间,在学校教务处、人力资源部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和推进下,学校成功举办首届暑期国际学堂。在两周时间里,来自11个国家的22位外籍教授为我校学生讲授了22门专业选修课、素质教育选修课和实践类核心课程,上千名学子成为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同时,作为国际学者助教的青年教师们也收获颇丰。11月12日,来自22个学院的近30名青年教师在清水河校区就暑期国际学堂助教工作开展交流会。四位青年教师分享助教心得体会,和与会老师交流探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童玲教授主持交流会。

initpintu_副本1.jpg

  计算机学院禹勇老师在暑期国际学堂中主讲《密码学基础》,也是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院长Willy Susilo教授的助教之一。他分享了Willy教授独树一帜的“工程驱动的教学理念”,安排有序的教学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有趣的教学素材与生动诙谐的教学语言。Willy 教授认为,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摆脱“枯燥”,首先自身应该拥有深厚的积累,“PPT上虽然字很少,但呈现的都是干货。”Willy教授的授课体系十分完整,并且能够紧凑地把握每一步课堂节奏,“上完两节课相当于画了一个小圆,上完全部课程就相当于画了一个大圆,整个结构都建立起来了。”

  信软学院的钟婷老师为本科生讲授《游戏开发》一课。在她成为美国Digital Avenue Entertainment公司特效大师Sebastian Carrillo的助教之前,钟婷一直在探索着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如何提起学生的兴趣?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课程的价值?Sebastian是好莱坞一线的电影特效大师,他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片为例,为同学们呈现和讲述一个个酷炫特效镜头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在惊呼神奇的同时,也学到了其中的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被激发了好奇心与热情。钟婷说,暑期学堂的创办让同学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产业精英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前沿技术,让学生更加热爱和重视这门课程。

initpintu_副本3.jpg

  数学学院暑假邀请到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Hermann Mena教授带来《Optimal Control of Systems Governed by (S)PDEs》课程,荆燕飞老师在担任助教期间感触良多。荆燕飞毕业于我校数学学院,他分享了自己在学生和老师两种身份下的国际交流经历。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受邀参加美国IMA的学术会议,只身前往美国;而现在,学校将国际专家请进学校,受益的不是一位学生,而是上千名学生。在他看来,由于语言问题,国际学堂的有些知识学生们并不能完全消化,但是“重要的不是具体的知识的学习,而是对更高平台的渴望与梦想”。他说,学校邀请的国际专家中不乏权威教科书与文献的原著者,“专家近在眼前”,机会难得,需要学生们做足准备充分把握,“语言是挑战,平台是机遇”。

  政管学院的刘宇老师将自己的助教心得娓娓道来。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Chris hamnett教授儒雅绅士的学者风范让他印象深刻。刘宇这样总结自己的感受:“学生的需求是教学的导向。”他认为,避免学生“人在课堂心在外”,就要真正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希望什么样的课堂、难点是什么。他提倡老师们做到教研相长,同时注意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同领域的合作与碰撞能产生更多灵感。

  童玲分享了自己出国交流的经历,希望青年教师能够平衡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精力分配,通过科研带动教学,通过教学为科研提供实践机会。她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自信心,尤其是在双语课堂与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增强自信。

  交流会上,机电学院王科盛、微固学院文天龙、外国语学院高山等青年教师还就提高学生参与度、学生课前的必要知识储备、加强学科交流和教师交流、增加专家数量等方面对国际学堂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相关链接:

  学校于今年暑期开办为期两周的首届“暑期国际学堂”,广邀来自11个国家的22位外籍教授为我校学生讲授了22门课程,通过课程考核的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以及“暑期国际学堂”相关证书。同时,还开展了学术交流、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与研讨等活动。“暑期国际学堂”项目的实施是我校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