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名师讲堂:“科学与中国”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
文: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15-10-12 4943

  “科学与中国“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是陈嘉庚基金会为了进一步宣传陈嘉庚科学奖宗旨,加强陈嘉庚科学奖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陈嘉庚基金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出资设立的非营利的全国性基金会,旨在奖励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我国优秀科学家,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次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走进第14期名师讲堂,特别邀请薛其坤院士、张统一院士与我校师生分享科学感悟,希望能加强广大师生与名师间的学术思想交流和碰撞,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开拓学生视野。欢迎广大师生参与,具体安排如下:

  一、时  间:2015年10月16日(周五)下午14:30

  二、地  点:清水河校区图书馆600人报告厅

  三、主题报告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主讲嘉宾:薛其坤院士

  嘉宾简介

薛其坤院士照片.jpg  薛其坤院士,实验物理学家,2012年度陈嘉庚数理科学奖获得者,第六届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评奖委员会主任。1963年生于山东,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9年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和工作。1999年至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组长,1999年至2005年任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至2013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2011年起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清华大学分管科研的副校长。他是国际著名期刊Surface Science Reports、Physics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和 AIP Advances等的编委,Nano Research和Surface Review & Letters的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低维超导电性等。发表文章400余篇,包括5篇Science,12篇Nature子刊, 39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被引用超过1030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应邀做大会/主题/特邀报告100余次,其中五次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做邀请报告。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2011)、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2010)、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1)、陈嘉庚科学奖(2012)、“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013)、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4)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4)等奖励与荣誉。

  内容简介:

  量子霍尔效应,于1980年被德国科学家发现,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

  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让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地前进,“这就好比一辆高级跑车,常态下是在拥挤的农贸市场上前进,而在量子霍尔效应下,则可以在‘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高速路上前进。”

  然而,量子霍尔效应的产生需要非常强的磁场,“相当于外加10个计算机大的磁铁,这不但体积庞大,而且价格昂贵,不适合个人电脑和便携式计算机。”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美妙之处是不需要任何外加磁场,在零磁场中就可以实现量子霍尔态,更容易应用到人们日常所需的电子器件中。

  四、主题报告二:材料基因组工程引领材料科学发展新文化

  主讲嘉宾:张统一院士

  嘉宾简介:

`AK`T(8%Z4DFEVR5{%H3N`0.png   张统一院士,材料科学和固体力学专家。第六届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1985年在北京钢铁学院获博士学位、师从肖纪美院士。现任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院长,材料科学和固体力学专家。兼任远东及大洋洲断裂协会副主席、国际断裂协会副主席。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力学/纳米力学、微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铁电和压电材料、薄膜、纳米线及纳米管、微桥/纳米桥实验、扩散与相变、多场耦合下的材料行为。

  以第一作者及联合作者身份共发表200多篇SCI学术论文。在断裂力学,微观、纳观力学和材料的氢致开裂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拥有两项美国专利和两项国家专利,获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年度十位获奖人中排第三和2007年度第一获奖人),2013年当选为国际断裂协会Fellow,2012年当选为香港工程院Fellow,2003年获香港裘槎高级研究学者奖,2001年当选为美国ASM International Fellow,198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他是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副主编及(国际)理论和应用断裂力学学报断裂与连续介质力学编辑。

  内容简介:

  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螺旋式上升是人类对真理认识的普遍规律,对材料科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信息时代,大数据和数据库必然的要在认识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计算,尤其是高通量计算,可以看作是一种计算机上的实验,相对于真实实验,计算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和上手快等优点。因而,材料基因组工程(Materials Genome Initiative (MGI))的发展需要计算-实验-数据库三大平台(硬件)。为了集成计算-实验-数据库,需要树立理论在MGI中的核心地位。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理论是:(1)计算-实验-数据库各部分的基础;(2)计算-实验-数据库间集成融合的纽带;(3)指导材料研发整个过程的准则。

  材料基因组工程(Materials Genome Initiative (MGI))理念下的新材料研发模式是多向同步式、整合一体、预测预报,材料研发每个环节间形成多向、互动、循环的反馈,相互促进,整体协同发展提高。结果是节时省力,达到时间一半,成本一半。MGI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更是材料科学发展史中,在方法论上跨台阶式的创新。

  五、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

  六、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2015年10月10日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