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浅谈《丁庄梦》
文:路金文 图:路金文 来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时间:2013-09-05 3017

 

   这是一部让人不想读第二遍的书,因为让人心痛。这是我读完之后的第一个想法。我想我的内心是无法承受这样的冲击的,也许很多人同我一样,最容易引起内心震撼和触动的是别人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的喜乐。因为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事情和遭遇进行处理和调节而对于别人的,只能做一个观众,我们悲伤的更多原因可能是我们的爱莫能助吧。

   我个人觉得作者是带着一种美好的祝愿来写这本书的,虽然全书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点,但是我从作者的手法和一些场景的描写分析得出这一结论。例如,作者经常把诸多梦境(比如丁老师梦见丁亮自杀等)。穿插在文中,我认为,这些除了是暗示下文和设置悬念外,还是作者一种单纯的美好愿望的寄托方式,因为悲剧和现实总是让人不忍接受的。这是作者大爱德表现之一吧,一个作家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奉献给大家,而一个作家最痛苦的事是把痛苦带给每一个读者。阎连科先生在后记中也提及这一点,他说道:“向每一位因我给你们带来痛苦的读者表示我的歉疚。”

   我觉得这部小说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得小说,说以一部社会纪实的书道更加贴切一点。因为这个全书的取材是非常的真实,而且作者对一些地区也是实地考察过,所以,他更真实的反映出了一些社会问题,他才能把无知而又贪婪的卖血者、把冷酷而又虚伪的血贩子、善良而又无可奈何的老师写的那样的有血有肉。我不知道在哪些地区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我也没有勇气知道,但是看完了这本书,我是真诚的希望政府、人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也是希望那里的人民都是淳朴而善良的,他们不会去偷公家的粮食,不搬学生们的书桌,不挖人家的坟墓,不为那一点私权而勾心斗角,不为一己之私而伤害同乡……

   这本书揭露了很多的丑与恶,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他也告诉了我们很多的真、善、美。我觉得这也是这本书这么成功的一个原因。一本书,只是单纯的歌功颂德或者是揭露是非,那么他必定是索然无味和不可信的。然后阎连科先生恰是把这两个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书中有很多细节,在这里我就之和大家分享两个最让我有感触的吧。

   下面分享一下我所看到的美好的一面。第一个想说的是丁亮与夏玲玲的故事,在他们私通被发现之后,丁亮和玲玲敢于勇敢的向别人证明自己的爱,我觉得这一份勇气是可嘉的。当丁亮发病躺在场上时,玲玲用冰冷的井水多次淋透自己,然后给丁亮降温,这一场景是我没有预想过的,但是这种真爱就真的存在,就发生了,哪怕最后玲玲自己死去了,可是他留个了丁亮一个敢于追随她得理由,这就是爱。

   第二个是赵德全,这个人其实在书中出场的次数不多,但是每次出场都给我震撼第一次是艾滋病人住进学校,他偷了夏玲玲的红棉袄。偷虽是不对,但是一个将死之人,为了兑现自己当初给妻子的承诺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大丈夫的该有的担当和气概。当然,我并不是说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就可以去为非作歹了。第二个是丁跃进和贾根柱掌权后把学校的东西分成给大家时,赵德全又偷偷的把黑板还给丁老师。他怕孩子们回来读书没有黑板了,后面他有让丁老师去管一管砍树的事情,因为他做棺材的树是盖章砍的,可是现在大家都学起这一套来,让他觉得愧疚了,“怕天亮就要把庄的大树小树都砍光了”,我觉得这一人物的出场就是作者的一种希冀吧。善良而淳朴的老实人真的要多一些才好啊。

   悬念和跌宕起伏的高潮也是本书的额一大亮点。丁跃进和贾根柱捉奸夺权这一段写得很精彩,悬念足,而且这一悬念把小百姓的小农主义思想和人性的贪婪结论的可谓淋漓尽致,夺权者的咄咄逼人和善良的当权者的无奈形成鲜明发差,发人深省。此外,丁辉厚葬弟弟丁亮的那一段更是让人叫绝,当初我还以为丁辉骨子里是好的,还是念及兄弟情义和家庭大义的,这也让我对他的印象大有改观,结果在后面一章里,他却对丁老师说:“爹,无论以后谁问卖血的事,你都说是我弟弟丁亮干的啊,不信了让他们把墓怕开来问一问。”这些话简直让人心寒,而且最后丁亮的墓确实也被盗了,这可以算作是作者的这一谶语回应。也让我觉得作者对这个人的憎恨之情有多么的强烈。

   《丁庄梦》刻画出了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的悲剧,向人们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情感,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一部唤醒心灵著作,我觉得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更多的这样的有血有肉的作品,真诚的向大家推荐。以上是本人对《丁庄梦》这本书的一些初略的看法,该书还有很多亮点和值得挖掘的地方,欢迎大家对我的观点批评指正,也希望有朋友来一起交流探讨。

 

编辑:小陆  / 审核:小陆  / 发布:小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