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边城》中的“人性美”为何是“空中楼阁”
文:谭巍 图:谭巍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05-23 2495

  我爱看沈老的作品,是因为他的文字总是娓娓道来、不急不徐,犹如温柔的晚风拂过清纯稚嫩的面颊。初识沈老,缘于高中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文章《边城》,在文中,沈老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世外桃源”,令人心驰神往。如今再来回看《边城》却有另一番体会。

  湘西的小镇边城,是美丽、纯净、朴实的代表和写照,是自然和人类友好握手的产物。在一片如诗如画的美丽山水中世代生长的村民,似乎从精神到灵魂都融入了山的清新与水的淡雅。由于不受外界现实环境的影响,人性也似乎比别的地方更为美丽。

  在《边城》里,作者塑造了一群闪耀着人性美的理想人物,既不同于鲁迅笔下的孤寂斗士,也不是老舍文中的无奈贫民。沈老笔下的人物是庄严、美丽、虔诚、友善、诚信的集合体,他们虽然为了生存含辛茹苦,但对外界的物质文化却有着深刻的淡漠。他们善良得如此清雅自然,我想,“呐喊的狂人”到了这里也会悠闲地漫步;“福海”和“祥子”也会放下手中的洋车,做一个在街边抽烟的闲人。

  但细看之下,这个“世外桃源”似乎又不是完全超凡脱俗,书中也表现了重利轻义的外来文化,这可能是沈老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性的担忧。“边城”中最具“势利”性的就是那间碾坊,无论“大佬”、“二佬”、“爷爷”甚至沈从文本人,所有人都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碾坊的出场就是作为物资财富的代表,让原本恬静的边城人开始犹豫、迷茫、无奈或者逃避。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生了矛盾冲突后,所有人都没有解决的方法。结果,当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都顺乎自然向前发展时,当每一位读者都开始从心底里期待那份美好的到来,却总是阴差阳错,似乎是可以避免的偶然,但又像是命运必然的安排。最终,小说中一切的美好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爷爷”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只留下孤零零的“翠翠”独自在河边孤零零的等待。

  一部极力张扬人性美的小说却以悲剧而告终,这不能不使读者陷入无边的怅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在追求人性化的社会但鲜有成功的案例。社会需要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社会根本无法发展,人性的设想也就没有了根基,理想最终只能剩下空想。所以,在沈从文先生所描写和追求的人性美社会中,有其无法避免的局限性和不足,这是沈从文先生看得见却无法改变的问题,也是《边城》中的迷茫。

  “傩送”的出走是全书留下的一个悬念,作者只是或者只能用时间和翠翠的等待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按照当时的社会,他的出走会有什么结局呢?以鲁迅小说的思想,“傩送”出走之后无疑只有三种结果:死了,堕落,饱经风霜后无奈地回去。所以,作者追求美好社会,就好比“祖父”希望“翠翠”有个好的归宿,极度爱护、极度重视,但因为爱之深而总是莫名又无奈地产生偏差,似乎无论如何努力,最终无法达到目的,只能剩下遗憾。

  沈从文先生不是政治家、军事家,不是孙中山,不是毛泽东,他可以洞察问题,但无法解决问题。每个读者都羡慕“边城”式的乡土气息,但同时又必须承认一个物质的世界。“桃花源”式的故事中,人们要么像“祖父”那样死去,要么像“翠翠”那样等待,要么像“傩送”那样出走,似乎只有这三条路去选。总之,如果我们无法从现实中做出改变,就只能空寄希望于“天国”了,或者,就只好在文字的世界中让“翠翠”在纸上等待了,然而,“傩送”终究也不会回来。

  结尾处“翠翠”孤独、无奈的等待,也可以视为作者的写照:无奈的等待着一个美好社会的真正到来,这不是一种政治家的姿态,而只是一种文人的等待!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