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闹天宫》的新突破
文:钟孟含 图:钟孟含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04-22 2433

  《大闹天宫(3D版)》又被网友吐槽了,但我认为这个版本改编得入情入理,无论从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都具有了较大的突破。

  新版的故事有两条故事线索,一是孙悟空在女娲留下的补天石里孕育的时候邂逅了一只白狐,并从此种下情根,为以后“冲冠一怒为红颜”埋下了伏笔;二是以牛魔王为首的众妖与天庭为战,在女娲炼石补天后,牛魔王一直暗中计划重返天庭。这两条故事线索相互融合,在牛魔王的阴谋下,孙悟空终于被激怒并被利用,杀到天庭,将故事的矛盾和纠结推到了高潮。

  新编故事与原来的几个版本都有很大不同,我认为这种改动更有利于情节的叙述和推理,更符合现代商业的逻辑。在《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的“闹天宫”是为了后面表现孙悟空的“内修”和“成佛”所作的铺垫,是孙悟空出道不久、心性未化时期的反应,正因如此,才有必要让他打杀“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和“身本忧”六个“毛贼”,达到“内心成佛”的境界。而在新版的情节中,孙悟空本身是“性本善”的,虽然顽皮,但不愿杀生,反而从一开始“救护蝴蝶”、求“长生”处处体现出他内心的柔情。

  新加入的人物“白狐”,是连接孙悟空和牛魔王的关键人物。牛魔王培养白狐,并利用她和孙悟空的好友关系,在时机成熟时伪装成天兵天将将白狐和猴子猴孙杀尽,嫁祸天宫,激怒孙悟空一时冲动飞上云霄击破了女娲石的保护罩。许多人批评给孙悟空设置“感情戏”,觉得这样做太“俗”,其实,《大闹天宫》中对“猴狐”之恋表达得很含蓄,它的重点不在于孙悟空和狐狸精的爱情,而只是为了铺垫、让孙悟空最后打上凌霄宝殿显得更符合逻辑。如果孙悟空不是性本善就无须用感情戏来激他,如果孙悟空不重情,感情戏也就激不了他。因此,这一情节,既是推动矛盾戏剧化的巧妙安排,也是反衬孙悟空性本善的艺术处理。

  在原版西游记中,“二郎神”的人物形象也并不鲜明。而新版的大闹天宫,却为他设置了十分具有戏剧性的双面角色。他守卫南天门,法力强大却“不被重用”,野心勃勃却不能圆梦。牛魔王正是利用他这一心理,允诺他帮助自己攻破天庭后分享成果,最终将二郎神变成了一个内应。同样,牛魔王的传统形象也被彻底颠覆,在这里我不得不对郭富城饰演的“最帅牛魔王”的心机竖个大拇指,这跟80年代央视版的电视剧《西游记》里那个憨憨的牛魔王完全不一样。

  颠覆我童年记忆的还有玉皇大帝,在不同版本的电视剧和动画里玉皇大帝永远是一身盛装坐在众神最高处,睥睨大地发号施令。而在这部电影里孙悟空第一次遇到玉皇大帝时大帝穿一身便装,和悟空和蔼地交谈着毫无架子,这和饰演玉皇大帝的演员周润发那沉稳大气不失可爱的气质非常符合。再者,该电影对孙悟空师父菩提师祖的戏份也颇多,除了教授法力还在最后时刻牺牲自己点醒悟空。

  这种改编,从境界上来讲,不能和《西游记》原著相比,但从“看点”上则比原著要精彩得多。原著讲人的内修,而新版情节讲究精彩和热闹。增加的新人物感情丰富、角色鲜明,适当改变甚至颠覆了名著原内容可以让作品更迎合当代观众的期待、吸引票房。

  在我看来,《大闹天宫》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不仅仅是因为5亿的票房佳绩,更是它强大的3D特效和情节合理的改动,使得所有主角人物都情感饱满。我认为,观众买账才是一部电影的成功。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