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好文章是用“手”写“心”
文:张旭 图:张旭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04-16 2224

  写文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写”,一种是“编”。 “写”是指你把自己的思路如泉涌般地记下来,记在文纸上,也就成了文章;“编”就比较麻烦,它是绞尽脑汁、东编西凑地“榨”出来的。因此,“写”的时候,你既要用“手”也要用“心”,而“编”的人则多半用“手”就行了。

  “写”和“编”是两种不同的境界。第一种如沐春风,思如泉涌;第二种如履沙漠,干渴炙热。大部分初学者应该都属于第二种境界吧,有些人甚至永远也达不到第一种境界。

  怎样达到“写”的境界呢?许多文人、作家的文章已成经典,或许可以启迪着我们对写作的不断追求。比如说作家三毛,她的作品记录着亲情、友情、爱情,美得那样清晰,美得那样执着;比如说余秋雨,他的旅行散文给人一种朴素、自然、接近历史文化的美;比如是苏轼,他的文章不拘一格,豪放不羁;比如说王勃,他的《滕王阁序》传读千年,已成不朽。

  看了那么多文人、作家的作品,是不是心生向往呢?文章的“编”与“写”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如何从编的境界上升至写的境界呢?也许关键就在于写作的习惯。

  不要在没有思路、没有感想的情况下写文章,那样只会让你感觉到痛苦,并让你产生对写作的恨意;不要想着要写得最好,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如果你一心想着把文章写到“最好”,就有点刻意为之的味道,偏离了“写”的方向。所以,不要自己给自己设定障碍,那样只会让你找不到出口。把写文章看得轻松些,这样才有助于思想的自由发挥。

  或许,会有人以李普曼的例子诘问:这位世界新闻史上杰出的报人、作家,不正是不折不扣地贯彻了詹姆斯在青年时对他的教导,“每日至少要写一千字的东西,不管他是否愿意,甚至不管他有无东西可写”?

  对此,我只想说,如果你想李普曼那样练习写作,那么,你就写不出梭罗的《瓦尔登湖》了。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