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支教,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文:刘瑞琪 图:刘瑞琪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04-08 2535

  “卢安克(Eckart Löwe)对许多人而言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如果你也读了《看见》这本书,就会由衷地感叹:这个名字其实是德国版的“雷锋”。

  卢安克是德国汉堡人。从1997年开始,他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过着简陋的生活,支教十余年,持续关注留守儿童的的教育问题。2009年底央视《面对面》播出对他的专访,使其被广为人知,一度成为博客、论坛、微博热议的话题。

  “践行公益,奉献爱心”。每年三四月份,各大高校的校园里都不乏这样的倡议。图片和宣讲资料无一不向我们传达着大学生支教者对山区孩子们带来的爱与关怀。

  他们到偏远山区,为孩子们带去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不仅为孩子们教授了知识,更带来了欢笑,带来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离别时刻,孩子们与支教大学生们依依不舍,这正是在支教过程中真情的建立与流露。

  相信大部分同学都怀有一份好奇而热血的心态想要体验这样一项活动。确实,上大学之后,我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从媒体上了解公益,而是希望自己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感受亲力亲为的真实。然而,一个问题也无法避免地凸现出来,阅历尚浅的大学生们初出茅庐做公益,不免会因为经验少准备不足产生一些弊端。

  新闻中曾报道过这样的事件:支教者董亚宁发现山里娃的英语发音不准,调查发现原因在于乡村教师的发音有问题。于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孩子们矫正了发音。岂料,这一举动引起了意外的连锁反应:“教英语的老师现在麻烦大了,孩子们都不服他,都说他读音不准……可我们这里就这么一个英语教师呀!”

  这一类问题并不是董亚宁一个人遇到过。确实,在社会上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问“大学生在短短两周里能给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什么?”,有人评论“大学生短期支教是一场乡村假期旅行”,也有人说“很多孩子都是在‘被支教’”,也有人坦言“学校疲于应付而又不好意思拒绝大学生”……

  如何回应这些评论呢?除了认真负责、不走马观花,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考虑周全、做好准备。其实,董亚宁完全可以在支教的过程中加强与英语教师的沟通,采取适当方式让英语教师一起参与学习正确发音。

  而这些经验,需要前行着不断总结,并有效地传递给后继者。这就需要志愿者队伍从内部建设和传承上,下好功夫。我们目前并不缺少志愿者文化,而是缺乏做好这项活动的技能。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