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软件工程专业新增两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文:侯卓含 来源:软件学院 时间:2025-01-10 119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公示了《2024年四川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拟立项建设名单》,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联合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云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两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成功获批(全校仅有两个)。这是学院继此前获批3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后,在工程教育改革和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的又一成绩。截至目前,学院累计建成5个四川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IBM),并与超过460家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体系。

54574

  软件学院坚持以“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升级工程)”和“卓越计划2.0”为指引,结合产业需求和国家战略导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实践教育模式。依托“5+X+1+1”核心课程平台,学院构建了一套系统化、层次化、递进式的实践育人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图片2.jpg

  “5+X+1+1”中的最后一个“1”——校内外递进式贯穿、交错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是学院实践育人的核心特色。学院的“两贯穿一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成为全国示范。校内实践以递进式贯穿为特点,从基础课程实验到综合课程设计,再到逐级进阶的挑战性项目,层层递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校外实践则以全链条贯穿为核心,从大一暑期的企业文化体验到大二的企业实训再到大三的企业实习,全面融入企业真实研发环境,帮助学生逐步从课堂走向工程实践。最终通过校内外实践环节的交错融合,实现了校企联合培养的良性循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图片3.jpg

  在校企合作方面,学院目前已与超过46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包括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英特尔、IBM、长虹等。这些合作不仅推动了企业最新技术和产业需求融入课程教学,还通过企业联合实验室、虚拟班等形式,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级项目和真实研发环境。例如,学院与中科院软件所、长虹、安恒、绿盟等企业联合开设的32门企业合作课程,直接将前沿技术引入课堂,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2图片4.jpg

  此次新增的两项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不仅扩展了学院校外实践教育的覆盖范围,也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深化提供了坚实支撑。目前,学院累计建成5个四川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3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涵盖了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智能交通、软件工程、大型工业软件等多个国家战略领域,有效支撑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全国仅33所)。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贯穿整个大学周期的实践平台,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提供了多元化的实践机会和成长路径。

  未来,软件学院将继续坚持深入贯穿“卓越计划”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依托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系统思维的卓越工程师,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罗莎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